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库

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2020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日期: 2025-04-02 中考模拟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60分)

如图反映的主题是我国古代(    )

A、 农业生产的发展情况
B、 铁器的应用情况
C、 小农经济的发展情况
D、 手工业的发展情况
下列图片是考古出土的魏晋时期的墓砖画,图片体现的历史趋势是(    )

A、 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B、 民族融合的不断加强
C、 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
D、 民族的矛盾不断加强
史载:郑和船队在占城时,“其买卖交易,使用七成淡金或银。中国青瓷盘碗等品……甚爱之,则将淡金换易。”这里的“淡金换易”说明郑和下西洋(    )
A、 加强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B、 发展了中国的航海技术
C、 宣扬了明朝国威
D、 一定程度上具有经济贸易的特征
乾隆时规定:外国商船“将来只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得再赴宁波。如或再来,必令原船返至广东,不准入浙江海口”。材料反映了清朝(    )
A、 闭关锁国政策有所放松
B、 加强对外贸易的管理
C、 禁止国人赴海外经商
D、 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历史学家陈旭麓曾说过“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这里的“大跃进”体现在(    )
A、 戊戌变法实行了君主立宪制度
B、 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
D、 五四运动宣传了马克思主义
《百年中国》解说词中说:“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这种观点是因为(    )
A、 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 五四运动为中共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C、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D、 国共合作的实现推动革命运动的新发展
一首解放战争期间的民谣:“最后一碗米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制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到战场上。”歌谣反映了(    )
A、 解放战争解放了广大人民
B、 解放战争最终取得了胜利
C、 广大人民积极支持解放战争
D、 解放战争的军民鱼水情
如图是四川省百货零售商品总额统计示意图,图中的数据变化说明(    )

A、 “大跃进”运动促进了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B、 “一五计划”的实施推动工业生产的发展
C、 世界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
D、 经济体制改革加速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习近平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由此推断,当今中国经济建设的正确道路是(    )
A、 实行单纯计划经济的道路
B、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
C、 实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道路
D、 实行“一国两制”的道路
随着当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民绝大多数加入农村合作医疗保险,部分农民还购买了社会养老保险。这种现象说明了我国(    )
A、 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
C、 国有企业改革取得巨大成效
D、 社会主义法律制度进一步完善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说:“我们全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根源皆在希腊。”该观点认为(    )
A、 英国照抄了古希腊的文化
B、 古代希腊文明影响了西方文明的发展
C、 古代希腊人统治了世界
D、 近代西方的文化缺乏创新性
“13、14世纪,欧洲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其中“资本主义化”的表现是(    )
A、 庄园经济和地租的出现与发展
B、 庄园经济和手工作坊的发展
C、 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出现与发展
D、 货币地租和庄园经济的发展
十五、十六世纪人类历史逐渐转向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出现了许多新鲜事物和新名词。下列各组词组中,可能出现最多的是(    )
A、 新航路开辟、启蒙思想、进化论
B、 资本主义、文艺复兴、资产阶级革命
C、 新航路开辟、宗教改革、资本主义
D、 新航路开辟、君主立宪、工业革命
19世纪60年代美俄两国都采取了不同的手段解决了国内的社会危机,他们的共同影响是(    )
A、 开辟了资本主义的新模式
B、 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C、 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D、 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
有观点认为:“近代自然科学中,牛顿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这种观点的依据是(    )
A、 经典力学奠定了自然科学的基础
B、 生物进化论掀起生物科学大革命
C、 地圆学说应用在航海事业
D、 万有引力定律推动人们对自然界的探索
百度地图、腾讯地图等导航系统以及一系列新的远程遥控安保技术正在深刻地改变我们的生活。这主要得益于(    )
A、 化学工程技术的发展
B、 航天技术和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的发展
C、 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
D、 计算机技术和高端电子技术的发展

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40分)

面对危机与发展,中国社会各阶层和政党团结合作共谋发展大业,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晚清军校教育发生了结构性、实质性的变革……晚清的军校教育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清末民初军界、政界的首要人物及众多将领的姓名多能从军校名册中找到……近代军事工业的早期技术骨干多出自军校……军校对武举的冲击,间接瓦解了沿续千年的科举制。

﹣﹣苏贻鸣:《晚清军校教育与军事近代化》

材料二:共产党人竭力维护孙中山的领导地位,维护黄埔师生的团结合作。许多省的招生工作主要由中共方面来负责。如毛泽东主持了上海地区军校招生工作,何叔衡负责湖南军校的招生工作……在军校建设方面,中共抽调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协助国民党主持军校的政治和军事教育工作。

﹣﹣甘少杰:《清末民国早期军事教育现代化研究》

材料三:1937年第二次国共合作,这次合作是在日本帝国主义大举进攻、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历史条件下,由中国共产党首倡和积极推动,国民党蒋介石在日本侵略严重危及其统治的现实逼迫下,为共同抗日而实现的。

﹣﹣朱燕娜《浅析二次革命论与新民主主义革命论的提出背景》

材料四:中国政府在提出和平统一主张的同时,也采取了一系列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措施:政治方面,调整有关政策措施,化解敌对情绪……军事方面,主动缓和海峡两岸军事对峙状态……经济方面,敞开门户,促进交流……还成立了得到政府授权的民间团体“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同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及有关民间团体建立联系。

﹣﹣《台湾问题与中国统一》白皮书

回答下列问题:

经济实力的变化影响了世界经济重心的变化,也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公元1500年,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地区以来,欧洲国家就利用它们在工业技术、经济与政治制度上的优势,孜孜不倦地探求在这个全新时代寻求霸权的道路,1850年英国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1%,出口商品中工业消费品和工业生产资料占85%以上,从而占据了世界经济的中心地位。

﹣﹣朱步冲《西方大国崛起的条件:海权,工业,殖民》

材料二:19 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堪称“发明时代”,科技成果变成强大的生产力,推动旧产业的更新,改造和发展,新能源、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新兴工业迅速崛起,工业化全面推进,到19世纪末美国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工业化的迅猛发展,使得美国逐渐成为世界主要的经济中心。

﹣﹣摘编自李宏图、沐涛、王春来等《世界通史》

材料三:当前全球化逆动是美国等西方 大国对其推动的全球化主动收缩……是美国对自己推动的全球化规则体系开始改弦更张……特别是近年以来英国脱欧、特朗普退出TPP协定及奉行“美国优先”的策略等现象,引发国际社会高度警觉。

﹣﹣摘编自陈伟光《逆全球化暗流与中国应对》

回答下列问题:

在当今国际形势中,中国和美国是影响世界国际关系发展的主要国家,中美关系的发展也影响了世界国际关系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1年12月,中美关系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美国开始正视中国战场对于抗击日本的巨大作用,迫切需要中国战场牵制与消耗日本的战斗力。12月23日,在重庆召开了中、美、英三国军事代表会议,讨论了有关对日作战问题,并确定成立中国战区,由蒋介石担任总司令,成立三国代表组成的联合作战参谋部,由史迪威任中国战区的参谋长。

﹣﹣据张殿清《抗日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及启示》整编

材料二:就中美关系而言,由于杜鲁门政府在解放战争时期对蒋介石政权给予支持和援助,所以新中国成立后两国之间实际上处于一种彼此敌视的状态。……及至朝鲜战争爆发,华盛顿决策层旋即改变了对全球冷战对抗局势的看法,决心通过战争对朝鲜半岛实施遏制战略。……朝鲜战争爆发及中国出兵朝鲜,导致美国重新评估中苏关系性质及中国的实力,美国开始视中国为其在远东的主要敌手,选择了对华遏制政策。

﹣﹣据邓峰《冷战初期东亚国际关系研究》

材料三:与美国关系正常化是中国实行对外开放、迈向世界的关键性第一步。……中国实现对外开放与现代化战略需要有良好的国际环境。……如果说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只是发展中美关系的重要动力之一;到了90年代,改革开放则成了发展中美关系的最主要动力。……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为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提供了制度保证。

﹣﹣《当代世界:中国的改革开放与中美关系》

材料四:当前中美经常性的经贸摩擦,反映两国经济关系的密切。中美经济对双方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贸易中产生的问题,双方只有理性面对,在经常性的协调和合作机制中,通过平等协商的办法加以妥善处理。中美双方都应该摆正心态,采取合作,尊重的态度,才能更切实地找到两国利益的平衡点,才能达到双赢。

﹣﹣《从辩证关系看待当今大国关系》

回答下列问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