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库

2020年高考文综历史真题试卷(新课标Ⅱ)

日期: 2025-04-07 高考真卷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明代官营手工业实行工匠制度,生产官府所需物资。明中叶后,官府往往直接向匠户征收银两而不征用其生产的产品,此现象持续增多。这反映了(   )
A、 白银已取代其他货币
B、 雇佣劳动成为主要用工方式
C、 民营手工业发展受挫
D、 官营手工业的地位遭到削弱
1894~1914年,外国在华企业投资总额有所增加,各行业所占比例如图所示。

据图可知,当时(   )

A、 运输业成为列强扩大权益的重要途径
B、 中国的对外贸易已由逆差转向了顺差
C、 国际资本垄断日益趋于和缓
D、 民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
1958年,美苏签订“文化、技术和教育领域的交流协议”。两国展开了一系列文化往来,赴美的苏联学者90%为科学家、工程师,而赴苏联的美国学者90%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这表明(   )
A、 美国旨在缓和与苏联的紧张关系
B、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
C、 冷战格局下美苏交流与对抗并存
D、 苏联旨在对美国输出先进科技

非选择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永定河属海河水系,清初“水患频仍”。康照三十七年(1698年),直隶巡抚主持冶河,改行河道,并在两岸筑堤防系统。竣工后,康熙皇帝赐名“永定河”,下旨:“永定河工,照黄河岁修、抢修之例办理。”清廷设立永定河道,总理永定河事务,有近2 000名河兵常年修守。改名永定河后的40年内,下游漫溢、决口达20次。清中期以后,在永定河修建17处减水坝,各减水坝下均开挖有减水引河。一段时期内不再洪水泛滥,但河道淤积严重,到清末已成“墙上筑夹墙行水”的形势。

——据(清)《永定河续志》等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在大江大河治理中把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1951年,开始在永定河上修建官厅水库,这是海河流域第一座大型水库。1957年,《海河流域规划》编制完成,其方针任务是:防止华北洪涝灾害,发展灌溉、航运、发电、工业城市给水。1963年11月,毛泽东发出“一定要根治海河”的号召。海河流域各地分别成立“根治海河”指挥部,在工程实施中采取了“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方针。“根治海河”前期,每年用在水利建设上的劳动力达百万以上。骨干工程在用工与治理顺序上实现了各省市的团结协作。经不懈治理,海河流域的洪涝等自然灾害得到有效控制,“十年九荒”的历史彻底改变。

——据《海河志》等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