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库

浙江省柯桥区2020届高考历史适应性考试卷

日期: 2025-04-01 高考模拟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我国幅员辽阔,边疆地区地域十分广袤。云南在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历史中有突出的地位。下列关于历代对云南治理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秦朝在此地置南海郡
B、 元朝在此地设云南行省
C、 明代大规模改土归流
D、 清初平南王一度镇守此地
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使得当时的中外交流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以下史实中反映了唐代的对外交往的一项是(   )
A、 唐高祖时期因中原未定,对突厥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
B、 文成公主在唐蕃和亲后带去中原的谷物蔬菜种子、书籍等
C、 亚、非地区许多国家的使者、商贾等不断来唐朝访问
D、 唐朝政府在六部下设理藩院作为接待各国使者的官方机构
区划、职官、文书运转是考察地方治理的三大视角。这同样可以借以考察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秦代开始设御史监察皇帝
B、 汉朝划十三州分设司隶校尉
C、 唐宋刑狱监察逐渐专职化
D、 明清以密折制监察地方政治
“购船置械,可谓之变器,不可谓之变事;设邮使,开矿务,可谓之变事,不可谓之变政。”表达上述言论的人是(   )
A、 浙东学派的创立者
B、 “中体西用”的拥护者
C、 “公车上书”的发动者
D、 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2019年,京张高铁全线贯通,这是对100年前京张铁路的通车及其建造者詹天佑的纪念。抚今追昔,詹天佑从事铁路建设的经历对我们的主要启示是(   )
A、 “抛荒中学”、实证理论的科学精神
B、 学习西方、报效祖国的家国情怀
C、 借重政府、投身实业的救国精神
D、 “铁路国有”、独立自主的爱国精神
歌曲和地图都能够反映特定时期重大的历史事件。右图是一幅近代某一场战争的示意图,下列歌词能反映这场战争的是(   )

A、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B、 “我们抱定必死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C、 “革命血如花,推翻了专制,建设了共和,产生了民主中华。”
D、 “我背上了子弹带,勇敢向前方,我挎上了手榴弹,要消灭那蒋匪帮。”
漫画作为一种客观事物的艺术再现,其本身虽然不一定“真实”,但我们仍能从中发掘出当时世事变迁的信息。右图的漫画反映了当时(   )

A、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左”倾错误的影响
B、 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增产明显
C、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D、 中国在世界农业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历史概念”上承历史事件,下联历史规律,是史实与规律间的中介和桥梁,也是历史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选项对历史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顾炎武提出的“众治”倡近代民权思想之先河
B、 “商业革命”是西欧资本原始积累唯一途径
C、 “代议制”的核心是三权分立相互制衡
D、 “联产承包责任制”采取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
下图为1961—1971年联合国大会上关于恢复新中国合法席位的投票情况。总体来看,此种变化反映出(   )

A、 中国经济实力不断提升
B、 国际政治格局正在变化
C、 第三世界主导了联合国
D、 中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图拉真是古代罗马帝国安敦尼王朝第二任皇帝,在位时立下赫赫战功。元老院曾赠给他“最佳领袖”的称号。当图拉真去世时(   )
A、 地中海成为了罗马帝国的内湖
B、 向参加追悼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
C、 开建纪功柱以纪念他的战功
D、 当时的法律内容上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
西方史上有一部法律文献明确规定:“位不得传给天主教徒,国王所做的一切决定都须由同意该决定的大臣签署后方能生效:法官任免由议会决定:被议会定了罪的人,国王不得任意赦免”。这部文献(   )
A、 表明该国国王的权力来源于议会
B、 使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议会手中
C、 后来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立法典范
D、 表明宗教改革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1946年,法国三党联合政府确定了大规模实施企业国有化、经济计划化和建设福利国家的发展方针。对此方针理解正确的是(   )
A、 属于社会市场经济的模式
B、 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C、 其实质就是计划经济体制
D、 使资本生产关系发生质变
一科学理论认为:“光速是物质运动的极限速度。物质的质量是一个变量,它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增加而增加,同时时间和空间也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此理论(   )
A、 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中的一次根本性变革
B、 反映的是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
C、 将量子理论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D、 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
历史现象之间总是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相关性。区分相关性与因果关系是学习历史不可缺少的环节。下列有直接因果关系的一组是 (   )
A、 大陆封锁令-法兰西第一帝国覆亡
B、 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制定《联邦宪法》
C、 阿姆利则惨案-甘地明确提出“英国退出印度”
D、 克伦威尔颁布《航海条例》-英荷战争爆发
蒋介石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颇具争议的人物。他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坚持写日记,透露出不同时期众多事件的细节。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日记必须要和其他史料相验证才能证实
B、 日记作为第一手史料,是治史者尽可能要参考的
C、 蒋介石写日记之时就有公开的准备,真实度不够,不可采用
D、 日记是蒋介石亲身经历,当天记录,可信度高,可以直接采用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26题10分,27题10分,28题15分,29题15分,共50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30年代早期到40年代肆虐英国南部大平原的沙尘暴称为“黑风暴”,它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三件最严重的生态灾难之一,沙尘颗粒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累风暴的产生人们对土地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密切相关……黑风暴的出现让本已脆弱的美国经济雪上加霜。……复兴农业必须首先治理黑风暴,罗斯福为此专门制定了“农业复兴计划”,通过《水土保持法》,成立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建立民门资源保护队等等,此后美国联邦政府沿着罗斯福的环保思路继续推进,影响深远。

——摘编自刘辉萍《罗斯福新政对自然灾害的应对》

材料二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扩散加大了国际社会对于非传统安全治理的重视。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内容涉及经济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信息安全、恐怖主义、武器扩散、疾病蔓延、走私贩毒等等……两极对抗格局的终结,一方面使国际社会遭受全面军事对抗的可能性大大下降,另一方面使过去不太引人注目的新安全威胁受到重视。非传统安全问题的突出,还直接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有关……全球化时代的特殊环境和条件,如新的全球性贸易和人员往来、各种信息传播手段的改进、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等等,也使得这些对人类正常活动和国际社会正常交往的威胁变得日益严重。

——摘编自孟祥奇《释韬举略》等

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上的延续、断裂、变迁是对历史进行合理解释的重要前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640年到1840年,在这两百年中,西方已经进入了这样一个时期: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告……与此相比,同一时间里的中国却景物依旧:成千上万胼手胝足、转辗沟壑的小农,背负着一代一代歌讴唐虞盛世、高谈名物考据的士人。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孙中山曾说:“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是大同主义”……孙中山民生主义实为具有特定内涵和范围、理论和取向的社会主义。民生主义以公平正义为思想核心,强烈反对资本家和地主的剥削压迫,坚决维护工农民众权益,提出用“共享”原则解决贫富悬珠问题,并勾勒出理想的社会主义图景。反对照搬外国模式,可以说是中国模式的先声。

——据宋德华《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再认识》等整理

材料三  观照现实,回溯历史,对于新中国现代化进程,存在以下两种观点:

观点①:历史是不可割裂的,中国现代化进程受益于历史的遗产。近代中国政治的逐渐转型给地的现代化进程以推动力……从条约口岸传播来新潮流,导致妇女解放、家庭权威松弛以及城市生活的改观,将会在新的环境下增强社会把人口吸引到现代部门的能力。

观点②:中国新时期的现代化进程是共产党人改革调整、重新出发的结果。1978年后,共产党坚定了自己的现代化道路,并且与全球联系起来。

——据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麦克法夸尔《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等整理

意大利是欧洲的重要国家,在世界近现代史上留下了独特的身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世纪中叶,黑死病在意大利蔓延,既给人们带来恐慌,也促使人们反省:不只瘟疫造成死亡,长久以来在宗教束缚中麻木生活,活者也形同于死亡。在死神笼革的黑暗中,薄伽丘的短片小说集为人们的心灵打开了一扇窗户。

——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三

材料二  佛罗伦萨大教堂的新建筑是商业和手工业行会从贵族手中夺取了政权以后,作为共和政体的纪念碑而建造的,在当时是一直萦绕于市民心中的世纪工程。……布鲁内列斯奇理解同胞们的这种心思,更深知只有在古典建筑艺术上推陈出新,才能建造出具有时代精神的新建筑。为了设计穹顶,他到罗马逗留几年,潜心钻研。回到佛罗伦萨后,布鲁内列斯寺提出了一个完美的设计方案,使穹顶的建造既有大胆创新的科学根据又有和谐共生的艺术之美。……1420年,动工新建,布音内列斯奇亲自领导了整个施工过程。布鲁内列斯奇逝世以后他的篡被恭敬地建在主教堂的地下室里。

——据《西欧文明》《西方建筑史》等整理

材料三 1943年7月9日晚,随着一个军事行动开始实施,墨索里尼建立“新罗马帝国”的梦想也随之走向破产。……战后,“岁马梦魇”逐渐消退。1951—1962年,国家工业化以意大利历史任何一个阶段均无法与之比拟的速度发展,其增长率名列欧洲前列。到1962年,意大利人均生产增长率为5.6%,仅低于德国,超过任何西欧国家,被誉为经济“发展的奇迹”。

——摘蝙自瓦莱里奥·卡斯特罗诺沃《意大利经济史:从统一到今天》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