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库

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第一次月考试卷

日期: 2025-04-13 月考试卷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

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由功能相关的器官“联合”组成的层次——系统,是每种生物个体都具有的结构层次
B、 池塘中的水、空气没有生命现象,因而它们不参与构成生命系统
C、 群落是生命系统的一个层次,它代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有生物的总和
D、 生命系统的每个层次都能完成一定的生命活动,能完整地表现出生命活动的最小的结构层次是种群
关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病毒是最简单的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B、 用含32P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可获得核酸含32P标记的子代病毒
C、 病毒能进行增殖,所以被认为是一种生命形式
D、 病毒结构简单,成分只有蛋白质和DNA
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标本染色较深,观察时应选用凹面反光镜和大光圈
B、 将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向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
C、 若转换高倍物镜观察,需要先升镜筒,以免镜头破坏玻片标本
D、 转换高倍物镜之前,应先将所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
近年来纳米科技发展进步神速,极精微的各式显微镜,如共轭焦锂射显微镜、定量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发明,使细胞的微细结构被观察的更为清楚。下列有关光学显微镜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内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越小
B、 用10倍物镜观察水绵玻片时,玻片与物镜的距离为0.5 cm,若改用30倍物镜观察时,则玻片与物镜的距离应调整为1.5 cm左右
C、 当用低倍镜看清楚物像后,转换成高倍镜后却看不到物像,其原因可能是被观察的物体未处于视野中央
D、 若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和转动物镜后异物不动,则异物应位于目镜上
对“系统”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生物个体中由功能相关的“器官”联合组成的“系统”层次,是每种生物个体都具备的
B、 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本身也可算为“系统”,也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
C、 “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的一个层次,它代表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有生物
D、 生命系统的每个层次都是“系统”,能完整表现生命活动的最微小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如图是几种生物的分类图,关于①②③④各类生物各自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中的两个生物是原核生物,均具有细胞壁
B、 ②中的生物均以RNA作为遗传物质
C、 ③中的生物都具细胞结构,且都有细胞壁
D、 ④中的生物都是原核生物,均有核糖体
下列哪项是细胞产物(    )
A、 血小板和木纤维
B、 导管和胃蛋白酶
C、 花粉和抗体
D、 胃蛋白酶和抗体
如图所示:甲图中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大,③比④的放大倍数大
B、 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转为丙,应选用②③
C、 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的操作顺序: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
D、 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甲图中的组合一般是②④⑥
实验中用同一显微镜观察了同一装片4次,得到清晰的四个物像如下图。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换用高倍物镜前应先提升镜筒,以免镜头破坏玻片标本
B、 实验者若选用目镜15×和物镜40×组合观察,则像的面积是实物的600倍
C、 若每次操作都未调节反光镜,看到清晰物像时物镜离装片最远和光圈最大的分别是④ ③
D、 若视野中一半亮一半暗,则可能是反光镜上有污物
对下列生物分类错误的是     (   )

① 颤藻   

②酵母菌   

③变形虫   

④小球藻   

⑤水绵   

⑥HIV   

⑦大肠杆菌     

⑧甲型H1N1流感病毒   

⑨肺炎双球菌

A、 具有核膜的生物只有③④⑤
B、 ①⑦⑨有核糖体但无染色体
C、 无核糖体的生物是⑥⑧
D、 ①④⑤是自养生物(自己能合成有机物)
关于颤藻和黑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颤藻和黑藻细胞内的DNA都呈环状
B、 颤藻细胞和黑藻细胞所含有的色素种类相同
C、 颤藻和黑藻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有真正的细胞核
D、 颤藻和黑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相同
下列关于组成生物体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占人体细胞干重比例最多的元素是O
B、 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C、 Mg、Fe、Zn等都属于组成细胞的微量元素
D、 梨汁中含有丰富的果糖,是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良好材料
美国航天局科学家在加利福尼亚州东部的莫诺湖里发现了一种被称作GFAJ-1的独特细菌,这种细菌能利用剧毒化合物砒霜中的砷来代替磷元素构筑生命分子,进行一些关键的生化反应(在元素周期表中,砷排在磷下方,两者属于同族,化学性质相似)。根据上述材料进行预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GFAJ-1细菌体内含量较多的六种元素可能是碳、氢、氧、氮、砷、硫
B、 砷元素存在于GFAJ-1细菌细胞膜以及糖类、DNA等物质中
C、 砷对多数生物有毒可能是因为砷能够代替磷参与生化反应,制造混乱
D、 该发现将使人类对生命的认识发生重大改变,拓宽了在地球极端环境乃至外星球寻找生命的思路
如图1是细胞中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图2是活细胞中元素含量的柱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若图1表示细胞干重,则A化合物必含图2中的a、b、c元素
B、 若图1表示细胞鲜重,则A,B分别是水、蛋白质;图2中a、b、c依次为碳、氧、氢
C、 若图1表示正常细胞,则A化合物中不含图2中的b
D、 若图1表示完全脱水的细胞,则此时含量最多的元素为图2中的b
下表是关于农作物A,B在相同土壤中N、P、K三元素肥效实验的结果记录,“+”表示施肥,“―”表示未施肥)。请据表中的数据,判断正确的结论是(  )

农作物A

农作物B

肥料成分

N

+

-

+

+

-

+

-

+

+

-

P

+

-

+

-

+

+

-

+

-

+

K

+

-

-

+

+

+

-

-

+

+

产量

100

54

83

65

100

100

34

70

55

40

A、 对于农作物A来说,其生长发育不需要N元素
B、 对农作物A来说,施肥时最重要的是施加P肥
C、 对农作物B来说,三种元素中K最重要
D、 两种农作物对土壤中N、P、K的需求量基本相同
在1、3、5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mL蒸馏水,2、4、6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mL发芽的小麦种子匀浆样液,然后在1~4号试管中适量滴加斐林试剂,5、6号试管中合理滴加双缩脲试剂,摇匀。预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A、 1、3、5、6号试管内都呈蓝色
B、 3组实验中甲组和乙组的实验结果相同
C、 4号试管内呈砖红色,其余试管内都呈蓝色
D、 4号试管内呈砖红色,6号试管内呈紫色
某生物兴趣小组在野外发现一种组织颜色为白色的不知名野果,该小组把这些野果带回实验室欲鉴定其中是否含有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对该野果进行脂肪鉴定不一定使用显微镜
B、 若对该野果的组织样液检测后出现较深的砖红色沉淀,说明该野果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
C、 进行蛋白质的鉴定时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先混合再使用
D、 进行还原糖鉴定实验结束时将剩余的斐林试剂装入棕色瓶,以便长期备用
下列有关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三个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观察细胞内的脂肪滴需要使用酒精溶液洗浮色
B、 还原糖的检测一般需要水浴加热到50~65℃
C、 若蛋白质盐析或高温变性后,则无法使用双缩脲试剂对其进行检测
D、 检测还原糖和蛋白质所用试剂的使用方法不同
某研究小组在25 ℃、黑暗、无菌、湿润的条件下进行实验,测定大豆种子萌发和生长过程中糖类与蛋白质等相关物质的含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实验过程中,需将大豆种子一直浸没在水中以保持湿润
B、 种子萌发过程中蛋白质含量的增加可能是糖类分解后转化合成的
C、 可分别用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测定蛋白质与还原糖含量
D、 在此条件下继续培养,幼苗中蛋白质和糖类等有机物总量将增加
用碘液、苏丹Ⅲ染液和双缩脲试剂测得甲、乙、丙三种植物的干种子中三大类有机物颜色反应如下表,其中“+”的数量代表颜色反应深浅程度,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试剂

种类

碘液

苏丹Ⅲ染液

双缩脲试剂

++++

++

++

++++

++

++

++++

A、 乙种子中主要含蛋白质
B、 碘液、苏丹Ⅲ染液和双缩脲试剂与相应的物质发生的颜色反应分别是蓝色、橘黄色和紫色
C、 在观察颜色时有可能用到光学显微镜
D、 这三种试剂的使用均不需要水浴加热
对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甘蔗的茎、甜菜的块根都近于白色,因此可以用于还原糖的鉴定
B、 斐林试剂需要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样液中,而且需要现配现用
C、 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植物组织材料
D、 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都含有NaOH溶液和CuSO4溶液,且NaOH溶液的浓度相同
在显微镜下观察黑藻细胞细胞质环流时,视野中一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右下方,细胞质环流方向为逆时针,如图所示,实际上叶绿体的位置和细胞质环流的方向分别为( )

A、 叶绿体位于液泡右下方,环流方向为逆时针
B、 叶绿体位于液泡左上方,环流方向为逆时针
C、 叶绿体位于液泡右上方,环流方向为顺时针
D、 叶绿体位于液泡左下方,环流方向为顺时针
实验测得小麦、大豆、花生三种生物干种子中三大类有机物含量如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向小麦种子的研磨滤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就会呈砖红色
B、 选用花生子叶切片检验细胞中有脂肪存在时需要使用显微镜
C、 用双缩脲试剂检验大豆组织样液中存在蛋白质加热呈紫色
D、 还原糖鉴定实验结束时将剩余的斐林试剂装入棕色瓶,以便长期备用

非选择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