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库

浙江省十校联盟2020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3月份)

日期: 2025-04-03 高考模拟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夏商周时代青铜器制作精美,代表着中国5000年的声誉和艺术价值。如图两件著名青铜器物(   )

A、 是拥有者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B、 分别是商、周两朝青铜器代表
C、 是当时手工业者的审美反映
D、 青铜器己是当时日常生活用具
唐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因此蕴含着不少历史信息。下列诗句能反映中外交往的是(   )
A、 停杯共说远行期,入蜀经蛮远别离
B、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C、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D、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在元朝的某疆域示意图中,有一片区域标示为“宣政院辖地”,这片区域涉及今天的(   )
A、 西藏、四川、新疆
B、 西藏、四川、青海
C、 新疆、青海、甘肃
D、 西藏、甘肃、蒙古
汉冶萍公司作为中国最早的新式钢铁联合企业,由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江西萍乡煤矿组成的。 可该企业仅民国5至8年有盈余,其他时间都是亏损;至民国11年,汉阳铁厂不堪亏损停工; 至民国14年,大冶炼铁厂也停工。结合所学分析判断此企业出现盈亏的主要原因分别是(   )
A、 盈:欧战爆发,钢铁价涨;亏:不平等条约束缚,关税不自主
B、 盈:机器进口,设备新颖;亏:钢铁官营,腐败严重质量低下
C、 盈:设实业部,大力补贴;亏:军阀混战,国内钢铁需求下降
D、 盈:政府支持,实业救国;亏:列强卷土重来,加紧资本输出
以图载史是历史学的传统方法。如图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内容,应该出现在(   )

A、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
B、 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
C、 国共的十年对峙时期
D、 十四年抗日战争时期
如图反映的是我国20世纪初社会习俗的变化,它主要表明(   )

A、 封建传统等级观念已彻底废除
B、 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 国民人格平等的观念逐渐形成
D、 新文化运动推动习俗改革
“一国两制”是中国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恢复行使香港、澳门主权,以和平的方式实现祖国统 一而制定的一项大胆的、创造性的战略构想。其获人大通过正式成为国家法律制度是在(   )
A、 1980年,全国人大五届三次会议
B、 1982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
C、 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
D、 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
由于从事革命活动引起欧洲各国政府的恐惧,马克思多次遭到迫害和驱逐。下列空间地点中与马克思的活动对应正确的是(   )

A、 ①——学习德国古典哲学,组建“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
B、 ②——主编《德法年鉴》,参加1848年欧洲革命
C、 ③——创办“正义者同盟”,发表《法兰西内战》
D、 ④——开始《资本论》写作,创建和领导第一国际
下表是1750﹣188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部分)。表格数据的变化可说明(   )

国家

1750年

1800年

1830年

1860年

1880年

中国

32.8

33.3

29.8

7

12.5

印度

5

7

6

8.6

2.8

英国

1.9

4.3

9.5

9

9

美国

0.1

0.8

2.4

7.2

14.7

A、 垄断推动英美制造业领先世界
B、 中印两国已成为英美的原料产地
C、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D、 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制造业格局
观察下表,美国各税种比例变化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美国政府财政收入中主要税种所占的比例(%)

年份

个人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

消费税

1929

38%

43%

19%

1933

22%

25%

53%

1935

21%

23%

56%

A、 减轻贫民负担,完善社会保障
B、 减少企业成本,复兴工业生产
C、 刺激社会消费,扩大国内市场
D、 增加财政收入,加强国家干预
下图是2012年美国一幅标题为《束手无策的政治漫画。释文为:“世界经济(白雪公主)误吃‘新自由主义’毒苹果而陷入昏迷,旁边的八国集团领导人束手无策”。这反映出(   )

A、 发达国家丧失国际经济主导权
B、 经济区域集团化遭受重大挫折
C、 西方国家无法摆脱经济“滞胀”
D、 加强国家干预的回归成为共识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拥有丰富而珍贵的思想文化遗产,为充实人类思想宝库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这场摧枯拉朽、势不可挡的大变革中,涌现出一批杰出的思想家。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加之著名门人的不断出现,这就是为 什么儒学在当时能够成为“两座文化高峰”之一。

——整理自张岱年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道者,所舒适于治之路也,仁义礼乐皆其具也。故圣王已没,而子孙长久安宁数百岁,此皆礼乐教化之功也。……臣闻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

——董仲舒《天人三策》

材料三:隆兴元年(1163年)十月,朱熹向宋孝宗面奏三札:一札论格物致知之学,反对老、佛异端之学;二札论外攘夷狄之复仇大义,反对和议;三札论内修政事之道,反对宠信传臣。但当时汤思退为相,主张和议。……宋朝庆元二年(1196)十二月,监察御史沈继祖以捕风捉影、颠倒捏造手法奏劾朱熹“十大罪状”,朝廷权贵对理学掀起了一场史所罕见的残酷清算。党争之下,朱子门人流放的流放,坐牢的坐牢,遭到严重打击。

——整理自《宋明理学》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