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地理试卷库

2017~2018学年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四节海陆变迁同步训练

日期: 2025-03-29 同步测试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

喜马拉雅山区发现海洋生物化石,台湾海峡海底含有煤层,说明(    )

A、 喜马拉雅山区曾是海洋,后被挤压抬升的结果
B、 台湾海峡从温带漂移至此
C、 台湾海峡海底生长着许多海洋生物
D、 喜马拉雅山区有许多咸水湖,属湖中水生生物的化石
下列实例能够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的是

A、 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B、 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C、 青藏高原上生长着许多珍稀动植物
D、 钱塘江的潮涨潮落
下列地形变化是由人类活动引起(    )

A、 台湾海峡
B、 长江三角洲
C、 围湖湖田
D、 欧洲的阿尔卑斯山
以下叙述中,与大陆漂移说不相符合的是(    )

A、 三亿年前,地球上只有一块联合古陆
B、 大陆漂移说是由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来的
C、 大陆漂移说认为现在的大陆不会再发生移动
D、 大陆漂移说是通过研究了大西洋两岸的轮廓相似性后提出来的
关于板块构造学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构成
B、 板块内部是活跃的
C、 板块交界处是稳定的
D、 六大板块是静止的
组成岩石圈的六大板块中,几乎全是海洋的板块是(    )

A、 美洲板块
B、 非洲板块
C、 印度洋板
D、 太平洋板块
促使阿尔卑斯山脉隆起成山的两个相互碰撞的板块是(    )

A、 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B、 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
C、 亚洲板块和欧洲板块
D、 美洲板块和亚洲板块
喜马拉雅山是由哪两大板块相挤压而成的(    )

A、 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B、 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C、 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D、 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
下列关于今天七大洲、四大洋分布状况的原因,正确的是(    )

A、 天生如此
B、 今天的海陆分布是从两亿年前零散地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几块大陆,经过缓慢漂移,逐渐形成的
C、 今天的海陆分布是从两亿年前的一块原始大陆分裂成几块大陆后,缓慢漂移分离,逐渐形成的
D、 无法用“大陆漂移说”来说明
对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地球表层由六大板块组成,板块与板块交界处都为高大的山脉
B、 世界六大板块中南极洲板块全部为陆地,印度洋板块全部为海洋
C、 六大板块是不断运动着的,这种运动现仍在继续进行
D、 板块构造学说最初是由美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
下列现象与形成原因连线,错误的是(    )

A、 在喜马拉雅山区发现山中岩石含有海洋生物的化石——地形抬升
B、 台湾海峡海底分布着古代森林的遗迹——断裂下沉
C、 非洲的西部海岸与南美洲东部海岸轮廓相似——板块断裂
D、 地中海将会不断扩张——成为新的海洋
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

A、 日本国土狭小
B、 日本经济发达
C、 日本人口众多
D、 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依据板块运动的观点,下图中碰撞挤压形成安第斯山脉的两个板块是(    )

A、 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B、 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
C、 非洲板块与美洲板块
D、 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

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关于各点地理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地处板块挤压地带,会形成新的大洋
B、 乙处地壳相对稳定
C、 丙处两大板块相互张裂分离,会形成新的大洋
D、 丁处多火山地震活动
“大陆漂移说”提出的依据之一是(    )

A、 火山、地震都分布在各个大陆的边缘
B、 大西洋两岸特别是非洲西岸与南美洲东岸的轮廓线几乎是吻合的
C、 生活在各个大陆的生物几乎相同或相似
D、 据观测,红海、大西洋每年都在扩大
有关板块构造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板块内部比较活跃,交界地带比较稳定
B、 红海正在不断缩小,几千万年后将会消失
C、 地中海在不断扩张,几千万年后将会成为新的海洋
D、 喜马拉雅山脉是由于印度洋板块挤入亚欧板块的下方,板块碰撞而形成的
下列有关板块构造学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球的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是由七大板块构成的
B、 一般说来,各大板块之间地壳比较稳定,难以形成火山、地震
C、 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从古到今都是比较稳定的
D、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互碰撞时,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形成海沟

下图为某种类型的板块边界示意图,图示板块边界处出现了( )


A、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挤压运动
B、 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碰撞挤压运动
C、 大陆板块内部的张裂运动
D、 大洋板块内部的张裂运动

综合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