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库

备考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专题 第32讲 稳态调节实例

日期: 2025-04-19 一轮复习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内的各种酶促反应需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B、 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C、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有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参与
D、 内环境稳态的调节由消化、呼吸、循环、泌尿四个系统共同完成
下列有关血糖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体血糖浓度维持相对稳定只是激素调节的结果
B、 中学生在午饭前,体内胰岛素分泌量会有所增加
C、 人体的肝细胞膜表面具有识别不同激素的多种受体
D、 糖尿病患者在饮食上要注意多吃含糖高的食物
下图是人体内环境稳态概念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图中①③分别代表组织液和内环境
B、 ②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时,不仅有③的作用,还需要多个器官、系统的协调配合
C、 内环境的温度可以通过影响②中酶的活性来发挥作用
D、 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内环境保持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理学家贝尔纳推测,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
B、 人体清除衰老细胞体现的是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C、 当内环境稳态失调时,细胞的代谢活动都会减弱
D、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K+ 和Cl
如图①~③是机体生理调节的三种方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三种方式中,②所示调节方式的调节速度最快
B、 ①可表示下丘脑细胞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C、 ②可表示神经细胞分泌神经递质
D、 ③可表示卵巢细胞分泌促性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如图所示,其中甲、乙代表结构,①~③代表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③的化学成分中均含有碘元素
B、 ②③含量过高均抑制①的分泌
C、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体内②的含量低下
D、 ③能促进骨骼成熟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
下列有关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体液调节的信号是化学物质,神经调节的信号就是神经冲动
B、 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C、 血液中较高浓度的CO2可以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
D、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互协调,其中神经调节占主导作用
下列有关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胰岛素是体内唯一能够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
B、 胰岛素不仅能够促使血糖分解,还能够抑制非糖物质转变成血糖
C、 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都能使血糖浓度升高
D、 胰高血糖素分泌过多是导致高血糖和糖尿病的主要原因
图为肝细胞膜运输葡萄糖分子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处于饥饿状态时,血液中的葡萄糖可来自于肝糖原的分解
B、 爬山过程中,葡萄糖可与肌细胞膜上载体结合进入细胞
C、 进餐后,葡萄糖进入肝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
D、 人造脂双层对水的渗透性远低于葡萄糖的通透性
当环境温度下降时,图中曲线①②③分别表示小白鼠体内耗氧量、酶活性、抗利尿激素的变化情况。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 小白鼠耗氧量增加,说明小白鼠是恒温动物
B、 小白鼠抗利尿激素减少,其尿量会增多
C、 小白鼠体内酶活性不变,其血糖含量也会稳定不变
D、 小白鼠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可以用曲线①表示
2019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可以经呼吸道等感染人体。某人感染该病毒后,一段时间内体温维持在38.5 ℃左右,表现出咳嗽(一种反射)、腹泻等症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患者体温维持38.5 ℃期间,该患者的产热速率和散热速率相等,且均大于正常人
B、 在进行治疗时可以给该患者输入一定量的葡萄糖盐水
C、 咳嗽反射发生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只能单向传导
D、 若该患者严重腹泻,会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从而引起皮肤内的渗透压感受器兴奋
人是恒温动物,在一定范围内能够随外界温度变化来调整自身的产热和散热,从而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假如正常个体处于 0℃的环境中,产热量为a1,散热量为b1;处于30℃的环境中,产热量为a2,散热量为b2。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冷觉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
B、 人处于寒冷环境中要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以维持体温稳定,因此a1>a2,b1<b2
C、 从 30℃进入 0℃的环境中,人体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
D、 从 30℃进入 0℃的环境中,皮肤会起鸡皮疙瘩,这属于非条件反射
水盐平衡对于维持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当膀胱充盈后,脊髓排尿中枢会产生尿意
B、 渗透压感受器和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均位于大脑皮层
C、 血浆渗透压升高,导致垂体合成更多的抗利尿激素
D、 水盐平衡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甲、乙、丙三人在一次社区健康日活动中检测出尿糖超标,为进一步弄清是否患糖尿病,依据规范又进行了血液检测。图1、图2所示为空腹及餐后测定的血糖及胰岛素浓度。糖尿病血糖浓度标准为:空腹≥7.0mmol/L,餐后2h≥11.1mmol/L。科学家在对血糖平衡的研究中发现,正常人支配胰岛细胞的交感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促进胰岛A细胞的分泌,却抑制胰岛B细胞的分泌。请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根据图1、图2分析,可初步判断甲和乙都是糖尿病患者,需要复查血糖
B、 结合图1、图2分析,乙出现上述检测结果的原因可能是自身抗体与胰岛素结合
C、 患者常因血糖浓度升高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大脑皮层产生渴感,表现为多饮
D、 正常人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对胰岛细胞的调节为神经——体液调节
下列不属于人体散热的是(    )
A、 骨骼肌不自主战栗
B、 皮肤血管扩张
C、 汗腺分泌汗液增加
D、 冲冷水澡
图为健康人餐后血糖变化曲线,其中a点时体内的激素分泌状况是(   )

A、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均减少
B、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均增加
C、 胰岛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D、 胰岛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给实验鼠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胰岛素,测得血糖的补充速率和消耗速率如右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随着曲线a的下降,非糖物质向葡萄糖转化的速率加快
B、 曲线b的上升是胰岛素作用于肝脏、肌肉等细胞的结果
C、 当胰岛素浓度为40uU/mL时,在较长时间内血糖浓度会维持相对稳定
D、 高浓度胰岛素条件下,下丘脑中控制胰岛A细胞分泌的神经中枢处于抑制状态

综合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