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库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达标试卷(二)

日期: 2025-04-08 单元试卷 来源:出卷网

单项选择题

北京出土的青铜器“克盉(hé)”(如图)记载:周成王封克做匮(今北京地区)的诸侯,管理羌族、驭族……克进驻医地,接收土地,平息动乱。此记载印证的分封制的内容是(    )

A、 诸侯得到周天子授予的土地和臣民
B、 诸侯在战时须带兵随从周天子作战
C、 诸侯向周天子缴纳贡品
D、 诸侯定期觐见周天子
下列有关齐桓公称霸条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经济上:东方大国,经济富庶
B、 政治上:管仲改革,国富兵强
C、 外交上:尊王攘夷,扩充疆界
D、 军事上:城濮之战,成就霸业
下图中耕作方式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分封制的瓦解与崩溃
B、 诸侯争战的连绵不断
C、 百家争鸣的宣传鼓动
D、 铁犁牛耕的普遍使用
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说:“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富强。”这段材料不能说明(    )

A、 秦孝公重用商鞅
B、 商鞅变法加快了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C、 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富民强
D、 商鞅变法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文物中最能反映商朝社会生活的是(    )
A、 兵马俑
B、 司母戊鼎
C、 竹木简
D、 铁农具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句话属于孔子的(    )
A、 礼治思想
B、 教育思想
C、 仁政思想
D、 法治思想
对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如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

A、 一百名学者在争鸣
B、 一百家派别在争鸣
C、 一场影响深远的思想文化运动
D、 一场影响深远的民主政治运动
下列有关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 墨子——“兼爱”“非攻”
B、 韩非——“春秋无义战”
C、 庄子——“无为而治”
D、 孙武——“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非选择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