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库

广东省2020年中考历史冲刺训练卷三

日期: 2025-03-30 中考模拟 来源:出卷网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思想领域的一次大碰撞,也是中国少见的思想繁荣时期。下列战国时期思想家的思想,最受君主们支持的是(   )
A、 孟子——主张“仁政”
B、 韩非子——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C、 庄子——顺应自然
D、 墨子——“兼爱”“非攻”
“通过陆上丝绸之路,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核桃、葡萄、石榴、乐器、歌舞等传到中原。”从材料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
A、 汉朝的生产技术水平要高于西域
B、 丝绸之路是在张骞通西域后开通的
C、 西域已经正式归属于汉朝管理
D、 阿拉伯人起了很重要的桥梁作用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是曹操在208年所写的《龟虽寿》中的诗句。下列对诗中的“壮心”的分析,最恰当的是(   )
A、 挟天子以令诸侯,获得政治主动
B、 消灭关中的割据势力,形成三国鼎立局面
C、 打败袁绍,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D、 打败南方的孙权、刘备,统一全国
下列史料中涉及宋代官制的是(   )
A、 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
B、 青海军兴,始设军机房,领以亲王大臣
C、 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
D、 方镇太重……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有一些地名、庙宇是以“三宝”(郑和小名“三宝”)命名的,如泰国有“三宝塔寺”“三宝城”,马来西亚有“三宝镇”,爪哇有“三宝庙”“三宝洞”,新加坡有“三宝山”。从上述材料中可以推断出最合理的结论是(  )
A、 这些国家和地区对郑和充满着爱戴和敬意
B、 郑和威名远播致四方拜服,对其奉若神明
C、 郑和下西洋最远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D、 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落后,特别喜欢宝藏
李鸿章晚年这样评价自己的洋务事业:“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在材料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
A、 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B、 洋务运动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创办企业
C、 洋务运动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富国强兵
D、 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真正走上富强的道路
“袁世凯实际上已经取得了和皇帝同样的权力……袁世凯通过收买和武力威胁,使地方军阀表示服从和效忠。但实际上,不仅非北洋系的地方军阀,而且他的嫡系将领们在各自占得一块地盘后,也相互倾轧,极力发展自己的势力。”材料反映了(   )
A、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独裁专制
B、 袁世凯统治时期已经埋下军阀割据隐患
C、 袁世凯接受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D、 袁世凯只是得到北洋系军阀的实际拥护
有人对近代中国部分著作和报刊中“民主”“共和”两个关键词出现的频率进行统计发现,1893—1898年“民主”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共和”的频率。这一现象反映了( )
A、 同盟会忽视了在国内的思想宣传
B、 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已深入人心 
C、 维新变法思潮成为新思潮的主流
D、 顽固保守势力阻碍新思想的传播
农民形象地说:“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句话是指中国哪一种农业生产制度?(   )
A、 农业生产合作社
B、   人民公社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集体农庄
《汉谟拉比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这些规定所反映的古巴比伦的社会特征是(  )
A、 奴隶制度的残酷无情
B、 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C、 男性家长的绝对权威
D、 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不仅表现在经济上的繁荣,更重要的还在于市民政治权利的获得。这里的“政治权利”主要是指(   )
A、 城市的自由和自治
B、 市民获得了人身自由权
C、 商人得到了特许经营权
D、 手工工匠拥有了生产资料
“据统计,16世纪,英国贵族(庄园领主)从他出租的土地所得租金与同一块土地承租者(租地农场主)用农场经营所得收入的比是1∶10。”材料主要是反映了(   )
A、 庄园领主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B、 英国的租地农场出现得最早,也最为典型
C、 出现从分散的手工工场转向集中的手工工场
D、 租地农场主成为农业工人劳动的实际剥削者
有这样一则笑话:苏联三位领导人一起坐火车旅行,还没到达目的地,铁轨就已经到了尽头。赫鲁晓夫敲着皮鞋喊:“把后面的铁轨接到前面去,火车继续开!”勃列日涅夫挥舞着双手说:“坐在座位上自己摇动身体,做出列车还在前进的样子。”戈尔巴乔夫沉思道:“把火车拆了,到有铁轨的地方再拼装起来。”笑话中折射出的内容是(   )
A、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是最有颠覆性和针对性的,但效果不理想
B、 社会主义在当时世界根本不可能成功,因为道路已走到尽头
C、 苏联三位领导人的改革都没有从根本上突破苏联模式的弊端
D、 戈尔巴乔夫改革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他要负最主要责任

非选择题(本大题3小题,31题13分,32题13分,33题14分,共40分)

阅兵,是对武装力量进行检阅的仪式。通常在国家重大节日、迎送国宾和军队出征、凯旋、校阅、授旗、授奖、大型军事演习时举行,以示庆祝、致敬,展现部队建设成就,并可壮观瞻,振军威,鼓士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年10月1日,北京30万军民聚集在天安门广场……广场上,54门礼炮齐鸣28响,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28年的光辉历程。随后,盛大的阅兵式开始。

材料二   2019年10月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国庆阅兵中接受检阅的导弹方队,已经是包括地空导弹、岸舰导弹、舰舰/潜舰导弹、反坦克导弹、防空导弹、核导弹等多种导弹在内的装备方队了。

——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   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中国首次举行胜利日大阅兵,宣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正义立场,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引起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强烈共鸣。

材料四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首次国庆阅兵,彰显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迈向强起来的雄心壮志。人民军队以改革重塑后的全新面貌接受习主席检阅,接受党和人民检阅,彰显了维护核心、听从指挥的坚定决心,展示了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的强大实力。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是资本主义矛盾和工人运动发展的产物,它吸收改造了人类思想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形成和建立】

材料一  马克思主义,英文是Marxism,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简称,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它由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三大部分组成,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人类关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于19世纪40年代创立的,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完善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实践和实现】

材料二   列宁始终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最忠实最彻底的学生,他是完完全全以马克思主义的原则为依据的。但是列宁不仅仅是马克思恩格斯学说的实行者,同时还是马克思恩格斯学说的继承者。

——[苏]斯大林

【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材料三   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毛泽东《论新阶段》材料四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大国关系是利益与矛盾的反映,大国博弈是力量与智慧的角逐。二战后美苏关系的变化,不但决定了战后世界格局的走向,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思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付这样的敌人在不排除武装进攻的前提下,应多从特殊的政治手段、外交手段、经济手段、文化手段进行渗透……我为这种渗透取个新名词,叫做“冷战”。

——1946年1月20日美国参议员伯纳德在国会上的演说

材料二   战后美国的全球扩张战略与苏联的保障国家安全战略针锋相对,迎头相撞。……杜鲁门则声称美国是“经济世界的巨人” ,“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 ,“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国际)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苏联在战后的战略核心是保障苏联的国家安全。战后的苏联,以保卫国家安全特别是其西部边界的安全作为第一要务 。

——徐蓝《试论冷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材料三   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造成一种局势,使我们和其他国家都能塑造出一种免于威胁的生活方式。……通过直接或间接的侵略强加在自由民族头上的极权政治,破坏了国际和平的基础,因而也破坏了美国的安全。

——[美]杜鲁门《国情咨文》

材料四   第五条: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因此,缔约国同意如此种武装攻击发生,每一缔约国按照联合国宪章第五十一条所承认之单独或集体自卫权利之行使,应单独并会同其他缔约国采取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协助被攻击之一国或数国以恢复并维持北大西洋区域之安全。

——1949年4月4日签署于华盛顿特区的某公约条文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