首页 > 初中化学试卷库

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日期: 2025-04-04 期末考试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伐薪烧炭南山中”是唐朝诗人白居易所写的诗歌《卖炭翁》中的诗句,这里“伐薪”和“烧炭”各指的变化是()
A、 两者均为物理变化
B、 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
C、 两者均为化学变化
D、 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
下列人类做法中,不会加剧酸雨、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的是(   )
A、 使用太阳能淋浴器
B、 燃烧原煤
C、 超音速飞机尾气排放
D、 使用氟利昂作制冷剂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 天然气用作燃料
C、 用金刚石裁玻璃
D、 用石墨做铅笔芯写字
下列有关仪器不能用作反应容器的是(   )
A、 试管
B、 烧杯
C、 集气瓶
D、 量筒
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或做法中正确的是(  )
A、 长期饮用蒸馏水对人体健康有益
B、 工厂将澄清、透明的废水直接排入河中
C、 用明矾可以将硬水软化
D、 提倡“一水多用”
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能生成更多的氧气
B、 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可能发生改变
C、 在化学反应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会改变
D、 过氧化氢不加入二氧化锰不会分解出氧气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   )

A、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 将点燃的木条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木条的火焰熄灭
C、 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雾
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冰融化成水,说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B、 水由液态变为气态分子体积增大
C、 分离液态空气制 说明分子可以再分
D、 “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图书馆中图书档案资料等着火时,可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液态二氧化碳在灭火中的主要作用是(   )
A、 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
B、 防止燃烧产物污染空气
C、 降温和隔绝空气
D、 分解能灭火的物质
铅是一种具有神经毒性的元素,其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原子核内有82个中子
B、 铅是金属元素
C、 相对原子质量为207.2
D、 原子核外电子数为82
对于下列化学用语,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②    ③    ④    ⑤

A、 ①可表示两个氮原子
B、 ③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
C、 ②和⑤均表示阳离子
D、 ④和⑤表示的微粒化学性质相同
如图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对该实验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木炭或硫
B、 该实验可说明氮气难溶于水
C、 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进入集气瓶的水的体积大于五分之一
D、 红磷一燃烧完,就要立刻打开弹簧夹并记录进入水的体积
由同种元素所组成的不同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例如金刚石和石墨,下列各组物质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   )

A、 氧气和臭氧(O3
B、 氮气和液态氮 
C、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D、 生铁和钢
如图是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A、 一个水分子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B、 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比为2:1
C、 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
D、 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数目不变
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O2
B、 该反应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
C、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 该反应分子个数发生了改变,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据2012年中央电视台3.15晚会报道:液化石油气掺入二甲醚(C2H6O)成行业潜规则。二甲醚对液化气罐的配件有腐蚀性,严重时会造成爆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二甲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4
B、 二甲醚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 二甲醚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 二甲醚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3:8
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后,产物只有水和二氧化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物质中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B、 该物质中一定含C,H,可能含有O
C、 反应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之和不一定等于生成物中氧元素质量之和
D、 该物质只含C,H,没有O

填空题

推断题

实验题

计算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