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物理试卷库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3.2 声音的特性

日期: 2025-03-29 同步测试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同学们在操场用嘹亮的歌声演唱《我和我的祖国》。演唱中涉及到的下列声现象,说法错误的是( )
A、 歌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B、 唱歌时声带振动的幅度越大,歌声传的越远
C、 “歌声嘹亮”指的是音调
D、 老师能通过音色分辨出是哪位同学在唱歌
甲音叉发声时每秒振动256次,乙音叉发声时振动频率为512Hz,相比于乙音叉,甲音叉(   )
A、 发声时振幅一定更小
B、 发声时振动频率一定更高
C、 发出声音的音调一定更低
D、 发出声音的响度一定更大
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止喧哗,是为了在哪个环节控制噪声(   )
A、 声源处
B、 传播途径
C、 人耳处
D、 考场门口
影响声音音调的因素是声源的(   )
A、 振幅
B、 频率
C、 材料
D、 结构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听声辨人主要是由于声音的音调不同
B、 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D、 直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拔动时发出的声音调越高,说明音调由振幅决定
甲音叉发声时每秒振动256次,乙音又发声时振动频率为512Hz,相比于乙音叉,甲音叉(   )
A、 发声时振幅一定更小
B、 发声时振动频率一定更高
C、 发出声音的音调一定更低
D、 发出声音的响度一定更大
疫情期间,农村“大喇叭”重出江湖,用最接地气的表达,呼吁村民们做好疫情防控,戴好口罩,减少串门。对这一过程中声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B、 选择不同的音量,是改变了声音的音调
C、 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朵
D、 用喇叭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使声音传播得更远
我们不用看到同学,就能辨别出是哪位同学在讲话,主要是(   )
A、 每个人说话的音色不同
B、 每个人说话的响度不同
C、 每个人说话的音调不同
D、 每个人发出的声速不同
非洲大部分地区昼夜温差大,那里传统的房屋建筑是茅草屋。这种茅草屋很廉价也很舒适,既防晒又保暖,隔音效果好。下列关于这种建筑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白天,利用茅草的隔热功能,使室内温度不会升得很高
B、 晚上,利用茅草的隔热功能,使室内温度不会降得很低
C、 隔音效果好是因为茅草中空,不利于声音的传播
D、 隔音效果好是因为茅草对声音有很好的反射效果
如图所示,苗族“鼓舞”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该舞是围绕“苗鼓”展开的。从物理学的知识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鼓手敲击鼓的频率越大,鼓声响度越大
B、 有经验的人听下鼓声,就能区别是“苗鼓”还是其它地区鼓,是因鼓的音色不同
C、 敲鼓的力量越大,鼓声的音调越高
D、 距着鼓越远,听到的鼓声频率越低

填空题

实验探究题

解答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