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2017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语文试题

作者UID:7026178
日期: 2024-10-05
中考真卷
知识积累及运用
口语交际
阅读理解及分析
阅读《智能机器会超越人类吗?》一文,回答小题.

       ①智能机器真的有可能超越人类吗?2016年3月15曰,围棋“人机大战”第五场,“阿尔法围棋”以四比一的比分击败世界顶尖 围棋高手九段李世石,这更激发了人们对人工智能的关注。

②的确,如果按照固定的程序进行预算,人脑的确赶不上人工智能。无论是国际象棋还是围棋,都是可以完全程序化的一种运动。如果我们问“阿尔法”一个简单的问题:“你赢了比寨开心吗? ”它就不能像人一样笑着回答,因为它并不具备人类的情感,也不具备人脑的灵活性,不能解答任何程序设计范围之外的问题。

       ③现有机器和人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是人有智能,而现有机器并不具备真正的智能。严格的讲,智能机器只能执行特定的指令,而人则是处理所有感受到的信息。显然,执行指令与处理信息有着本质的不同。

       ④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研究智能机器的专家也要懂得神经科学,以便模拟人脑的神经网络构造来造仿生智能机器。当然,要造这样一台仿生机器人的困难程度是难以想象的,因为人脑是世界上已知的复杂,神奇的“自动化机器”。人脑拥有1000亿个神经细胞,而每一个神经细胞都有数千个突触和其他神经细胞相连,神经细胞通过这些突触相互交流,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大约有1000万亿个突触,到了成年大概稳定在100万亿个。

       ⑤也就是说,仿生机器人需要拥有1000万亿个可以独立运算的处理器,并具有100万亿个信息中转器。无论是制造原件还是整合这些元件,都是一个似乎难以完成的任务。更为可怕的是这些处理器及信息中转机_要制成不同的类型。要完成仿生机器人的制造,需要最先进的纳米技术,才能把每个处理器做的像神经细胞那么小,它还需要最先进的超级计算机,才能完成对仿生机器人各个器件排列顺序的编程。

       ⑥因为世界上并不缺人,缺的是比人类某些性能更先进的机器。因此,科学家认为,未来的仿生机器人并非是要完全模仿人类的所有功能,而是模仿某项功能,这样仅仅需要模仿某个脑区就可以了,这就大大降低了制造难度,并可以强化某些功能, 制造一些具有“特异功能”的电脑。

(选文有改动)

阅读《寻找生命的意义》一文。回答小题。

       ①生命犹如红酒,犹如画卷,犹如一首歌,有痛苦也有升华。可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它使我们匪夷所思!

       ②悲观者认为,生命犹如地平线,即使看得见,却摸也摸不到。他想,生命中有太多挫折,需要承受太多,压力太大,心,太累了,身体也累了。就如某地一名小学生,老师也是为了他好,仅仅骂了他一句,他却承受不住,去了那个也许美好的世界。可他却不知道,他的家人有多伤心!

       ③其实,我认为,生命是太阳,即使落下了,也能再次升起。虽然有些人很不幸,但仔细想想,他们能体会到常人所不能体会到的痛苦,而正是这些痛苦,才使他们成长。中国的校车也许出不了主席,但山沟里的孩子也许成得了总统,就如,林肯的父亲也只是个鞋匠。因此,这,也许是幸运的。

       ④北京男孩刘伟也以自己的行为诠释了生命的意义,“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的活着。”刘伟虽然失去了双臂,但他却没有因此放弃生的希望,他开始以另一种姿态生活,那就是用脚弹钢琴,他每天辛苦练习7个小时。终于,他在一年内获得了钢琴七级的水平。他可以独立了,可以养活自己了!它虽然很痛苦,但那也是痛并快乐着的!

       ⑤坎坷使我们成长,困难使我们成功。贝多芬即使耳聋也不放弃自己的梦想,经过多倍的努力,梦终飞。只有努力,才有成功;只有付出,才有回报。我们有什么理由放弃? 那就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成长,共同放飞自己的理想吧!

       ⑥生命的意义是不放弃生的希望,是能为他人带来欢乐,是为社会做出贡献,不断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

       ⑦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色彩,有的绚丽,有的平凡,绚丽让我们品味绽放的热烈,平凡让我们品味落日的从容。只有实现人生的意义,才能让生命之花开的更加灿烂!

       ⑧让我们一起寻找生命的意义,在漫漫的人生路途中留下最美好,最辉煌的记忆!

                                                                                                                                                                                                        (选文有改动)

阅读《孩子,有些东西不属于你》一文,回答小题。

       我在始发站上了公共汽车,坐到最后一排。在我的后面,紧跟着上来一对母女。妈妈三十多岁,戴着无框眼镜。她的女儿五六岁,怀里紧抱着一只毛绒玩具。那时车厢里尚有部分空座,可是小女孩瞅瞅那些空座,然后坚定地指指我,对她妈妈说:“我要坐那里。”

       我愣住了。

       女人抱歉地冲我笑笑。她低下头,对小女孩说:“咱们去那边靠窗的位置坐吧。”

       “不,我要坐那里!”小女孩再一次指指我。

       我不知道小女孩为什么非要坐到我的位置。但我知道,现在她与妈妈犟上了,任女人如何哄她,就是站在那里,不肯随女人去坐。她不去坐,女人也不去,两个人站在狭窄的过道里,任很多人用异样的目光打量她们。

      我想,现在小女孩想要的并非是一个座位,而是一种满足。习惯性的满足,有理或者无理要求的满足。或许大多数时候,她的这种满足可以在家里得到,在她妈妈那里得到。问题是,现在,她并不是在家里。

       “你应该向我要这个座位,而不是你的妈妈。”我终于忍不住了,提醒她说。

       小女孩似乎没有听到我的话。她看着妈妈,拽着妈妈的手,说:“我要坐那里,我要坐那里。”(B)

       “那你们过来坐吧。”我说,“你和你妈妈挤一挤,或者你妈妈抱着你……”虽然我并不想惯着她,可是我实在不忍看到女人尴尬的模样。

       “不!”她说,“我不要和妈妈一起坐!我要一个人坐!”

       这就太过分了。或者说,对她的妈妈来说,这已经远非胡搅蛮缠,而是威胁了。

       我告诉小女孩,她乘公共汽车是免费的,她的妈妈并没有为她花一分钱。既然是免费,公共汽车上就没有给她准备座位。现在我把座位让给她,她应该把座位让给妈妈。或者,就算她花了钱,就算她有一个座位,有老人或者孕妇上来,她也应该给他们让座。现在,全社会都在这样做。

       “我要坐那个座位!”小女孩对我的话充耳不闻,她一门心思缠着她的妈妈。

       我想起一个词:教养。

       那天,直到终点,我也没有给她让座。我始终坐得安安稳稳,再也没有和小女孩说一句话。而她则始终站在我的面前,拽着妈妈的手,每隔一会儿,就要说一遍“我要坐那个座位”。

       可是,没有用。她的要求在今天、在这辆公共汽车上、在我的面前,注定不会得到满足。

       车上的人看着我,看着她,看着她的妈妈,目光里,各种情绪都有。但不管如何,我想,大概没有人觉得这个小女孩可怜,也没有人觉得我应该把座位让给她。

       那天我必须拒绝她,不仅要用语言,还要用行动。我想告诉这个小女孩:这世上,有些东西并不属于她。不属于她的东西,并非撒娇,或者威胁唯一可以对她没有立场和底线的妈妈就可以得到的。

       小女孩终会长大。但愿长大后她会明白:世界不是她家的客厅,别人的东西不是她怀里的毛绒玩具,别人也绝非她的妈妈。

       这是世间最为简单的道理。

(选文有改动)

写作表达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