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化学试卷库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日期: 2025-04-13 期末考试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

A、 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B、 活性炭可用于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C、 铜丝可用作导线
D、 氮气可用作保护气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 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A、 冰水混合物,五氧化二磷
B、 矿泉水, 河水
C、 二氧化碳, 澄清石灰水
D、 净化后的空气, 受污染的空气
超临界流体是物质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的新状态,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超临界二氧化碳,它在化学工业上可取代氟利昂作溶剂等。下列有关超临界二氧化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超临界二氧化碳是合成的一种新物质
B、 超临界二氧化碳是由CO2分子构成的
C、 超临界二氧化碳溶解某些物质后,二氧化碳可在常温常压下完全挥发
D、 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代替氟利昂,可减轻大量使用氟利昂对大气臭氧层造成的破坏
苏州盛产杨梅。杨梅中含有丰富的叶酸,对防癌抗癌有积极作用,其化学式为C19H19N7O6。下列有关叶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叶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1 g
B、 叶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C、 叶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质量比为19:19:7:6
D、 叶酸由19个碳原子、19个氢原子、7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倾倒液体  
B、 过滤液体
C、 给液体药品加热  
D、 读出液体的体积
稀土元素镝(Dy)常用于制造硬盘驱动器。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 镝属于非金属元素
B、 镝原子的质子数为66
C、 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2.5
D、 稀士资源需合理利用和保护
下列涉及化学学科观念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微粒观:电解水时水分子首先分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
B、 守恒观:24g镁与17g氧气充分反应,生成41g氧化镁
C、 转化观:CO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 结构观:金刚石和石墨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导致两者物理性质差异很大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结构示意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 反应后生成三种物质
B、 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是2:1
C、 反应中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D、 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
掌握一些灭火措施和安全知识,可以减少悲剧的发生.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如果火势较大,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
B、 高楼住宅发生火灾,可使用楼内电梯逃生
C、 用水灭火,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 室内放一盆水,防止CO中毒
下列化学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B、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D、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大量的白色烟雾
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丁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 该反应中乙、丙的质量比为3:17
C、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D、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分解反应
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括号内为杂质)(   )
A、 CO2(CO)—通入O2 , 点燃  
B、 Cu(Fe)—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
C、 C (CuO粉)— 通CO,加热  
D、 CaO(CaCO3)—加水,过滤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用排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验满
B、 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应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再加热
C、 加热高锰酸钾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只要导管口有气泡产生就立即收集
D、 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应预先在集气瓶中留少量水或铺少量的细沙

填空题

实验题

科学探究题

流程题

简答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