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生物试卷库

北京市东城区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日期: 2025-04-17 期末考试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

20世纪,科学家希尔曾做过下图实验,有关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滤液中气泡内的气体是氧气
B、 滤液中无气泡产生是因为缺乏二氧化碳
C、 实验表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D、 实验表明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下列关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可维持大气中氮气含量的稳定
B、 可降低大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
C、 可维持自然界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
D、 可降低自然界中有机物的含量
自前证据显示,人类起源于(   )

A、 黑猩猩
B、 长臂猿
C、 类人猿
D、 森林古猿
研究发现,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96%以上。这个事例可以说明(   )

A、 人类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是类人猿
B、 人类是由黑猩猩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而来的
C、 人类和黑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D、 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组成女性生殖系统的器官不包括(   )

A、 膀胱
B、 卵巢
C、 输卵管
D、 子宫

如图所示为男女主要生殖器官的发育趋势图,据图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 女孩的性器官发育的年龄比男孩早
B、 性器官迅速发育是青春期的特征之一
C、 大约10岁之前男女性器官的发育都很缓慢
D、 在性器官发育的同时身高体重变化不大
为避免对胃产生刺激,制药厂常把一些药物封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给人服用。根据淀粉在消化道内的消化情况分析,其原理是(   )

A、 装在淀粉胶囊内,药物需慢慢渗出
B、 胃液不能消化淀粉,胶囊可经胃进入小肠
C、 胆汁不能消化淀粉
D、 淀粉在口腔内初步消化,便于吞咽
合理膳食是指(   )
A、 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应该多吃
B、 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应多吃
C、 应以肉类、蔬菜、水果为主
D、 各种营养物质的比例合适,互相搭配
吃饭时大声说笑,食物容易掉入气管,其原因是(   )

A、 流经消化器官的血量减少,不利于消化
B、 有利于保护声带
C、 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食物由咽误入气管
D、 唾液腺分泌唾液减少
和吸入的气体相比,呼出的气体中(   )

A、 二氧化碳含量增多,氧含量减少
B、 二氧化碳含量减少,氧含量增多
C、 氧和二氧化碳含量均减少
D、 氧和二氧化碳含量均增多
同学们在上体育课进行百米赛跑后.出现的生理现象是(   )

A、 呼吸比较浅,呼吸次数增加
B、 呼吸比较深,呼吸次数不变
C、 呼吸深度和呼吸次数都不变
D、 呼吸深度和呼吸次数都会增加
某人手指不慎划破出血,血液中与止血和避免发炎有关的是(  )

A、 血小板、血浆
B、 血小板、白细胞
C、 红细胞、血浆
D、 白细胞、血浆
献血能够挽救更多的生命.下列有关献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B、 任何人都可以参加献血
C、 提倡公民自愿献血
D、 一次献血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
下列不属于排泄的是(   )

A、 排便
B、 排尿
C、 排汗
D、 呼吸系统排出少量的水和二氧化碳
人体的泌尿系统中,形成尿液和暂时贮存尿液的器官依次是(   )

A、 肾脏和输尿管
B、 肾脏和膀胱
C、 肾小球和尿道
D、 肾小管和膀胱
在金鱼缸中放一些新鲜绿色水草,主要目的是(  )

A、 清洁鱼缸里的水
B、 提供新鲜的食料
C、 增加水中氧的含量
D、 起杀菌作用
下列有关呼吸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需要在光下才能进行
B、 只在植物的叶片中进行
C、 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D、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小芳升入初中后,感觉自己有了许多变化,其中不属于青春期正常现象的是(   )

A、 身高迅速增长
B、 体形无明显变化
C、 出现月经现象
D、 内心世界有时矛盾而复杂
感冒时,常感到鼻塞、呼吸不畅,主要是因为(   )

A、 鼻黏膜分泌物过多
B、 鼻黏膜充血扩张
C、 气管、支气管分泌物过多
D、 声带充血肿胀
下面对人体“动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流动脉血的血管
B、 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
C、 将静脉血送入肺的血管
D、 与心室直接相连的血管
下列叙述中,属于人体毛细血管特点的是(   )

A、 内径小,血流速度快,便于物质交换
B、 管壁厚,破损时血液喷射而出
C、 内表面通常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
D、 内径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慢,便于进行物质交换
现代临床医学常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输入病人体内。对于血小板功能低下、贫血、大面积烧伤、创伤性失血的患者,应分别给他们输入(   )

A、 全血、红细胞、血浆、血小板
B、 血小板、红细胞、血浆、全血
C、 血浆、红细胞、全血、血小板
D、 血小板、全血、血浆、红细胞
某人双肾功能衰竭,则不能进行(   )

A、 维持氧和二氧化碳的相对稳定
B、 体内有机物的分解
C、 维持血糖在0.1%左右
D、 调节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排出代谢废物

非选择题

阅读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血液是一种宝贵资源。但由于血源匮乏、运输和保存等困难,迫使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求有效的血液代用品——人造血液。

1966年,美国医学博士Clark在进行实验时,由于一时疏忽,一只老鼠意外地掉进了盛有氟碳化合物溶液的容器中,3小时后Clark才察觉这个不速之客,将其捞出,结果本应淹死的老鼠仍还活着。这是什么缘故呢?经过研究,Clark发现氟碳溶液含氧量极高,是水的20倍。比血液含氧量高2倍多。Clark意识到氟碳溶液可能是人造血液的理想材料。

1968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盖耶从一只麻醉老鼠身上抽去了90%的血液,代之以一种白色氟碳乳液,麻醉老鼠不仅苏醒且存活了8小时。

1978年日本医生内藤良一用全氟碳奈烷和全氟碳三丙胺的混合物做原料,经乳化制得一种氟碳乳液。在经大量动物实验后,给自己身上注入了50mL,结果没有不良反应。这是人造血液成功运用于临床的第一个创举。1979年,我国也研制成这种氟碳人造血。

1979年日本医科大学将人造血液用于临床,效果良好,从此人造血液被医学界正式认可。人造血液不受血型限制,且易于运输,无毒无菌。但一般人造血液只有运输氧的单一功能,尚无代替“全血”功能的代用品。

依据血红蛋白的特性,科学家也在思考可否将血红蛋白直接注入人体发挥作用。但在早期实验中,将游离的血红蛋白注入患者体内,游离的血红蛋白会发生降解且降解速度很快,导致肾脏严重损伤,并且产生自由基,破坏心脏和其他器官,最终导致患者死亡。必须对其进行改良后才能注入人体。目前,经化学修饰后的血红蛋白产品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