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化学试卷库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日期: 2025-04-13 期中考试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下列用途是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A、 氧气用于炼钢
B、 氮气用作灯泡保护气
C、 稀有气体用作保护气
D、 稀有气体用于电光源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干冰中的分子间有间隔   
B、 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
C、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发生变化   
D、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下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钠为非金属元素   
B、 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1
C、 钠原子的实际质量为22.99g   
D、 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兴奋剂检测是对足球运动员的一项重要检测。诺龙是兴奋剂中的一种,化学式是C18H26O2。下列关于诺龙说法正确的是()
A、 诺龙中含有氧分子
B、 一个诺龙分子中含有46个原子
C、 诺龙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9:13:1
D、 诺龙由18个碳原子、26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构成
化学知识中有很多的“相等”,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相等
B、 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正价总数与负价总数的数值相等
C、 在原子中质子数和电子数都相等
D、 在化学变化中,反应前后分子个数相等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能达到对应目的的是(    )
A、 除去CO中少量CO2
B、 验证CO2密度大于空气密度
C、 检验O2是否收集满
D、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人们在工作、生活中的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油锅中的油着火用锅盖盖灭   
B、 冬天用煤取暖时封闭门窗
C、 在煤矿中采煤用火把照明   
D、 厨房内煤气泄漏开启排气扇通风
下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此组实验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B、 图1中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对比说明燃烧必须有氧气
C、 图1中铜片上的白磷和水下的白磷对比说明燃烧必须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D、 图2中白磷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必须要与氧气接触

下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此反应有单质生成
B、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
C、 图中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
D、 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下列关于CO2  与CO的不同点的比较,错误的是()

A、 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B、 性质:CO2能溶于水,不能燃烧;CO难溶于水,但能燃烧
C、 用途: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等;CO可作气体燃料,还可用于人工降雨
D、 危害:CO2排放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用“W”型管进行微型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a处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
B、 a处实验结束时先停止,通入CO,后停止加热
C、 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D、 可利用点燃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对下列事实或做法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铁质水龙头表面镀铬可防锈——改变了金属的内部结构
B、 众人拾柴火焰高——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越易燃烧
C、 用明矾净水——明矾可降低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
D、 氧气能被液化贮存于钢瓶——分子间有间隔且间隔能改变

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t1℃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4
B、 P点表示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
C、 t1℃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仍是饱和溶液
D、 将三种物质的溶液从t2℃降至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物质
为验证铁、铜、铝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不可选用的一组物质是(    )

A、 FeSO4溶液、Cu、AlCl3溶液
B、 CuSO4溶液、Fe、AlCl3溶液
C、 稀盐酸、Fe、Cu、Al
D、 FeSO4溶液、Al、Cu
在一个大萝卜中挖一个大孔,向其中注入一定量的饱和食盐水,过一段时间后将里面的食盐水倒出,再往倒出的食盐水中加入少量食盐晶体。则食盐水的质量会()
A、 不变,因为倒出的食盐水还是饱和的
B、 增加,倒出的食盐水还是饱和的,但加入了食盐,故溶液的质量增加
C、 增加,倒出的食盐水不饱和了,加入的食盐会溶解一部分
D、 减少,因为有一部分食盐变成晶体析出

填空题

实验题

简答题

推断题

科学探究题

计算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