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生物试卷库

北京市房山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日期: 2025-04-13 期末考试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 钟乳石
B、 珍珠
C、 草履虫
D、 机器人
下列叙述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 校园内全部的植物
B、 草原上奔跑的所有动物
C、 一个池塘里的所有鱼
D、 长沟湿地公园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非常密切,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 鱼儿离不开水
B、 蚯蚓使板结的土壤疏松
C、 雪莲生长在高寒地区
D、 秋天大雁从北方飞向南方
食物储存久了会长“毛”,判断该“毛”属于(   )
A、 乳酸菌
B、 大肠杆菌
C、 霉菌
D、 酵母菌
某同学探究“不同营养液对草履虫培养效果的影响”,实验设计如下表。下列对该实验改进建议不合理的是(    )

A、 统一用稻草浸出液
B、 营养液温度统一为25℃
C、 草履虫数量改为20只
D、 可设置用清水作培养液的对照组
某校学生在进行生物学实验的过程中,下列行为不正确的是(   )
A、 随意将实验用具带出实验室
B、 将实验废弃物倒入指定的废液缸中
C、 不在实验室中食用实验材料
D、 实验结束后仔细整理实验用具
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都有的结构是(   )
A、 液泡
B、 叶绿体
C、 细胞核
D、 细胞壁
如图所示为从一个受精卵细胞生长发育到人体的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①是细胞生长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人的细胞体积增大
B、 ②③是细胞分裂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人的细胞数目增加
C、 ④是细胞分化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人的细胞种类增多
D、 图所示的人体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系统→器官→人体
农谚 “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这说明植物生长需要(    )
A、 水和无机盐
B、 无机盐
C、 维生素
D、 适宜的温度
如图为植物的根尖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长最快的部位是④
B、 ③的细胞有很强的分裂增生能力
C、 ②的细胞停止了分裂,开始迅速伸长
D、 根尖是根生长和吸收水分及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在探究“溶液浓度的大小对植物吸水的影响”时,利用新鲜的萝卜、浓盐水、清水等实验材料,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请据图回答正确的一项是 ( )

A、 比较萝卜条①-③的变化,B烧杯内是清水
B、 比较萝卜条②-④的变化,A烧杯内是盐水
C、 比较萝卜条①-③的变化,萝卜条吸水
D、 比较萝卜条②-④的变化,萝卜条吸水
小明在给花生施肥时,出现了“烧苗”现象。造成这一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
A、 施肥少了,花生苗缺乏营养
B、 施肥多了,导致土壤溶液浓度过高
C、 土壤板结,花生苗无法吸收营养
D、 花生苗的根细胞不吸收水和无机盐
某同学参加实验技能测试中,观察到了如图所示的叶片横切面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⑤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
B、 ③具有输导和支持的作用
C、 ①和②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 ①和④具有保护作用
分析光合作用的反应式,正确的是(  )

二氧化碳+水 淀粉(贮存能量)+氧气

A、 有光和无光时都能进行
B、 把简单的有机物变成复杂的有机物
C、 原料是二氧化碳、水、光
D、 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里
下列措施不能提高温室蔬菜产量的是(   )
A、 合理密植
B、 适量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
C、 温室夜间增加照明
D、 增加氧气浓度
兰兰在吃荔枝时不小心将核也吞了下去,荔枝核在体内的“旅行”路线是
A、 口腔→食道→咽→大肠→胃→小肠→肛门
B、 口腔→咽→小肠→胃→食道→大肠→肛门
C、 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D、 口腔→咽→胃→食道→小肠→大肠→肛门
下列哪项不是小肠结构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
A、 小肠长约5﹣6米
B、 粘膜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
C、 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D、 小肠壁内有很多的消化液
乳酸菌、霉菌、蘑菇的营养方式是(   )
A、 寄生
B、 自养
C、 腐生
D、 分裂
小明将新鲜的菠菜叶片放入70℃的热水中,很快发现叶片表面产生许多的小气泡,并且下表面的气泡比上表面的气泡多,这种现象说明
A、 叶片下表面的光照弱
B、 叶片下表皮的气孔多
C、 叶片下表面产生的氧气多
D、 叶片下表皮含叶绿素多
下列关于植物体内物质运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导管和筛管只存在于植物体的茎中
B、 导管是由许多筒状的活细胞上下相连而成的
C、 筛管主要运输水和无机盐
D、 导管和筛管把营养物质运输到植物体各部位的细胞中
如果树木主干上的树皮被环剥一圈,树木将会死亡,原因是(  )
A、 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不能运输到茎和叶
B、 根吸收的有机物不能运输到茎和叶
C、 叶制造的有机物不能运输到根
D、 木质部得不到树皮的保护
下列有关植物蒸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蒸腾作用越强,根对无机盐和水的吸收速度越快
B、 移栽植物时去掉部分枝叶、遮阳和选择阴雨天,都能降低蒸腾作用,提高成活率
C、 干旱地区植物的叶片往往较小,这反映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 蒸腾作用的强弱受光照强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根从土壤中吸水,土壤里的水分通过根向上输送到茎的途径是(  )
A、 土壤水分→导管→根毛→根毛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茎
B、 导管→土壤水分→根毛→根毛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导管→茎
C、 根毛→土壤水分→根毛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导管→茎
D、 土壤水分→根毛→根毛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导管→茎
给心肌细胞运送养料、氧气的血管是(    )
A、 主动脉
B、 肺动脉
C、 冠状动脉
D、 下腔静脉
在肺循环中,血液发生的变化是(   )
A、 含养料少的血转变为含养料多的血
B、 静脉血转变为动脉血
C、 含废物少的血转变为含废物多的血
D、 动脉血转变为静脉血
血管内的血液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叫做(   )
A、 心输出量
B、 血压
C、 心率
D、 心动周期
如图所示人体的血液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血液流经①时,血红蛋白与氧分离
B、 图中实线为体循环路径,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C、 若②为小肠,则血液流经②后,营养物质减少
D、 若②为胃,则血液流经②后,氧气明显减少

实验探究题

综合题

资料分析题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形形色色”的贫血

贫血是指红细胞数量减少或者血红蛋白含量减少。针对贫血原因的不同,可分为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

缺铁性贫血是指因机体对铁的需求与供给失衡,导致体内贮存的铁耗尽,继而引发红细胞内缺铁而导致贫血。正常人每天造血约需铁20~25mg,主要来自衰老破损的红细胞,为维持体内铁平衡,每天还需从食物中摄入1~1.5mg。在胃酸和蛋白酶的作用下,动物性食物所含的血红蛋白中的血红素与珠蛋白更易分离,被肠黏膜细胞直接吸收,在肠黏膜上皮细胞内经血红素分离酶将铁释放出来,因此来自动物食品中的铁更易于吸收。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于患者的自身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己的造血干细胞,使造血干细胞减少,导致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也相应地减少。与单纯的贫血不同,再障患者往往伴有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减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可首选免疫抑制治疗。

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机体缺乏叶酸或维生素B12等原因导致DNA合成障碍,影响红细胞发育成熟所致的一类贫血。该病多见于进食新鲜蔬菜、肉类较少的人群。由于叶酸多在新鲜绿色蔬菜中,过度烹煮或腌制蔬菜均会使叶酸丢失,而维生素B12多在肉类中,长期偏食会造成维生素B12摄入量不足。

正常红细胞的寿命约 120 天。当红细胞意外死亡,便是血液学上所称的“溶血”。如果红细胞每天死亡的数量远大于机体产生的数量,就是“溶血性贫血”。物理、化学因素、感染等外在因素会引起溶血现象,溶血的内因主要是指红细胞的内在缺陷,如对于某些人来说,由于体内缺乏葡萄糖六磷酸脱氢酶(G6PD),食用蚕豆后会引起红细胞破裂,引发“蚕豆溶血”病。所幸大多数人G6PD储量丰富,不用因惧怕“蚕豆溶血”而拒绝蚕豆这种美味。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