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库

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4讲《新民主主义的崛起》

日期: 2025-04-04 一轮复习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素有“民间思想家”之称的王康先生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五四”的演员在中国,剧本和导演却是在国外。这说明五四运动( )
A、 由外国领袖组织发动
B、 是十月革命在中国的翻版
C、 深受当时国际形势的影响
D、 受到世界各国的援助
四运后,许多并非共产主义者的报刊也用相当大的篇幅讨论马克思主义和俄国革命的历史经验,以见好于读者。这体现了(   )
A、 社会主义的影力较大
B、 新文化阵营出现分化
C、 马克思主义被普遍接受
D、 十月草命道路成必然
毛泽东认为,创建中国共产党“从辛亥革命说起差不多,从五四运动说起可能更好”这说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A、 为中国革命运动指明了方向
B、 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C、 掀起了新一轮中国革命高潮
D、 是中国革命阶段发展的产物
毛泽东指出:“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还应该把党成立以前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材料研究一下,不然,就不能明了历史的发展。”下列说法最能揭示相关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的是(    )
A、 推翻了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B、 中国政治民主化运动出现高潮
C、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发展
五四运动时,北京上海的学生派代表去找国民党,希望国民党能组织领导这场运动,但国民党领导人以“无力参加”为由拒绝了学生的请求。这表明(    )
A、 国民党反对五四运动的斗争目标
B、 新政治力量兴起具有必然性
C、 五四运动没有得到社会广泛认同
D、 国民党的性质已经发生改变
五四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受到打击和批判。但到了20世纪30年代,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成了主流社会思潮,并将传统文化的复兴推向高潮。上述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日趋理性
B、 提升民族信心的需要
C、 政府企图加强对民众的思想控制
D、 继承传统文化的诉求
阅读《五四运动大事(部分)记》,下列对此评论正确的是()

A、 五四运动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运动
B、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 青年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了工商业资产阶级的支持
D、 中国工人阶级的参加促使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每周评论》在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指出:“它是‘学生牺牲的精神’、‘社会裁制的精神’、‘民族自决的精神’的结合,是民意与正气的表示,也是中国国民的创举”。该事件(  )
A、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 动摇了专制思想的统治地位
C、 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D、 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如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这场争论(    )
A、 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 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
C、 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D、 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

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19世纪中叶,西方的博物馆开始被介绍到中国,并陆续在中国创办了一些博物馆,但这些并不是中国近代博物馆事业的真正发端。1903年,著名实业家张寒赴日本考察教育和实业;萌生了创办搏物馆的念头,呼呼清政府兴办博物馆,未果。直到1905年张寒凭借个人财力兴办了南通博物范,其藏品包括天然、历史、美术三部分,是一所合自然、历史与艺术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博物苑最初仅向张塞创办的通州师范学校开放。

1912年7月,新成立的民国政府便让教育部规划建立“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在教育部的推动下,1924年,国立历史博物馆对外开始展览,这是中国最早筹备建立的公立博物馆。

改革开放以来,新中国博物馆行业经历了较快的发展。如今,我国的博物馆已经成为一个行业,根据社会需求,逐步呈现出综合类、历史类、艺宋类、科学类、人物类、行业类等丰富的博物馆资源类型,按运营出资方划分可分为公办民办、民办公助三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2012车约有3400多座博物馆。

——王鹏《文化自觉下的中国近代博物馆起步与发展》

材料二:建成于1683年的英国牛津大学阿什莫林博物馆是博物馆学界公认的世界上最早的公共博物馆。这座博物馆开办时,主要收藏的是约翰崔生父子收藏的植物、动物、岩石标本。阿什莫林继承以后,将其捐给牛津大学,建成了这所博物馆。此后,牛津大学对阿什莫林博物馆进行了扩建,陆续建设了自然博物馆、人类学博物馆,并注重对世界各国物质文化的收藏和展示。法国大革命成功后,原为皇宫的卢浮宫开放为公共博物馆。拿破仑在征服欧洲的过程中,把所占领地区的艺术品运到卢浮宫,以展示法国的胜利和力量,博物馆不再只是知识的代表,而且也成了国家强盛的象征。经过17世纪后期到18世纪的发展,公共博物馆在工作模式上逐渐成熟,理念也渐渐形成。

——宋向光《公共博物馆与社会文明发展》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