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物理试卷库

2015年北京市中考物理真题试卷

日期: 2025-03-29 中考真卷 来源:出卷网

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分,每小题2分)

在常温干燥的情况下,下列餐具属于导体的是(  )

A、 塑料筷子  
B、 陶瓷碗
C、 不锈钢勺
D、 玻璃果盘
汽车是人们常用的交通工具,下列与汽车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汽车轮胎上刻有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B、 汽车装有消声器,就可以把汽车产生的噪声全部消除
C、 载重汽车的车轮做得比较宽,是为了增大载重汽车对路面的压强
D、 驾驶员开车是要系好安全带,主要是为了防止由于惯性带来的伤害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手在屏幕上形成“手影”       
B、 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
C、 放大镜把文字放大
D、 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
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

A、 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
B、 盛夏,草叶上形成“露珠”
C、 深秋,枫叶上形成“霜”       
D、 严冬,树枝上形成“雾凇”
在下列实例中,用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用热水袋暖手,手的温度升高
B、 将冰块放入饮料中,饮料的温度降低
C、 在炉子上烧水,水的温度升高
D、 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的温度升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饭锅工作时,将内能转化为电能
B、 电风扇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C、 干电池给灯泡供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 在阳光照射时,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估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
B、 普通家庭房间门的高度一般大于3m
C、 教室中使用的普通日光灯管的长度约为2m
D、 完整播放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50s
下列选项中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

A、 用湿手拨动空气开关
B、 电线的绝缘皮破损时应及时更换
C、 在未断开电源开关的情况下更换灯泡
D、 把用电器的三脚插头改为两脚插头接在两孔插座上使用
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所使用的杠杆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 筷子
B、 钓鱼竿
C、 羊角锤
D、 古代捣谷用具
通常情况下,关于一段粗细均匀的镍铬合金丝的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合金丝的电阻跟该合金丝的长度有关
B、 合金丝的电阻跟合金丝的横截面积无关
C、 合金丝两端的电压越大,合金丝的电阻越小
D、 通过合金丝的电流越小,合金丝的电阻越大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
B、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不在同一平面内
C、 一束太阳光可以通过三棱镜分解为不同的色光
D、 人离平面镜越远,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就越小

多项选择题

填空题

解答题

(一)阅读《可探究的科学问题》,回答41题.

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日常生活、自然现象中有许多现象会让我们产生疑问,把疑问陈述出来,就形成了问题,但不一定是科学问题,像个人爱好、道德判断、价值选择方面的问题都不属于科学问题,比如,“哪种品牌的运动鞋更好?”“为减少污染和交通拥堵,应该限制小汽车的使用吗?”等都不属于科学问题.

科学问题是指能够通过收集数据而回答的问题,例如,“纯水和盐水哪一个结冰更快?”就是一个科学问题,因为你可以通过实验收集信息并予以解答.

并不是每一个科学问题都可以进行探究,当问题太泛化或太模糊,就难以进行科学探究,比如“是什么影响气球贴到墙上?”,一般而言,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描述的是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其中的变量是可检验的.也就是说,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中的因变量和自变量都是可以观察或测量的.例如,“增加气球与头发的摩擦次数会改变气球贴在墙上的效果吗?”,在这个问题中,气球与头发的摩擦次数是自变量,气球贴在墙上的效果是因变量,我们通过改变自变量就可以检验因变量怎样变化.

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可以有不同的陈述方式,常见的陈述方式有下列三种,方式一:某个变量影响另一个变量吗?例如,导体的长度影响导体的电阻大小吗?方式二:如果改变某个变量,另一个变量会怎样变化?例如,如果增大导体两端的电压,导体中的电流就增大吗?方式三:一个变量跟另一个变量有关吗?例如,电流跟电压有关吗?

科学探究的过程是围绕可探究的问题展开的,正是由于有了可探究的科学问题,才能使探究过程具有明确的方向.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探海神器﹣﹣“蛟龙”号

2012年6月24日是个伟大的日子!“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深潜7020米新纪录诞生,“神舟九号”宇宙飞船与“天宫一号”手动交会对接成功,“蛟龙”与“神九”互致祝福,进行了穿越海天的对话,实现了“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伟大梦想!

目前,“蛟龙”号具备了在全球99.8%的海洋深处开展科学研究、资源勘探的能力.“蛟龙”号的形状外观如图所示,部分参数见下方表格.

“蛟龙”号部分参数

长×宽×高

8.2米×3.0米×3.4米

自身质量

22吨

最大荷载

240公斤

载人

限3人

最大速度

25海里/小时

巡航速度

1海里/小时

最大工作设计深度

7000米

正常水下工作时间

12小时

这次深潜记录的创造反映了“蛟龙”号高端技术的创新与突破.

新技术突破﹣﹣高速水声通信技术.

电磁波在海水中传播的距离很有限,而普通水声传输又有延时长、复杂环境中有效提取信号难等严重缺陷,“蛟龙号”潜入深海数千米,如何实现实时通讯是个重要难题.中国科学院研发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水声通信技术﹣﹣利用通信声呐进行水下通信联络,成功解决了这一难题.通信声呐是由发射基阵和接收基阵组成,基阵又由换能器基元组成.换能器一般用压电陶瓷材料制成,可将发射机产生的电信号转换为声信号,也可以将接收机接收的声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此次“蛟龙”与“神九”成功实现穿越海天对话,高速水声通信技术功不可没.

新技术突破二﹣﹣大容量充油银锌蓄电池

“蛟龙”号搭载的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储存电能超过110千瓦时的大容量充油银锌蓄电池,该电池的蓄电能力为美国同类潜水器蓄电池的2倍,成功解决了“蛟龙”号正常水下工作时间长,但又不能携带太重蓄电池的困难.

新技术突破三﹣﹣悬停定位和自动航行

由于不同海域、不同深度的海水密度不同,“蛟龙”号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变化的.按潜航员叶聪的说法,“这次7000米级海试的试验海域,根据测量,海面海水的密度是每立方米1021公斤,而7000米深的海水密度变成每立方米1059公斤.“蛟龙”号自重22吨,算下来在7000米深度时受到的浮力大概比在海面时要大800多公斤力”(公斤力是工程中常用的力的单位,1公斤力大约等于10牛).

浮力的变化要靠压载铁来平衡,所谓“压载铁”,就是给“蛟龙”号增加重量的铁块.“蛟龙”号海试团队用周密的数学模型,能根据在不同海域测得的海水温度、盐度和深度等参数精确地计算下潜时所需要的“压载铁”重量.

“蛟龙”号挂好所需压载铁,注水下潜,当下潜至预定深度时,“蛟龙”号能克服自身晃动、海底洋流等内外干扰,通过适时抛掉一定数量的压载铁,利用相关技术实现悬停.此外,“蛟龙”号还具备自动定向、定高、定深三大功能,能够在复杂环境中自动航行,在已公开的消息中,尚未有国外深潜器具备类似功能.当完成工作后,潜航员再抛掉适量的压载铁,实现上浮,可见,无论是下潜,悬停,还是上浮,压载铁的作用都是巨大的.

“祝愿中国载人深潜事业取得新的更大成就!祝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神九”航天员景海鹏在太空向“蛟龙”号的祝贺,送出了全体中华儿女的心声!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