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库

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48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日期: 2025-04-01 一轮复习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请看下图书影。下列选项中对该书内容解读错误的是(    )

A、 开始探索新知
B、 寻求强国御侮之路
C、 冲破“天朝上国”观念
D、 形成思想解放潮流
20世纪30年代中期,《新中华》载文:“现在你随便拉住一个稍稍留心中国经济问题的人,问他中国经济性质如何,他就毫不犹豫地答复你:中国经济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性经济。”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 知识界对中国社会性质的认识相同
B、 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迅速膨胀
C、 经济理论问题引起民众的普遍关注
D、 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得到传播
戊戌变法时光绪帝曾宣布科举一律废八股,改试策论;1901年清廷又下诏,乡会试均不准用八股文程式。八股文的废除(   )
A、 有利于读书人脱离思维固化
B、 直接导致新式学堂的普及
C、 使中国实现了教育的近代化
D、 标志着中国科举制的废除
导致如图中1919年报刊数量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1895年至1919年中国报刊数量的增长

A、 政治制度变革的推动
B、 近代西方科技的传入
C、 十月革命爆发的影响
D、 思想文化运动的促进
“在北京,学生社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著名的有新潮社、国民社、平民演讲团,少年中国学会等。”以上现象反映了(   )
A、 辛亥革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 新文化运动促进青年学生民族觉悟爱国热情高涨
C、 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学生中逐渐流行
D、 五四运动以后北京在校学生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
有学者指出:“(传统中国)自满自足的社会认为在世界上其他社会都是低下的和从属的。”下列思想或口号体现了这种社会观念开始改变的是(   )
A、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B、 “师夷长技以制夷”
C、 “驱除鞑辱,恢复中华”
D、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孔范今认为''当面对横阻在历史前行面前的盘根错节的文化障碍时……新文化运动确实凝聚了更加尖锐、偏执的历史力量……“形成一种巨大历史冲击力。”这一评价主要是基于新文化运动(   )
A、 批判传统文化表现出激进主义倾向
B、 致力于将儒学与西方文化相结合
C、 宣传马克思主义注重结合中国国情
D、 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现代化文明
康有为在变法运动之前,做了很多理论准备。他写了《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两部书。但是,那些正宗的儒家学者却把它们视为异端学说。这反映了(   )
A、 当时新旧思想的冲突
B、 康有为托古改制的思想特点
C、 维新变法的艰难曲折
D、 维新变法以儒家思想为指导

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力,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

材料二:革命为唯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立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12月

材料三:曾几何时,已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此种妥协,实间接与帝国主义相调和。遂为革命第一次失败之根源。夫当时代表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者实为袁世凯,其所挟持之势力初非甚强。而革命党人乃不能胜之者,则为当时欲竭力避免国内战争之延长,且尚未能获一有组织、有纪律、能了解本身之职任与目的之政党故也,……夫袁世凯者,北洋军阀之首领,时与列强相勾结,一切反革命的专制阶级和武人官僚辈,皆依附之以求生存;而革命党人乃以政权让渡于彼,其致失败,又何待言?

——孙中山《中国国民党一大宣言》1924年1月

材料四: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为达此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

——孙中山《致苏俄遗书》1925年3月

请回答:

学习西方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题,一代又一代的有识之士前赴后继,探索追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强运动的领袖们并不是事前预料到各种需要而订一个建设计划,他们起初只知道国防近代化的必要。但是他们在这条路上前进一步以后,就发现必须再进一步;再进一步以后,又必须更进一步。其实必须走到尽头然后能生效。近代化的国防不但需要近代化的交通、教育、经济,并且需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国民,半新半旧是不中用的。换句话说,中国到了近代要图生存非全盘接受西洋文化不可。曾国藩诸人虽向近代化方面走了好几步,但是他们不彻底,仍不能救国救民族。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追本溯源,本志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数、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