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库

甘肃省兰州市十校2020年高三文综历史4月联考试卷

日期: 2025-04-14 高考模拟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1954年,苏、美、英、法四国外长在柏林举行会议。根据苏联的建议,会议讨论了关于召开苏、美、英、法、中五国外长会议的问题,在与会国家的坚持下,美国政府不得不同意召开五大国会议来谈判解决亚洲相关问题(即日内瓦国际会议)。这表明(   )
A、 五大国在联合国事务中发挥性决定作用
B、 抗美援朝极大地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
D、 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和平共处
在伯里克利时期,每年是否采用“陶片放逐法”都要经过公民大会的首肯,并且在有6000名以上公民投票时表决结果才有效。这一举措( )
A、 扩大了公民的参政权
B、 维护了大多数人的利益
C、 提高了公民参政积极性
D、 保障了决策的公正性
下图表所示事件对二战后世界形势产生的影响是(   )

A、 导致西欧国家的普遍衰落
B、 形成了新的世界经济秩序
C、 第三世界国家开始崛起
D、 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

非选择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时,大多数人认为自己首先是基督教徒,其次是某一地区的居民,最后才是法兰西人或英吉利.在教会与君主权力的斗争中,近代欧洲君主的权力大多得以加强。18世纪末叶以前,人们一直把国家与君主本人混为一谈,国王成为民族国家的象征。例如,路德认为“主教们和诸侯们”构成了德国,而路易十四则声明法兰西国家“完全属于国王本人”。直到18世纪,西欧资产阶级通过革命等方式开始分享或获得全部权力时,民族主义才呈现其近代的形式。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国家不再是国王、国王的领土和国王的臣民,国家这时由公民组成。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

材料二  秦汉帝国以来,“中国”概念必须容纳东亚这片大地上许多族群的文化。汉代的五帝系列。将各族收纳在一个可以串联的谱系,而以黄帝为统摄许多族群的祖先。许多汉人自以为是炎黄子孙;有些汉族以外的族群也在建构其祖先与汉族同源的理论。近代中国建构国族的方向是聚异为同。恰好与欧洲近古诸族为了摆脱天主教秩序,而各自建构祖源的方向背道而驰。于是,中国革命由反满兴汉演变为反对西方帝国主义,又演变为孙中山“内部各族平等”及“联合世界平等对我之民族”两项诉求。经历抗日战争,中国人炼铸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形成一个世界最庞大的共同体!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