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库

人教新课标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同步试卷

日期: 2025-04-01 同步测试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1984年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谈话:“……而采用和平方式解决香港问题,就必须既考虑到香港的实际情况,也考虑到中国实际情况和英国实际情况,就是说,我们解决问题的办法要使三个方面都接受……”,为此,中英两国(   )
A、 双方同意,通过外交途径开始进行香港问题的磋商
B、 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C、 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D、 规定英国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1997年香港、1999年澳门先后回归祖国的最主要的国际意义在于( )
A、 “一国两制”成为国际社会广泛接受的基本原则
B、 用和平方式成功解决了国与国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
C、 中国在完成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建设性的一步
D、 向世界宣告中国有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政治能力
下图反映了台湾海峡两岸关系发展中的重大事件,对此事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促成两岸三通的迅速实现
B、 形成了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
C、 打破了两岸长期隔绝状态
D、 标志着两岸关系的历史性突破
美国《财富》杂志曾在香港回归前预言“香港已死”。十年后,《财富》又公开发表《哎呀,香港根本死不了》的文章。这一变化表明(    )
A、 香港回归前后没有本质区别
B、 中美关系由对抗逐步走向正常化
C、 肯定中国对香港实行的政策
D、 中英双方和平签署《联合声明》

历史图片既是史知识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获取历史信息的重要来源,观察下图判断与之相对应的标语应为( )

A、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万岁”
B、 “中华民族解放万岁”
C、 “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D、 “一国两制,统一中国”
打赢官司的秋菊发家致富后又当选为村长,计划全家出游带孩子见见世面。与图文有关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反映了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
B、 海峡两岸人员往来加强
C、 海峡两岸“三通”已经实现
D、 台湾社会制度发生了改变
下表反映了1991—1993年台湾地区对祖国大陆的投资情况。导致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B、 两岸隔绝状态开始打破
C、 “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引
D、 “一个中国”共识的达成
阅读下表可知(    )

1987~1992年台湾与大陆通过香港的间接贸易状况(单位:百万美元)

A、 两岸三地间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B、 大陆为台湾经济发展做出巨大牺牲
C、 香港在两岸经济交流中起决定作用
D、 “三通”的实现促进了两岸经济交流
1949年国民党当局在台湾地区实施戒严法,规定出入境的船只、车辆、航空机及其他通信交通工具必须检查,必要时得停止其交通,以此限制人民的行动自由。这种局面被打破始于(    )
A、 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停止炮击金门
B、 海协会、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
C、 允许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
D、 两岸实现直接双向“大三通”

材料分析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