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库

重庆市南岸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日期: 2025-04-02 期末考试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

下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④组成的
B、 ②中含激素、血红蛋白、乳酸、CO2等物质
C、 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则会引起③液和①液的减少
D、 ④的有氧呼吸产物可参加体液调节
正常情况下,下列物质中都可在血浆中找到的是(  )
A、 甲状腺激素、氧、尿素、蛋白质
B、 氨基酸、血红蛋白、二氧化碳、钠离子
C、 胃蛋白酶、钙离子、脂肪、葡萄糖
D、 呼吸酶、脂肪酸、尿酸、胆固醇
下列有关人体维持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淋巴
B、 维持体温稳定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一体液调节
C、 内环境中含有水、无机盐、葡萄糖、激素、抗体、血红蛋白等物质
D、 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释放到血浆中,但血浆的pH不会有明显变化
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则会引起C液减少
B、 2结构的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为淋巴
C、 A液中的O2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至少要通过6层生物膜结构
D、 若此人的肾小球发生病变(产生蛋白尿),可能会导致C液增多
对下列图中有关的生物学意义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若在c点处将神经切断,则刺激b点后,a点会兴奋,肌肉会收缩
B、 乙图为人体体液的四种成分相互关系,则体内细胞与B之间不能直接物质交换,体内细胞与A之间才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C、 丙图中,对向光弯曲的植物而言,若B点为茎背光侧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则c点不可能是茎向光侧对应的浓度
D、 丁图中靶细胞裂解与效应T细胞内的溶酶体有关
关于激素、抗体、酶和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激素和抗体都具有特异性,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
B、 激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能产生酶的细胞一定能产生激素
C、 激素弥散在全身的体液中,一经靶细胞接受即被灭活
D、 乙酰胆碱与特定分子结合后可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
下图中的概念或者概念之间的关系错误的是(    )

A、 1 表示生态系统信息种类,2~4 分别表示物理信息、化学信息、生物信息
B、 1 表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2~4 分别表示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
C、 1 表示原核生物,2~4 分别表示大肠杆菌、乳酸菌、发菜
D、 1 表示免疫系统,2~4 分别表示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
如图是某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K+的大量内流是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
B、 bc段Na+大量内流,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并消耗能量
C、 cd段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
D、 动作电位大小随有效刺激的增强而不断加大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达尔文的实验证明生长素在背光处的分布比向光侧多
B、 脱落酸不能为植物提供营养,但可以调控细胞的基因表达
C、 相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植物不同器官的促进效果可能相同
D、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发生在幼嫩的部位,且极性运输方向与光照无关
对图中a、b两点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a、b两点植物制造有机物的速率相同
B、 图乙中,a、b两点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速率相同
C、 图丙中,a、b两点对应的细胞中核DNA数一定相同
D、 图丁中,a、b两点对应的该种群的数量相同
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曲线增长(如图中甲);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如图中乙).结合如图分析,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为保护鱼类资源,捕捞的最佳时机应选择在d点
B、 若图示大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则e点后增长速率为0
C、 若图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则虫害防治应在c点之后
D、 K值是环境容纳量,一般不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如图甲、乙分别表示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生态系统碳循环的模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体 O2 浓度最高的是甲图中的 B
B、 乙图中的 D 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分
C、 人体发生过敏反应时,甲图中的 A 增加导致组织水肿
D、 因捕食关系而建立的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乙图中的 B 所处的营养级
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A是生产者, B,D,E是消费者,C是分解者
B、 该生态系统中食物网可表示为:A→D→E→B
C、 该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A,B,C,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D、 E每增加1kg的体重,至少需要25kg的A
如图为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a1是流入第一营养级的总能量,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第一营养级传递给分解者的总能量是a4
B、 能量散失a3不能再被生物同化利用
C、 a1、a2、a3、a6中的能量都以稳定化学能的形式存在
D、 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是a6÷a2
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部分示意图(字母表示能量),下列正确的是(  )

A、 图中b=h+c+d+e+f
B、 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a)×100%
C、 “草→兔→狼”这一关系中,狼粪便的能量属于d
D、 缩短食物链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三分法”是一种常见的概念划分方法,可用如图所示表示某些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对此叙述,正确的是 (   )

A、 若A表示免疫系统的构成,骨髓属于B,吞噬细胞属于C,溶菌酶属于D
B、 若A表示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B是基因突变,C是自然选择,D是生殖隔离
C、 若A表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B是保护基因,C是保护物种,D是保护生态系统
D、 若A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则B表示被动运输,C表示主动运输,D表示胞吞胞吐作用
下列关于生态学问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大力植树造林,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是缓解温室效应的最佳途径
B、 被有机物轻度污染的流动水体中,距排污口越近的水体中溶解氧越多,N、P等无机盐也越多
C、 从废弃的农田到芦苇湿地的变化,体现了人类的活动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D、 当水和土壤被重金属污染时,营养级越高的消费者体内的重金属含量越高
下列有关叙述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直接价值的是(  )
A、 芦苇是一种重要的造纸原料
B、 蝉蜕是一种动物性药物
C、 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
D、 海洋和森林等生态系统能陶冶情操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稳态及多样性的保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物种多样性较高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相对较高
B、 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 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就地保护
D、 生物多样性包括种群多样性、群落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非选择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