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概念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64
10
1
25
反应后质量/g
54
37
9
已知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丁的2倍,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与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
A.盐酸,空气
B.熟石灰,石灰石
C.氯化钠,液态汞
D.
A.生石灰
B.氯化钠
C.硝酸铵
A.水能溶解很多物质----作溶剂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干燥氨气
C.盐酸具有挥发性------除铁锈
D.氧化钙能与水反应--------
A.碘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53
B.碘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6.9g
C.碘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3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分离铜粉和铁粉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
B
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
加入适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发
C
检验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少量一氧化碳
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灼热的氧化铁和澄清石灰水,观察澄清石灰水的变化
D
鉴别固体氢氧化钠和固体氯化铵
①生产原料粗盐中含有少量可溶性杂质(MgSO4和CaCl2)及不溶性杂质,生产过程中需先将粗盐精制。
②生产原理: 分离得晶体A,并使其充分受热,可分解制得纯碱及两种常见的氧化物。
③氯化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④部分生产流程如图所示:
(问题讨论)
(猜想)
I含有可燃性气体CO;
II含有可燃性气体CH4;
Ⅲ含有可燃性气体和;
(收集气体)
用大的可乐塑料瓶装满水,打开瓶盖用绳子吊入下水道中,用铁钩将矿泉水瓶倒转,使水倒出,将瓶提到井口迅速盖好瓶盖备用,该方法是法收集气体。
(进行实验)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⑴
导出瓶中气体,通过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略
目的是除去二氧化碳等酸性气体
⑵
再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目的是除去
⑶
将步骤(2)的气体导出点燃
①用干燥且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②用内壁附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①烧杯内壁有
②烧杯内壁变浑浊
①证明该气体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②证明该气体中一定含有元素
(作出判断)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甲同学认为猜想Ⅲ正确,而乙同学认为甲的判断不严谨。因为猜想也有相同的现象。如需进一步确认还应检验的存在。利用其化学性质检验的方法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阅资料]
将一小块银白色的金属钠放置在空气中会发生下列变化:
钠 钠的氧化物 氢氧化钠溶液 白色固体
A.钠的氧化物有氧化钠(Na2O)和过氧化钠(Na2O2),都能与水反应,反应化学方程式
如:Na2O+H2O=2NaOH;2Na2O2+2H2O=4NaOH+O2↑
B.CaCl2溶液呈中性;碳酸钠溶液能与CaCl2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C.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方程式有:
Na2CO3 +HCl=NaHCO3 +NaCl(盐酸量不足)
Na2CO3+2HCl=2NaCl+H2O+CO2↑(盐酸量过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