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库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0届高三下学期生物适应性考试试卷

日期: 2025-04-19 高考模拟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

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全球气候变暖会影响农业生产
B、 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物种多样性
C、 臭氧层对人类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
D、 二氧化硫的超量排放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
脂质不具有的功能是(   )
A、 作为能源物质储存起来
B、 构成质膜等生物膜
C、 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D、 催化物质的分解
下列关于遗传与人类健康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晚婚晚育是一项重要的优生措施
B、 多基因遗传病容易与后天获得性疾病区分
C、 系谱分析是遗传咨询的重要步骤
D、 产前诊断发现的畸形胎就是遗传病胎儿
下列有关多细胞生物细胞衰老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衰老时,线粒体的数量增多
B、 衰老细胞的细胞周期变短
C、 细胞凋亡通常由病变或伤害引发
D、 植物通气组织的形成与细胞凋亡有关
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内环境稳态是细胞正常生存的必要条件
B、 CO2、尿素属于内环境的正常组成成分
C、 毛细血管壁细胞生存的内环境是血浆
D、 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反应发生在内环境中
研究人员通过将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内来表达人生长激素。已知质粒中存在两个抗性基因:A是抗链霉素基因,B是抗氨苄青霉素基因,目的基因要插入到B基因中,大肠杆菌不带有任何抗性基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为提高重组成功率常用两种限制酶同时酶切质粒和生长激素基因
B、 重组质粒可通过农杆菌介导导入大肠杆菌细胞内
C、 上述过程中生长激素基因通常通过逆转录法获得
D、 符合生产要求的工程菌可在含链霉素的培养基中生长
在室温条件下,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置于一定浓度的某溶液中,测得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的比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曲线B点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
B、 曲线A、C点细胞液紫色深浅相同
C、 外界溶液可能是KNO3溶液
D、 若降低温度,曲线C点对应t2应右移
下列有关ATP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ATP中远离脱氧核糖的高能磷酸键比较容易断裂
B、 放能反应都能产生ATP,吸能反应都会消耗ATP
C、 乳酸菌发酵过程中丙酮酸被还原为乳酸,产生少量ATP
D、 ATP水解酶的合成和发挥作用都伴随ADP的生成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
B、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均为纤维素和果胶
C、 人体细胞中的多糖主要在肝细胞和肌细胞中合成
D、 细胞膜两侧各种物质的浓度差主要通过主动转运来维持
下列关于胚胎发育和胚胎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可采用激素饲喂的方法促使良种母畜超数排卵
B、 在囊胚期滋养层细胞发育成胎儿的胎膜和胎盘等结构
C、 在囊胚期进行胚胎分割,需均等分割内细胞团
D、 利用胚胎分割技术,同卵多胎较同卵双胎成功率更高
下图表示人体内基因型为Aa的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的变化曲线,细胞分裂过程无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发生。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cd段细胞内含有23对同源染色体,则该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
B、 若cd段细胞内A与a正在发生分离,则该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C、 若该图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则可用DNA合成抑制剂使细胞分裂暂停于b点
D、 若该图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则ef段该细胞内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将S型菌的DNA与R型活菌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基中留下一种菌落
B、 T2噬菌体DNA合成的原料和模板均来自大肠杆菌
C、 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保温时间过长或过短均会导致上清液放射性升高
D、 肺炎双球菌活体转化实验无法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下图为某六肽化合物的合成过程示意图,图中数字序号①~⑤表示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③→⑤过程称为翻译,该过程共有3种RNA参与其中
B、 推断图中③上的终止密码子是UAA
C、 ①→②过程可产生④代表的物质,④中含有氢键
D、 图中②经过加工形成③,核糖体沿③从右向左移动
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单倍体生物的体细胞中因无同源染色体,均高度不育
B、 人类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体细胞中有三个染色体组数
C、 基因重组导致生物性状多样,为动植物育种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
D、 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同一基因不同部位发生突变的概率相同
研究人员利用离体的蛙坐骨神经进行有关实验,实验结果如下图甲~丁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a、b处膜外均为正电位且无离子出入细胞
B、 图乙指针偏转是由a处K+外流速率增大引起的
C、 图丙指针偏转是由于b处去极化引起a、b两点间产生电位差
D、 图丁指针不发生偏转的原因是a处K+内流与b处Na+内流速率相等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某物种仅存一个种群,该种群中每个个体均含有这个物种的全部基因
B、 进化论是对生物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合理解释
C、 选择通过作用于种群个体的基因型而改变种群基因频率
D、 若无选择,任一随机交配种群的基因频率在各代均保持不变
鸡霍乱病原菌易致鸡死亡。1880年,巴斯德用久置的鸡霍乱病原菌对鸡群进行注射,意外发现鸡全部存活。再次培养新鲜病原菌,并扩大鸡的注射范围,结果仅有部分鸡存活。进一步调查发现,存活鸡均接受过第一次注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注射久置的病原菌后,在骨髓中发育成熟的B淋巴细胞参与了免疫应答
B、 注射久置的病原菌后,部分淋巴细胞分化为记忆细胞,并进入静止期
C、 给鸡注射久置的鸡霍乱病原菌属于被动免疫过程
D、 注射新鲜的病原菌时,中性粒细胞可大量吞噬病原菌
下列关于“活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本活动通过随机抽样法获得酵母菌个体数量,无需设置对照
B、 低倍镜下镜检计数时,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只计左线和上线上细胞
C、 应将酵母菌培养在带螺旋盖的试管中并每天测定浑浊度
D、 需用滴管吸取上清液滴到血细胞计数板的方格区,盖上盖玻片后镜检计数
生态系统的稳态是一种动态平衡,包括结构和功能上的相对稳定。图中“置位点”为生态系统所具有的某一稳定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图示为庭院生态系统,则其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全部依赖于A
B、 通过对B生物量的计算,可以推测各类B在生态系统中的相对重要性
C、 图中所示的反馈调节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
D、 当生态系统处于“置位点”时,B的数量将保持在K值不变
下表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猪肝研磨液设计的“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的实验思路,下列有关该实验思路的叙述错误的是(   )

操作步骤

操作方法

试管甲

试管乙

1

加体积分数为3%的H2O2溶液

2 mL

2 mL

2

加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溶液

1 mL

/

3

加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

/

1 mL

4

加质量分数为20%的猪肝研磨液

2滴

2滴

5

观察相同时间内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量

A、 将操作步骤1、4互换,可使实验思路更科学合理
B、 应增设丙组对照,其处理是2 mL3%H2O2+1 mLH2O+2滴20%猪肝研磨液
C、 步骤5的操作方法可改为“记录试管内停止产生气泡所需的时间”
D、 将实验自变量替换成“温度”可用来探究温度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
某二倍体植物,其叶片细胞中存在X蛋白时叶缘表现为非锯齿状,反之表现为锯齿状。X蛋白的合成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T和t)控制。现将两锯齿状亲本植株杂交得F1 , F1自交获得F2 , F2中锯齿状植株与非锯齿状植株的比例是13∶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AATT、aatt或aaTT、AAtt
B、 推断基因A的存在可抑制基因T的表达
C、 杂交获得的F1和F2群体中,T的基因频率相同均为1/2
D、 叶缘锯齿状植株中不可能同时存在A和T基因的mRNA
零上低温对植物造成的危害称为冷害,研究发现,小麦在遭受冷害时,细胞内可溶性糖含量明显提高,氧气消耗速率先升高后降低。下图表示与冷害相关的两个重要代谢活动,图中①~⑤表示不同的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冷害初期③④过程增强,细胞获得更多的能量,有利于抵御寒冷
B、 持续低温使呼吸酶活性减弱,导致细胞内可溶性糖含量提高
C、 X、Y物质为两种不同的三碳酸,增强光照对②过程无直接影响
D、 ③④过程也能产生[H],但其与图中的[H]并不相同
对正常生长且生理状况一致的①、②、③三组杜鹃兰假鳞茎分别进行如下处理:①组:对照组不做处理;②组:去除顶芽;③组:顶芽涂抹能影响生长素运输的三碘苯甲酸。实验处理第5天后②、③组侧芽开始萌发并在第9天后快速生长,在实验的第0、6、10天分别检测各组侧芽处的生长素(IAA)和细胞分裂素(CTK)的含量,结果如图甲和乙所示。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涂抹三碘苯甲酸和去除顶芽均可抑制生长素运输,促进侧芽萌发
B、 持续降低的内源生长素含量有利于杜鹃兰侧芽的萌发与生长
C、 推断三碘苯甲酸同时具有促进细胞分裂素从顶芽往侧芽运输的作用
D、 IAA与CTK的比例可调控侧芽的萌发与生长,增大该比例有利于侧芽生长
某家系中有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其中之一是伴性遗传病,其遗传病系谱图如下,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甲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 Ⅱ2基因型有2种可能,Ⅲ8基因型有4种可能
C、 若Ⅲ4与Ⅲ5结婚,生育一个患一种病的孩子的概率为7/12
D、 Ⅲ1与Ⅲ8婚配属于近亲结婚,其子女中正常的概率为7/48

非选择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