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化学试卷库

云南省楚雄武定县2019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日期: 2025-04-01 中考模拟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

生活中的很多现象与变化有关,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光合作用
B、 水的电解
C、 水果榨成果汁
D、 粮食酿成美酒
青少年正是长身体的时期,饮食既要均衡、适量,又要注意卫生、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日常饮食不要偏食
B、 食盐加碘可防贫血
C、 用二氧化硫熏制银耳
D、 霉变食物洗净后食用
雾霾是一种大气污染现象,不属于雾霾治理措施的是()
A、 植树绿化,美化环境
B、 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
C、 外出时佩戴反雾霾口罩
D、 减少燃煤发电,增加太阳能发电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利用的原理是氧气的沸点比氮气的沸点低
B、 液态氧可用作火箭的助燃剂
C、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
D、 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 氨气
B、 氯化钠
C、 镁
D、 金刚石
在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时,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
A、 用排水法收集O2时,集气瓶装满水
B、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O2时,导管伸入到集气瓶的底部
C、 用排水法收集O2时,导管口冒出气泡,立即收集
D、 用排水法收集O2 , 收集满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
科学实验是人类获取科学知识,验证科学理论的重要手段,其中,对实验现象的符合题意描述很重要,以下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为1:8
B、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 将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铁丝上会有红色固体生成,溶液变成无色
D、 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混合,有白色沉淀生成
下列物质鉴别的方法中,不能区分开来的是(   )
A、 用燃着的木条区分二氧化碳和氮气
B、 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酒精和醋酸
C、 用观察法辨认氯酸钾和高锰酸钾固体
D、 用紫色石蕊试液区分碳酸饮料和纯净水
“防火胜于救火”,科学认识燃烧,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是每个公民应具备的安全素养之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B、 水能灭火,是因为水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 对于不明原因引起的失火,我们宁可让其自生自灭,也不能贸然采取灭火措施
D、 油库、面粉厂、纺织厂、轮穀厂、橡胶厂和煤矿的坑道内等场所要严禁烟火,以避免爆炸的发生
青岛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海洋资源非常丰富。下图为海水中富含的钠元素和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氯是一种非金属元素                     
B、 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99
C、 钠原子的中子数为11 
D、 氯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7
掌握分类的方法对于化学学习非常重要,以下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
A、 氢气、氯气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
B、 高锰酸钾、双氧水的组成中都含有氧元素,属于氧化物
C、 氯酸钾、氨气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
D、 空气、河水都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
硼氢化钠(NaBH4 , 其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是一种安全车载氢源。有关硼氢化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含2个氢分子
B、 硼元素的化合价为+3
C、 只含一种非金属元素
D、 Na、B、H的质量比为1:1:4
物质的宏观性质与微观组成(或结构)相互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物质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是因为它们的原子结构都相对稳定
B、 氧化汞、水都能分解得到氧气,是因为它们都含有氧元素
C、 浓盐酸和浓氨水都具有挥发性,能闻到刺激性气味,是因为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D、 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微粒种类不同

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浸过紫色石蕊溶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准确描述实验现象的是(  )

A、 ④比①先红,②、③不变红
B、 ①比④先红,②、③不变红
C、 ④变红,①②③不变红
D、 ①变红,②③④不变红

非选择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