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问题。
【文本一】
新冠疫情爆发,使得口罩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为解决一罩难求的局面,国内很多企业都跨界生产口罩和防护设备。外科口罩的结构不复杂,企业几天就能安装好生产线。口罩主要有三层结构,包括外部防水无纺布、中间过滤层以及内层纱布或无纺布。其中最重要的是中间过滤层,这是一种特殊的熔喷布,由聚丙烯材料制成,是具有独特毛细结构的超细纤维,有很好的过滤和屏蔽功能。聚丙烯材料从石油中提炼,目前中石化等企业可以大量生产,但是将聚丙烯生产为熔喷布的设备,特别是核心的零部件喷丝板主要依赖进口。
口罩的产能最终取决于熔喷布生产设备的产量,而熔喷布生产设备最核心的喷丝板喷嘴的生产难度非常大,加工时间需要几个月,短时间内产量无法大幅度提高,而且主要供应商都在日本、德国,产能非常有限。这也使得口罩生产只能最大限度利用当前的设备,通过延长生产线的工作时间增产。
(摘自《腾讯网》)
【文本二】
专家建议口罩是4到6个小时就得换,但是很多网友为了节省口罩,想出了消毒后二次使用的“妙招”,包括用微波炉高温杀菌、用蒸锅蒸、用烤箱烤等等。这些办法都不提倡,从安全的角度,绝对不建议口罩二次利用。
之所以口罩戴几个小时后就建议更换,是因为口罩内水汽过多会降低防护效果。口罩的过滤材料是熔喷布,这是一种超细静电纤维布,通过静电吸附的原理来阻隔病毒、粉尘进入我们的呼吸道。如果长时间处于湿度较大的环节中,熔喷布的静电吸尘能力会被破坏,从而降低口罩的过滤效率,导致防护效果降低。同样,用水洗或者用高温蒸煮,也会使熔喷无纺布的静电吸附功能丧失,那就真成了一块布了。另外,研究表明,口罩吸附的污染物(病毒、细菌)会分布在口罩的表面和内部,目前没有办法通过消毒来完全杀灭细菌并保留阻隔功能。
口罩也是有保质期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温湿度的变化,容易导致口罩材料性质发生变化、破坏熔喷布的静电吸附能力,导致口罩过滤效率大大降低,从而失去防护作用。因此口罩企业一般都会在外包装上标准保质期或使用年限,一般是2~5年。他们在实验室测试发现,以N95型口罩为例,存放5年之后,防护效果大概要下降65%左右。
(摘自《中国质量报》)
【文本三】
目前我国医用口罩主要分为3种:普通级别的“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手术室等有创操作环境常用的“医用外科口罩”和防护级别最高的“医用防护口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跟医用外科口罩虽然都有95%的细菌过滤率,但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不能过滤颗粒物,不能防止血液的穿透,而医用外科口罩可以有30%以上的非油性颗粒的过滤效率,也防止血液的穿透。医用外科口罩中间层的熔喷布经过驻极处理,对病毒起到静电吸附阻隔的作用,而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中间层熔喷布质量较差或无熔喷层,有些也未经过驻极处理,对病毒阻隔效果较差。
(通过网络整理而成)
【文本四】
①在非疫区空旷且通风场所不需要佩戴口罩,进入人员密集或密闭公共场所需要佩戴口罩。
②在疫情高发地区空旷且通风场所建议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进入人员密集或密闭公共场所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颗粒物防护口罩。
③有疑似症状到医院就诊时,需佩戴不含呼气阀的颗粒物防护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
④有呼吸道基础疾病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防护口罩。年龄极小的婴幼儿不能戴口罩,易引起窒息。
⑤棉纱口罩、海绵口罩和活性炭口罩对预防病毒感染无保护作用。
⑥疑似病例或确诊患者佩戴的口罩,不可随意丢弃,应视作医疗废弃物,严格按照医疗废弃物有关流程处理,不得进入流通市场。
(摘自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口罩使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