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库

广东省2020年九年级历史返校前适应性线上模拟测试卷

日期: 2025-03-28 中考模拟 来源:出卷网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传说中炎帝教民垦种、制陶、纺织、煮盐,黄帝建造宫室、挖掘水井、制作衣裳,尧鼓励垦种,禹治水除患。这些远古传说(    )
A、 有一定依据,有待进一步证实
B、 有史料依据,不容辩驳的事实
C、 无科学依据,后人的任意想象
D、 无任何证据,纯属美好的传说
图反映的发展趋势是( )

十六国

北魏

东魏西魏

北齐北周

东晋

A、 中央集权制逐渐加强
B、 统一国家的建立
C、 由分裂重新走向统一
D、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图为东晋至北宋时期进入各级政府为官的寒门子弟所占比例。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国家统一的实现
B、 社会经济的发展
C、 科举制度的推行
D、 社会观念的转变
题8图是两位航海家,与他们相关的历史事件的共同意义是( )

A、 加快了殖民扩张的速度
B、 加强了风域文明的交流
C、 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
D、 改变了世界贸易的格局
如图,导致我国人口比布大幅振荡的主要原因是( )

A、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要求
B、 三年困难时期的影响
C、 八字方针的制约
D、 “九一三事件“的冲击
至今亚洲、非洲和美洲等地已有40多个国家引进和推广中国的杂交水稻,种植面积达300多万公顷,为解决当地粮食问题作出了突出贡献。这表明( )
A、 中国先进技术为世界造福
B、 改革开放促进了科技进步
C、 科技进步推动了经济发展
D、 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
如图苏联工业产值增长最快阶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新经济政策实施
B、 第二十五年计划实施
C、 赫鲁晓夫改革开始
D、 进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1933年,德国先后退出世界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1935年德国重新实行义务兵役制;1936年,德军进驻莱茵非军事区。德国这一系列举动( )
A、 得到了其他法西斯国家的支持
B、 是对一战后国际秩序的挑战和否定
C、 加速了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D、 标志着新一轮世界大战的爆发
如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与欧共体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变化统计图。这种变化( )

A、 表明世界多极化趋势已出现
B、 奠定欧共体摆脱美国的基础
C、 说明欧洲的联合进一步密切
D、 反映了美欧之间的贸易关系
如图反映了当今世界发生的一些变化。这些变化( )

A、 表明社会进步与挑战并存
B、 使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
C、 需要人类共同承担与治理
D、 是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体现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31题13分,32题14分,33题13分,共40分)

教育是一个民族千秋基业,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社会变化同样影响着教育体制的变革和教育发展的方向。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总的看来,科举制在中国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上,始终具有选拔人才和控制人才的功能,只不过二者在不同的时期发挥的程度有所不同而已……随着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控制功能的日益突显,选拔人才的功能相对减弱,最终科关考试也就因此……走向了穷途末路。

——葛剑雄主编《制度文明与中国社会》

材料二  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总长蔡元培提出,用军国民教育、实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取代前清学部提出的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教育方针,推行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人格的教育方针、临时政府还颁布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规定……清朝学部颁布的教科书一律禁用;小学废止读经等。

——白寿彝(中国通史·近代史编(下))

材料三  1932年日军侵略上海,炸毁商务印刷总厂并焚烧了商务印书馆图书馆,将46万册藏书全部付之一炬。图书馆被炸毁的第二天,66岁的董事长张元济就决定编一套复兴本的中小学教科书。他说:“为人务须操作精神,不可稍形颓丧。愈不得意,愈能振作,便不难人定胜天。”商务印书馆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编辑出版了近代教科书史上撰人数最多、出版种类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的一套里程碑式的教科书。

——黄牧航《教科书里有中国教育的百年演变》

材料四  1983年10月1日,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为新时期成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2005年,我国修订义务教育法,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行“免费义务教育”,成为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近代以来,大国起深刻影响着世界历史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导致英国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在(1688年)宫廷政变之后,英国迅速建立起了一个适合国情和生产力发展的政治体制。这个体制保证了英国社会有一个相对宽松与和平的环境,从而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摘自《强国之鉴》

材料二  大约在150年前,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成为唯一一个挤入帝国主义列强行列,靠侵略扩张在自己的国土外建立过殖民地的亚洲国家。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美国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美国首先集中解决了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这个新兴的工业国家以重大科技发明为基础,在19世纪末迅速赶超欧洲强国。通过两次世界大战,美国获得了对欧洲的巨大债券和战争赔偿,实现了世界范围的财富从欧洲向美国的转移。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标志,美国完成了崛起的过程,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霸权国家、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期,美国主导着全球经济、政治、科学和文化。

——摘自黄仁伟(大国兴衰的历史比较)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