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物理试卷库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平面镜成像同步练习

日期: 2025-04-06 同步测试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

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发生的现象是(  )
A、 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B、 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
C、 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
D、 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把一个高0.8m的平面镜竖直放置,一个身高1.6m的人以2m/s的速度沿垂直于平面镜的方向向平面镜走近,那么他在镜中的像( )

A、 高度为0.8m,以2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
B、 高度变大,以2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
C、 高度为1.6m,以2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
D、 高度变大,以4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
艾梅同学将一只点燃的蜡烛靠近妈妈的梳妆镜,她发现镜子中出现了两个该蜡烛的虚像(两像大部分重叠但稍有错位).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烛光经玻璃前表面反射形成一个虚像,经后表面反射又形成了一个虚像
B、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不能选择梳妆镜,唯一的原因就是会产生两个像
C、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应选择厚一些的透明玻璃板
D、 在水面上方25cm处悬枚硬币A,将同样的硬币B置于水面下,当从水面上看到B与A的像重合时,真实的B与水面的距离也是25cm
“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中,猴子看见月亮在井中(如图所示),就要去捞,结果什么也没捞到,关于水中月亮离水面的远近,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月亮就在水的表面上
B、 井有多深月亮就有多深
C、 和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相等
D、 和猴子的眼睛到水面的距离相等
某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将一点燃的蜡烛放在较厚的玻璃板前,观察到了两个不重合的像.对此现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 是漫反射形成的
B、 是视觉暂留效应形成的错觉
C、 是因为玻璃板结构不均匀,相当于多个透镜成像形成的
D、 是玻璃板前后两个表面反射形成的
某同学利用潜望镜观察物体A的像应是(   )
A、 正立的,缩小的实像
B、 正立的,等大的实像
C、 倒立的,缩小的虚像
D、 正立的,等大的虚像
小春去眼镜店配眼镜,商家用如上方法给她检查视力,根据图中的数据正确选项(   )

A、 视力表的像距离平面镜2.1米
B、 视力表的像距离小春4.6米
C、 小春距离她的像5米
D、 小春的像距离视力表的像2.1米

如图所示,有些电工仪表的刻度盘上有一个弧形缺口,缺口下面有一面镜子,它的作用是(   )



A、 读数时使眼睛处于正确位置
B、 增加刻度盘的亮度
C、 检验仪表是否水平
D、 便于观察仪表的内部结构

填空题

解答题

小燕多次乘车了解到夜间开汽车,若车内亮灯,车内物体会在前面的挡风玻璃上成清晰的像,干扰司机的视线,影响行车安全。为今后安全行车,小燕根据生活中透明平板玻璃所成像“明”、“暗”不同的多种情况做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物体在透明平板玻璃中成像的“明”、“暗”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进行猜想】

猜想1:透明平板玻璃成像的“明”、“暗”程度可能与物体离光源的距离有关;

猜想2:透明平板玻璃成像的“明”、“暗”程度可能与光源的强度有关;

猜想3:透明平板玻璃成像的“明”、“暗”程度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

【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实验一: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竖直固定一块透明平板玻璃,同一物体固定在离透明平板玻璃0.5m的A点,在桌面的C点先后用不同功率的灯照亮A点处的物体,观察同一物体不同光照下在透明平板玻璃中所成像的“明”“暗”程度。各次实验人的眼睛都在同一位置从右向左观察物体在透明玻璃板中的像。结果记入下表。

灯的功率/W

物体和灯的距离/m

像的明暗程度

5

1

25

1

较暗

40

1

实验二:同一物体位置固定在A点不动,用同一盏5W的灯先后在桌面BCD三点照亮A处的同一物体,同一位置观察同一物体在透明平板玻璃(仍固定不变)中成像的“明”“暗”程度。结果记入下表。

灯的功率/W

物体和灯的距离/m

像的明暗程度

5

0.5

5

1.0

较明

5

1.5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