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库

福建省南平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日期: 2025-04-08 期末考试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

下列各组物质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
A、 O2、H+
B、 过氧化氢酶、抗体
C、 胃蛋白酶、K+
D、 纤维蛋白原、载体蛋白
下列生理过程在内环境中发生的是(   )
A、 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
B、 抗体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C、 葡萄糖的彻底氧化分解
D、 O2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
下列有关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比分裂期时间更短
B、 癌变的细胞代谢活动增强,细胞周期变长
C、 生物体中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存在细胞周期
D、 同一个体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
下列关于细胞全能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玉米种子萌发长成新植株体现细胞全能性
B、 克隆羊多利的诞生体现细胞核的全能性
C、 水稻的叶肉细胞与生殖细胞全能性大小相同
D、 细胞的全能性是指细胞具有全面的生理功能
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都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衰老贯穿个体整个生命历程,是正常的生命现象
B、 多细胞生物个体的衰老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
C、 细胞衰老导致各种酶的活性降低,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D、 细胞衰老最终表现为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
细胞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一种类型。下列关于细胞凋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凋亡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
B、 人皮肤表皮细胞的脱落属于细胞凋亡
C、 霜冻导致香蕉植株死亡属于细胞凋亡
D、 细胞凋亡由细胞内遗传物质控制
细胞增殖和分化是生物遗传、发育和演化的基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都发生ATP的合成与分解
B、 都需要进行蛋白质的合成
C、 都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D、 都改变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
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癌细胞内蛋白质合成速率较快,细胞代谢快
B、 细胞癌变过程中产生了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C、 癌细胞膜表面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易分散和转移
D、 黄曲霉素会提高细胞癌变的概率,属于化学致癌因子
下列关于“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
A、 琼脂块放在 NaOH 溶液中浸泡的时间属于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B、 琼脂块的大小模拟细胞的大小,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运输效率越低
C、 NaOH 在不同大小的琼脂块中扩散的深度基本相同,但扩散的体积不同
D、 琼脂块着色区域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能反映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
下列关于人脑结构与功能对应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小脑受损可致身体平衡失调
B、 短期记忆与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
C、 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D、 大脑皮层S区受损的患者不能听懂话
下列关于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饭后胰岛A细胞的活动加强
B、 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可促进肌糖原分解
C、 血糖调节为体液调节,不存在神经调节
D、 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免疫缺陷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HIV主要攻击B淋巴细胞,破坏免疫系统
B、 与艾滋病患者共用文身器械容易感染艾滋病
C、 HIV感染初期,免疫系统可以摧毁大多数病毒
D、 艾滋病人往往死于由其他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
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缺氧会影响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
B、 神经细胞膜受到刺激时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强
C、 突触后膜上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
D、 突触部位兴奋的传递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反射活动由一定强度的刺激引起
B、 完成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C、 感受器的结构受到损伤会影响反射活动的完成
D、 效应器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
水盐平衡对于维持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当膀胱充盈后,脊髓排尿中枢会产生尿意
B、 渗透压感受器和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均位于大脑皮层
C、 血浆渗透压升高,导致垂体合成更多的抗利尿激素
D、 水盐平衡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组织间隙液体过多引起全身或身体一部分脓肿的症状为组织水肿。下列情况不会引起组织水肿的是(   )
A、 毛细淋巴管阻塞
B、 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增加
C、 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增加
D、 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下列关于免疫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皮肤、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B、 吞噬细胞能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起作用
C、 自身免疫病会将自身物质当做外来异物进行攻击
D、 T细胞在骨髓中成熟,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
科学家研制的新冠肺炎疫苗,在一批健康志愿者中进行第一阶段临床试验已取得成功,志愿者体内成功产生抗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疫苗注入后可被吞噬细胞摄取、处理、呈递给T细胞
B、 机体能通过产生淋巴因子来增强B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力
C、 新冠肺炎疫苗在志愿者体内最终被吞噬细胞清除
D、 志愿者体内成功产生抗体体现免疫系统具有防卫功能
下列关于“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没有设置对照
B、 该实验的预实验,可减少实验误差
C、 探究不同浓度药液影响时,各组插条处理的时间要一致
D、 将每组插条的形态学上端放入生长素类似物溶液中处理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赤霉素能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B、 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在促进茎的生长方面表现为协同作用
C、 在失重状态下,根失去向性地,但仍可发生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D、 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的优点
草莓果实表面有许多瘦果。将生长一致的草莓植株分为四组,对照组S0不作处理,S1、S2和S3组植株上的幼果去除瘦果,再在S2组叶片上、S3组幼果上分别喷施一定浓度的生长素(IAA)溶液,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S0组中的瘦果内能够合成IAA促进果实生长发育
B、 S1组的果实略有增大可能是其他组织产生的IAA引起
C、 S2组的结果表明喷施到叶片上的外源IAA不可运输到果实
D、 S3组草莓发育的作用机制与无籽番茄相同
解决粮食生产和环境保护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以下举措不能达成该目标的是(   )
A、 合理开发海洋,寻找新的粮食资源
B、 控制人口增长,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C、 增加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作物产量
D、 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高产的作物新品种
如图为种群“S”型增长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示曲线为物理模型
B、 达到e点后种群数量将一直保持不变
C、 K值是指该种群所能达到的最大数量
D、 改善受保护动物生存环境可提高K值
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区分群落的依据主要是群落的物种组成
B、 某草地上不同种群呈镶嵌分布,体现群落的水平结构
C、 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常采用样方法
D、 同一区域的两种动物之间即使没有共同的食物,也可能存在竞争关系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体现群落演替的现象。与演替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诗句体现的是群落的次生演替
B、 次生演替所需时间比初生演替更短
C、 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皆为森林阶段
D、 群落演替会改变群落的空间结构
如图是生态系统成分的关系图。下列对a、b、c所代表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a、b、c代表三个营养级
B、 a的存在可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 b不一定都是自养型生物
D、 c是腐生细菌和真菌
如图为生物圈碳循环过程示意图,甲~丁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⑦表示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增强①过程可一定程度缓解温室效应
B、 ②⑤⑥表示呼吸作用
C、 甲、丙、丁共同构成生物群落
D、 能量沿着食物链甲→丙→丁流动
以下信息传递类型不同于其它三个选项的是(   )
A、 雌蛾能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蛾前来交尾
B、 榆树通过分泌一种物质,与栎树产生相互拮抗的现象
C、 雄蚊能根据雌蚊飞行时所发出的低频声波找到雌蚊
D、 群居动物通过群体气味与其他群体相区别
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主要体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B、 北极苔原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很低
C、 大量引进外来物种,有利于增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D、 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营养结构越复杂,恢复力稳定性就越高

非选择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