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生物试卷库

北京市海淀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日期: 2025-04-16 期中考试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

蛔虫在人体寄生的部位主要是(   )
A、 小肠
B、 大肠
C、 胃
D、 肝脏
蚯蚓运动主要依靠的结构是(    )
A、 身体上的环带
B、 肌肉的收缩和刚毛的协调配合
C、 身体各个独立的环形体节
D、 体节两侧的疣足
湿垃圾包括丢弃不用的菜叶、剩菜、剩饭、果皮、蛋壳、骨头等,可引入蚯蚓进行处理净化。下列不属于蚯蚓可用于处理湿垃圾原因的是(   )
A、 蚯蚓能以湿垃圾中的有机物为食,其粪便富含养分
B、 蚯蚓肠壁具有发达的肌肉,消化能力较强
C、 蚯蚓可通过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能在湿垃圾中生活
D、 蚯蚓身体富含大量的蛋白质
下列有关软体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很多种类的软体动物都可以食用
B、 软体动物身体外面都有贝壳保护
C、 软体动物的贝壳有单壳和双壳之分
D、 软体动物大都生活在水中
下列有关钉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营寄生生活
B、 与血吸虫病的传播有关,应彻底消灭
C、 没有足,固着生活
D、 外套膜分泌的物质可形成贝壳
下列不属于环节动物的是(   )
A、 蜈蚣
B、 蚯蚓
C、 沙蚕
D、 水蛭
大闸蟹在生长过程中会有蜕壳现象,下列生命现象与其最相似的是(   )
A、 蝮蛇蜕皮
B、 雏鸟破壳
C、 天鹅换羽
D、 金蝉脱壳
下列不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
A、 响尾蛇
B、 猫
C、 企鹅
D、 大猩猩
冬季我国北方常常利用冰孔进行捕鱼的原因是(   )
A、 鱼类具有趋光性
B、 冰孔处水温高
C、 冰孔处食物丰富
D、 冰孔处氧气多
当人从浅水滩上走过时,水中的鱼会迅速游开,这是因为(   )
A、 鱼通过眼睛看见有人走过来
B、 鱼的侧线能感知水流的变化
C、 鱼耳听到了水声
D、 鱼通过鼻孔感知了水的波动
下列各项中,与青蛙适应陆地生活无关的是(   )
A、 头部感觉器官发达
B、 能利用肺进行气体交换
C、 趾间有蹼,适于划水
D、 后肢发达,适于跳跃
下列有关家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有喙无齿
B、 食量大,消化能力强
C、 体表的羽毛可以增加产热
D、 体温恒定增强对陆地环境的适应
狼与马的牙齿相比,最大的差异为(   )
A、 具有门齿,适于切断食物
B、 具有牙齿,适于消化食物
C、 具有臼齿,适于咀嚼食物
D、 具有犬齿,适于撕咬食物
根据表中内容,下列相关结论不恰当的是(   )

动物

运动方式

适应环境

运动器官

是否需要能量

蝴蝶

飞行

空中

需要

鲤鱼

游泳

水中

需要

猎豹

奔跑或行走

陆地

四肢

需要

A、 表中动物的运动都需要能量
B、 只有具有肌肉和骨骼的动物才能进行运动
C、 动物具有不同的运动方式和运动器官
D、 动物的运动器官和运动方式与环境相适应
在动物学习的过程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不同,与之有关的是(   )
A、 肌肉的发达程度
B、 动物形体大小
C、 神经系统发育状况
D、 训练方法
上万甚至上亿只蝗虫的集群行动常会给庄稼带来严重的灾害。研究发现,蝗虫在野外每平方米不少于50只时,才会出现集群行动,且数量越多会越早确定行动方向。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蝗虫的这种集群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B、 集群行动的现象说明蝗虫是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
C、 这种集群行为可能有利于蝗虫的繁育和防御天敌
D、 在每平方米蝗虫密度少于50只时采取灭蝗行动更有效
下列动物的行为与分类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乌贼逃跑时喷墨汁——攻击行为
B、 一群羊在山坡吃草——领域行为
C、 雄性军舰鸟鼓起鲜红的喉囊向雌性炫耀——繁殖行为
D、 两只雄鸟为占据领域而斗争——防御行为
下列现象不属于同种动物个体间信息交流的是(   )
A、 大熊猫发情期在树上留下气味
B、 雌蛾体表腺体分泌性外激素
C、 蜜蜂发现蜜源后跳圆形舞
D、 黄鼠狼逃跑时释放臭气
华枝睾吸虫、绦虫等寄生虫结构简单及特别发达的器官分别是(   )
A、 运动器官、消化器官
B、 消化器官、生殖器官
C、 生殖器官、运动器官
D、 消化器官、呼吸器官
下列有关“观察蚯蚓”实验的操作及观察结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需要经常用湿棉球轻擦蚯蚓以保持其体表湿润
B、 应将蚯蚓置于光滑的玻璃板上以便其快速运动
C、 蚯蚓的身体呈圆筒形,身体不分节
D、 蚯蚓的身体没有前后及背腹之分
所示,蝗虫起跳时,后足由弯曲变为伸展状态,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后足内肌肉附着于外骨骼的内侧面
B、 起跳时,肌肉A收缩、肌肉B舒张
C、 胸部具有三对足,身体和足都分节
D、 肌肉为蝗虫的跳跃提供动力
圆圈表示生物本身具有的特点,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点,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I可表示有口有肛门
B、 II可表示体内有脊柱
C、 III可表示体温恒定
D、 IV可表示用鳃呼吸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是校园阳光体育项目的主旨。下列有关体育运动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运动能使肌肉的收缩、协调能力增强
B、 运动能使呼吸系统得到有效锻炼
C、 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D、 饭后立即运动能增强消化系统的功能
蝙蝠依靠回声定位捕食夜蛾,当二者距离较近时夜蛾作不规则飞行,距离较远时夜蛾直线飞行,以便尽快逃离,这种逃生行为生来就有。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夜蛾的逃生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B、 蝙蝠与夜蛾的飞行方式可能不同
C、 夜蛾仅依靠运动系统即可完成逃生
D、 夜蛾具有不同的逃生策略与蝙蝠的捕食有关
生物的形态结构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蜻蜓具有两对薄而大的翅,与飞行生活相适应
B、 雷鸟羽毛颜色发生改变,与所处环境季节变化相适应
C、 海龟的卵有坚硬的外壳,与海洋生活相适应
D、 东北虎的犬齿较发达,与其肉食食性相适应

非选择题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麋鹿,又称“四不像”,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它们喜欢成群生活在温暖的沼泽湿地,夏天它们毛色棕红,到冬季换毛以后,变为棕黄色,隐藏到芦苇丛中不易被天敌发现。沼泽蚊虫很多,它们的尾长而多毛,可以像拂尘那样驱赶蚊蝇。它们的四蹄底面宽大,脚趾间有皮腱膜,适宜涉水和游泳。

麋鹿喜欢以苔藓、嫩草和水生植物为食,但也会跑到农田取食庄稼,因此遭到农民的驱逐。它们性情温和,野生状态下会遭到棕熊等中大型肉食动物的捕食。雌性麋鹿没有鹿角,每年5到8月,它们会释放出特殊的气味,浓烈并且不易散去,雄鹿嗅到气味后,会开始往身上涂泥浆、用角挑戳青草来显示自己的威武。雄鹿间很少为此而激烈争斗,因为麋鹿群有严格的等级,只有鹿王才拥有唯一的交配权。雌鹿的怀孕期为270天左右,在第二年春天产仔,生产后会舔舐并吃掉裹在孩子身上的灰白色胎衣。幼鹿一出生就能站立行走,大约三个月后就可以断奶,跟母亲一起觅食。

随着人口增长和农业的发展,麋鹿的生存环境逐渐减小,这可能是导致其野外灭绝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在北京、江苏、湖北等地先后建立了麋鹿保护区,其中北京南海子麋鹿苑,是中国第一座以散养方式为主的麋鹿自然保护区。江苏大丰麋鹿国家自然保护区林茂草丰,人迹罕至,适宜的生境加上保护区工作人员的精心管护,其野生麋鹿种群数量,繁殖率和存活率均居世界首位。许多个体得到野化放归,在世界上首先培育了麋鹿野生种群,结束了数百年来麋鹿无野生种群的历史。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