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库

高中生物人教版新课标必修一 5.1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二课时 酶的特性)同步训练

日期: 2025-03-30 同步测试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酶只能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B、 细胞质基质中有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
C、 酶是活细胞产生并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D、 高温和低温均能破坏酶的结构使其失去活性
在探究某种酶最适温度的实验中,自变量是(    )
A、 pH
B、 时间
C、 底物的浓度
D、 温度
在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酶浓度和pH分别属于(   )
A、 自变量和因变量
B、 因变量和自变量
C、 无关变量和自变量
D、 无关变量和因变量
下图表示过氧化氢被分解的曲线,该曲线可说明酶具有(    )

A、 专一性
B、 高效性
C、 催化作用的温和性
D、 多样性
下图甲是H2O2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温度降低时,乙图中的e点不变,d点右移
B、 H2O2量增加时,乙图中的e点上升,d点左移
C、 最适温度下,pH=c时,乙图中e点的值为0
D、 最适温度下,pH=a时,乙图中e点下移,d点左移
下面是关于某种淀粉酶的实验,处理方式及结果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试管Ⅰ中的淀粉酶始终保持较高活性
B、 试管Ⅱ的温度和 pH 最适合该淀粉酶发挥催化作用
C、 试管Ⅲ中的淀粉酶在作用 40min 后便会失去活性
D、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和 pH,因变量为淀粉酶的活性
将 I、II 两种物质混合,在 t1 时加入酶 α ,I、II 两种 物质浓度的变化曲线如下图,I、II 两种物质浓度相等的时间点称为 t2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酶 α 可与物质 I 形成酶-底物复合物
B、 若 t1时增加酶 α 的量,则 t2值减小
C、 若提高反应体系温度,则 t2值变大
D、 t3后物质 II 增加缓慢与物质 I 浓度有关
淀粉酶能将淀粉水解,图字母和箭头分别表示不同淀粉酶及其作用部位,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β淀粉酶将淀粉水解成二糖
B、 G淀粉酶可将淀粉完全水解
C、 不同淀粉酶水解淀粉,产物不同
D、 淀粉酶均可将淀粉水解成葡萄糖
图中甲曲线表示在最适温度下,某种酶促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其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该酶促反应速率随pH或温度的变化趋势.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在A点适当提高温度或在B点适当增加酶的浓度,反应速率都将增大
B、 图中E点代表该酶的最适pH,H点代表该酶的最适温度
C、 短期保存该酶,适宜条件对应于图中的D、H两点
D、 研究淀粉酶或过氧化氢酶参与的酶促反应,均可得到上图曲线
如图表示某种酶在不同处理条件(a、b、c)下催化某反应时,反应物的体积和反应时间的关系,解读此图可获得的信息是 ( )

A、 a、b、c表示温度,则一定是a>b>c
B、 a、b、c表示酶的浓度,则a>b>c
C、 a、b、c表示底物的浓度,则a>b>c
D、 a、b、c表示pH,则一定是a>b>c
用某种酶进行有关实验的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由图1可知该酶的最适温度是30℃
B、 由图2可知该酶的最适pH是7左右
C、 由图3结果可知Cl是酶的激活剂
D、 由图4实验结果可知该酶具有专一性
将牛奶和姜汁混合,能使牛奶凝固。某同学用曾煮沸的姜汁重复这项实验,牛奶在任何温度下均不能凝固。将不同温度的等量牛奶中混入一些新鲜姜汁。观察结果如下表(   )

温度(℃)

20

40

60

80

100

结果

15min后仍未凝固

14min内完全凝固

1min内完全凝固

1min内完全凝固

15min后仍未凝固

根据以上结果,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A、 新鲜姜汁中含有能使可溶状态的牛奶凝固的酶
B、 进一步测定最适温度,可设置60℃、65℃、75℃、80℃四个温度梯度
C、 将等量姜汁在不同温度下保温后再与对应温度的牛奶混合,能够提高实验的准确度
D、 该实验说明酶需要适立的温度,100℃时未凝固,是因为酶的活性已经丧失

实验探究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