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库

人教新课标高中历史必修一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同步试卷

日期: 2025-04-16 同步测试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罗马社会的发展,推动着罗马法不断积累与完备。下图所示法律出现的原因是(    )

A、 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权
B、 对外扩张使帝国版图的不断扩大
C、 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
D、 平民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
古罗马的等级制把政治权利与兵役义务紧密结合起来。第一等级的公民人数少,社会地位高,他们交税最多,尽的军事义务也最多,所获政治权利也就最大。这样( )

A、 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B、 有利于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C、 体现了“法律面前公民平等”的原则
D、 推动了罗马帝国的迅速扩张
下列关于罗马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 早期罗马国家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
B、 《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C、 《十二铜表法》未给罗马平民带来任何好处
D、 《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形成
在《十二铜表法》产生之前,罗马元老院派出一个3人使团到希腊学习和抄写梭伦立法,当时雅典正值伯里克利时代。后来这3人是编纂《十二铜表法》的十人委员会成员。这段材料最能说明( )
A、 雅典不愧为“全希腊的学校”
B、 罗马人曾经借鉴了希腊人的立法
C、 希腊制定出古代世界最为系统完备的法律体
D、 民主与法制是人类社会自我完善的必由之路
《查士丁尼法典》规定:丈夫打算使用妻子的婚前财产来还债时,妻子在此问题上拥有两次表示同意的权利,这是因为妇女可能会被丈夫的阿谀奉承所蒙骗。这一规定反映了(    )
A、 罗马法重视保护弱势群体
B、 罗马法违背了公平正义的原则
C、 罗马男女社会地位的平等
D、 罗马妇女获得了较多的公民权
滥施刑罚,野蛮执法,是中国古代法制方面的一大弱点,而古代罗马的统治者在这方面似乎收敛的多,主要原因在于两者(    )

A、 法律实施目的存在较大的差异
B、 执法者的法制观念存在较大的差异
C、 司法程序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D、 法律的适用范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公元前536年,郑国把刑书铸刻在青铜鼎上;公元前449年,古罗马颁布《十二铜表法》法律条文刻写于12块铜牌之上。这表明了(    )
A、 中国比西方更早进入法治社会
B、 成文法体现了文明发展的诉求
C、 中西方很早就有法治文明交流
D、 法律文献保证了社会稳定发展

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罗马向海外扩张过程中,在所征服地区建立行省来统治当地人民……各个行省都派驻总督治理……总督拥有该行省的军事、民政和司法全权……这就为行省总督滥用职权,横行不法,搜钱刮财,提供了便利条件。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

材料二:忽必烈即位初期……委派重臣以中书省官“行某处省事”名义,到地方行使中书省职权……随着大规模征服战争的结束,行省由临时派出处理军政事务的机构,逐步过渡为地方最高政府,但仍长期保留着派出机构的性质。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三:十二铜表法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起初,十二铜表法以及其他的法律规范仅仅适用于罗马公民,居住在罗马的外邦人受不到法律保护,故称市民法。……随着罗马对外扩张以及国际交往和商业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万民法。万民法实际上是罗马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

材料四:元朝的中央与地方行政机构基本仿照汉法,以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地方分裂为前提……地方行政机构是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成吉思汗时代的法令,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法典,在实践中,蒙古部落的习惯法还占据着统治地位。直至元朝建立二十八年(1291年),编成《至元新格》,这是元朝的第一部(成文)法典。……元世祖时,明令把全国人分为四等: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目人,第三等是汉人,第四等是南人。这四等人在政治待遇、法律地位、经济负担以及其他权利义务上都有种种不平等的规定。

——摘编自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