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库

广东省2020年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预测卷(二)

日期: 2025-04-20 中考模拟 来源:出卷网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下列对北京人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是目前已确认最早的古人类
B、 结成群体生活及共同劳动
C、 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种植水稻
D、 学会建造宫室和纺织缫丝
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下令修建从咸阳附近的军事重地直通北方九原的军事通道,全长700多公里。据估计,骑兵部队三天三夜就可以从咸阳赶到九原。此举(   )
A、 加强了中央对北疆的控制
B、 确立了对文武百官的监察制
C、 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D、 结束了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
以下题图反映出(  )

A、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
B、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C、 统一趋势不断加强
D、 魏晋时期政权并立
唐太宗、武则天先后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理西域,元朝设宣政院直接管辖西藏,清朝康熙帝收复台湾后设台湾府,乾隆帝平定新疆大小和卓叛乱后设伊犁将军,这些措施的共同作用是(  )
A、 强化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和控制
B、 进一步加强封建君主专制
C、 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
D、 为了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马星驰先生用漫画《民气一致之效果》(如图)揭示了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

A、 商人罢市的有力推动
B、 工人罢工的巨大作用
C、 各阶层人民的联合斗争
D、 学生罢课的强大压力
如图为1958年中国邮电部发行的纪念邮票,它们的发行是为了庆祝(  )


A、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B、 三大改造运动胜利完成
C、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D、 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1978年至1992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重要法律230多部,其中主要包括《1982年宪法》《刑法》《民法通则》等。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出现了一个立法高峰,通过了《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等多部法律。上述法律(  )
A、 保障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B、 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基础
C、 适应了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发展要求
D、 成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保障
服装是过去岁月留下的化石。晚清时期流行长袍马褂,民国时期流行中山装,新中国初期流行列宁装,“文化大革命”时期流行军装,新时期的服装则多种多样,注重美观以及个性展现。据此判断以下说法最合理的是( )
A、 服装样式的演变说明制衣技术在不断地进步
B、 不同服装的流行主要是因为审美意识的不同
C、 服装是体现人们审美意识和展现个性的物品
D、 过往历史的社会意识体现在人们的着装之中
世界古代史上,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先后兴起了一个个有影响的大帝国。在下列帝国中,按兴起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拜占庭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
B、 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亚历山大帝国
C、 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
D、 拜占庭帝国、罗马帝国、亚历山大帝国
引起题26表生产量变化的原因是(  )

第一次世界大战“交战国军需品的生产量”情况表(单位:百万吨)

项目

1914年8月1日

1917年

协约国

同盟国

协约国

同盟国

生铁

22

22

50

15

19

21

58

16

394

331

851

340

题26表

A、 美国放弃中立,加入协约国集团
B、 中国对德宣战,加入协约国集团
C、 俄国十月革命后退出同盟国集团
D、 德国元气大伤,无法再维持生产

非选择题(本大题3小题,31题13分,32题13分,33题14分。共40分)

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质量等民生问题与经济的发展层次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望不尽,楼台歌舞,习习香尘莲步底。

——刘辰翁《宝鼎现·春月》

笑筵歌席连昏昼,任旗亭、斗酒十千。

——柳永《看花回(二之二·大石调)》

材料二  1913年的一则日记(部分):“大清宣统五年,正月初三。自变乱以来,一切新党竟袭洋夷之皮毛,不但遵行外洋之政治,改阴历为阳历,即服色亦效洋式,而外洋各国之夷蚕食鲸吞,日甚一日……来拜年者五十余人,皆系便衣便帽,无一顶戴之人,间有洋帽之人,较上年之情形迥然不同。”

——摘编自1913年一位乡村知识分子的日记

材料三   如表

中国城镇居民拥有电器统计(台/百户)

项目1985年1990年1995年1998年2000年
影碟机16.0237.53
电冰箱6.5842.3366.2276.0880.13
洗衣机48.2978.4188.9790.5792.52
彩 电17.2159.0489.79105.43116.58

材料四  “中国梦”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之梦。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发表讲话时,继续强调,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从而明确了“中国梦”的具体内涵,即努力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由此,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就成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成为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政治宣言,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

——摘自《学理论·上》2014年第01期

20世纪以来,世界格局风云变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和会”斗争】

材料一  《凡尔赛和约》和随后签订的各项条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它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列强经过近5年的时间,终于在欧洲、近东和非洲建立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新秩序。但是正如列宁所说:“靠凡尔赛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上的。”丘吉尔也曾尖锐地把凡尔赛体系称为:“胜利者所做的蠢事”。

——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卷》

【对峙发展】

材料二  如图

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提出要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这些思想和纲领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调整合作】

材料三  人类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中国的方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

——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声音】

材料四  2020年1月,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会见了世卫组织总干事、柬埔寨首相和蒙古国总统等多名外宾,并应约与多国政要和国际组织负责人通电话,介绍中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采取的措施和做法,向世界宣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坚定信心。

——央视网2020年3月24日报道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