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库

山东省济南市2020年初中历史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卷

日期: 2025-04-16 中考模拟 来源:出卷网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各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秦孝公即位时,秦国“兵弱”,而商鞅变法后,秦人“勇于公战”。这是因为变法(    )
A、 奖励耕织
B、 推行县制
C、 奖励军功
D、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有位历史老师是个对联迷,他写了许多有关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对联,下列那一对联是描写唐太宗的(    )
A、 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
B、 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
C、 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淫酒色误王国
D、 陈桥兵变成君王,黄袍加身显威风
明清时期,宰相制度的废除、军机处的设立、八股取士,从本质上反映了(    )
A、 文化专制的加强
B、 君主专制集权制度的加强
C、 思想控制的强化
D、 近代化因素的萌发
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社会
B、 外国侵略势力的深入,使国家主权完全丧失
C、 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D、 丧失了部分国家主权,既保留了封建因素又产生资本主义因素

某学习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中,搜集了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史实是(  )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中共诞生后,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这里的“新”不包括(    )
A、 革命出现了崭新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B、 革命开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手段
C、 马克思主义开始成为革命的指导思
D、 革命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远大目标
“紫荆怒放,莲花添彩,港澳回归祖国了。”我国成功实现这一情景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国际地位提高
B、 综合国力提高
C、 军事力量强大
D、 “一国两制”的构想
英国的历史学家狄更斯说:“17世纪……这是一项伟大的成就,而我们是世界上第一个取得这一成就的国家。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率先到达文明的入口处……”这里的“伟大的成就”是指(    )
A、 新航路的开辟,使英国成为欧洲的贸易中心
B、 成为日不落帝国
C、 实施君主立宪制,确定了资本主义制度
D、 进行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
俄罗斯有一句家喻户晓的话:“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大多数俄罗斯人不想恢复“过去的苏联”,主要是因为苏联(    )
A、 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工农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
B、 国家实力弱,国际地位低
C、 体制僵化,社会缺乏活力
D、 与美争霸,始终处于下风
与如图漫画场景有关的条约是(    )

A、 《尼布楚条约》
B、 《凡尔赛和约》
C、 《九国公约》
D、 《联合国家宣言》
英国于伦敦时间2020年1月31日正式脱欧,结束了长达47年的欧盟成员国身份,下列关于欧盟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欧盟的前身是“欧洲共同体”
B、 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联合体
C、 欧盟各国是单纯的经济领域合作
D、 欧盟是世界多极化趋势中重要的一级
中国知名手机品牌有17万多名员工,产品已经应用于全球17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这段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
A、 中国经济呈现本土化趋势
B、 地区经济呈现区域化趋势
C、 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趋势
D、 世界局势呈现多极化趋势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8分,第27题16分,第28题16分,共50分)

武汉(包括武昌、汉口、汉阳)是湖北的省会城市,也是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地,武汉历来有“九省通衢”之称。武汉也见证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很多重大变迁,一部武汉城市史,也是一部中国近代史的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清政府被迫签订《天津条约》。通过这些条约,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统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他(熊秉坤)率队直入武昌,进攻总督衙门……文武官吏均弃城逃走,武昌便为革命家所剧……打倒了清政府,这是革命唯一的成绩。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1927年)在遭受严重挫折后,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这便是八七会议。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出生死存亡关头召开的一次紧急会议……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它使中国共产党看到了新的出路,踏上新的征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一卷)

材料四:沿长江西进的日军主力,先后攻占了安庆、马当、湖口、九江……武汉门户大开,已无险可守。但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军队节节抵抗,给了日军很大杀伤,并且赢得了很宝贵的时间。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二卷)

对抗、结盟是传统国际关系的主要呈现形式,建立以合作共赢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国际关系代表着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共同利益。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政治家预言,19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舞台将日益受到正在兴起的德国、俄国和美国的影响,然而事实是,这三个国家中的第一个国家遭到了决定性的失败;第二个国家在革命中崩溃了,20世纪20年代和以后时期的国际事务似乎仍是以英国和法国的行动为中心。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在许多难以预料的方面改变了中国的命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有大量华工在欧洲与协约国并肩战斗……他们的血汗、牺牲和生命为中国外交官在巴黎和会上争取国际承认,为中国登上世界舞台和实现国际化提供了重要凭借……并且在战后和平会议上参与世界新秩序的创建……1919年的中国与1914年的中国有着天壤之别……

--徐国琦《中国与大战:寻求新的国际认同和国际化》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苏两国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两国关系的主流是友好合作……意识形态对立和国家利益相悖,使美苏两国在战后初期国际关系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对抗,导致“冷战”出现。

--摘自张小明《“冷战”及其遗产》

材料四:2019年是乒乓外交48周年。48年前,美国乒乓球队首次成功访问中国,向世界传递出中美两国愿意改善关系的积极信息。乒乓外交不仅拉近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距离,更开启了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与发展的序幕,为1972年尼克松总统的“破冰之旅”铺平了道路。2019年也是中美建交40周年。我们希望同美方共同努力,妥处分歧,扩大合作,给两国人民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利益,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

--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馆副总领事施远强在“乒乓外交48周年暨中美建交40周年高峰论坛”上的讲话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