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化学试卷库

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片区“一体办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日期: 2025-03-30 期中考试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建设美丽甘肃,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 减少煤的燃烧,防治酸雨   
B、 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变废为宝
C、 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保护水体   
D、 积极倡导“低碳生活”,绿色出行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点燃酒精灯
B、     检查气密性
C、     读液体体积
D、 加热液体
某同学用量筒量取8.0mL水时仰视读数,则所量水的体积()
A、 大于8.0mL   
B、 小于8.0mL   
C、 等于8.0mL   
D、 不能确定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粉末
D、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用托盘天平称量5g药品,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右偏移,这时则应( )
A、 增加砝码   
B、 添加药品   
C、 减少药品   
D、 调节平衡螺母
下列现象不可用氧气的物理性质来解释的是(  )

A、 海拔越高氧气的含量越少
B、 氧气在降温加压时可变成淡蓝色的液体
C、 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 鱼类在水中生存说明水中溶有氧气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硅
B、 人体中含有多种元素,它们的多少会直接影响人体健康
C、 高锰酸钾中含有多种元素,所以是混合物
D、 所有发现的元素中,大多数是非金属元素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    )
A、 核内质子数   
B、 核外电子数   
C、 最外层电子数   
D、 核外电子层数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向试管中加反应物时,先加液体,后加固体
B、 用托盘天平称量10g固体药品时,先放砝码,后放药品
C、 用滴管取细口瓶内的液体时,先将其伸入液体内,后挤压取液
D、 加热KMnO4并用排水法收集O2的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中获取的信息中错误的是()

A、 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8
B、 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18个电子
C、 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D、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9.95
如图装置有洗气、贮气等多种用途,以下有关该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装置用于排水法收集 时,气体从a管进
B、 用于病人输氧,瓶内盛放水,b管接供氧钢瓶
C、 测量 的体积时,瓶内装满水,气体从b管进,a管接量筒
D、 该装置用于排空气法收集 时,气体从a管进
我们的饮用水是由河水净化所得,已知明矾能将水中的悬浮物凝聚而沉淀,氯气可杀菌。则家庭饮用水的符合题意净化过程是(    )
A、 河水→过滤→加氯气→加明矾→沉淀→净水
B、 河水→加氯气→过滤→加明矾→沉淀→净水
C、 河水→加明矾→加氯气→过滤→沉淀→净水
D、 河水→加明矾→沉淀→过滤→加氯气→净水
下列四种叙述均用如图表示,其中对应说法正确的是()

A、 图表示向过氧化氢溶液加入少量的MnO2反应过程中生成O2的质量与时间关系
B、 图表示向过氧化氢溶液(含水)加入少量的MnO2反应过程中溶液中水的质量与时间关系
C、 图表示一定量KMnO4加热制O2过程中,残留固体中MnO2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
D、 图表示加热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备氧气的反应过程中MnO2的质量变化关系
据报道:爆炸性的高能N5阳离子(氮元素的原子序数为7)被美国加州爱得华空军基地研究高能材料的化学家合成。关于N5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粒子的电子数为34
B、 该粒子的质子数为34
C、 该粒子由5个氮分子构成
D、 它是一种由5个氮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
A、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则氧化反应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B、 二氧化碳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则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一定是二氧化碳
C、 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微粒,但不带电的微粒不一定都是分子、原子
D、 分解反应都生成多种物质,则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都是分解反应
下列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双氧水溶液   
B、 冰水   
C、 碘盐   
D、 食醋
括号内是区别下列各组常见物质的试剂、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
A、 铜和铁(观察颜色)   
B、 水与双氧水(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
C、 二氧化碳与氮气(观察颜色)   
D、 食盐水与蒸馏水(蒸发)

填空题

推断题

科学探究题

同学们在研究氧气性质时,进行了如图1的实验;取一段打磨好的螺旋状铁丝,在下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插入充满氧气且放有少量水的集气瓶中,观察到如下现象:

银白色的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物质。该实验说明铁丝能够在氧气中燃烧,氧气具有助燃性。

小明在阅读相关资料时发现二氧化氮也具有助燃性,他决定利用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二氧化氮是否具有助燃性?

(查阅资料)

①蓝色的硝酸铜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铜、二氧化氮和氧气。

②氧化铜是一种黑色固体,通常状况下,二氧化氮是一种红棕色气体,相同状况下,其密度大于氧气密度,在低于室温时变成液态。

(实验过程)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试管内蓝色固体逐渐变为黑色,有红棕色气体生成,

二氧化氮具有助燃性。

(反思与评价)

小刚认为小明的实验不能证明 具有助燃性,其理由是.

小刚认为利用补充如下实验可以证明 具有助燃性.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I:在上图的试管和集气瓶之间连上如图所示的装置,重新进行加热硝酸铜的实验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硝酸铜分解产物中有

步骤II:取出图中的U型管,恢复至室温,待U型管内充满红棕色气体时,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U型管中。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具有助燃性

小红认为即使不进行小刚的实验,依据资料和小明的实验现象也能推出 具有助燃性,其理由是

 实验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