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高中语文试卷库

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语文10月联考试题

作者UID:15583165
日期: 2024-12-25
月考试卷
选择题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如果说圣徒、绅士、骑士、牛仔是西方文化人格的表征,那么中华文化人格则体现为“君子”。中国文化没有沦丧的最终原因,是君子未死,君子文化未溃。

何谓君子?据考,“君子”一词最早见于《尚书》,流行于西周。《说文解字》中“君,尊也。从尹,发号”,“君”本指奴隶社会中的国君,“子”是对男性的尊称。“君子”最初是对统治者的泛称,常常与被统治的百姓、民众相对立。后泛指有德行有修养的人,敦厚、儒雅、端庄、从容,具有道德隐喻性。君子的能指和所指皆增值,除却国君、诸侯、公卿大夫以及德才兼备的男子,还包括妻子对丈夫的爱称和品行高洁的女子等,品德成了君子的核心。藉此,君子的来源渠道更广泛,君子群体便日益壮大。从庙堂到民间,从贵族到平民,从精英到大众……君子的身份变迁昭示了君子文化的包容性。

周公制礼作乐,一方面通过一系列仪式规定,保持政治生活稳定有序的运行,另一方面通过仪容、言行、道德、知识、修养的陶冶浸染,塑造出一个支撑起整个社会骨架的君子集团。君子集团居高位,锦衣玉食,制订规约,拥有话语权,甚或是话语霸权。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天子权力式微,君子不再纯粹作为政治上的统治者,而以道德、修养的践行者被儒家所推崇,并赋予新的人文内涵,一举成为济世的高标。由此,君子集智慧与美德于一身,“新君子群体”产生。他们通过推广“六经”,强调仁爱精神,播下了人文思想的种子。

做一个君子,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终极目标和信仰。“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当然,君子毕竟是楷模、典范,不可能没有门槛,因此,君子文化对于君子的外在和内在都有质的规定。君子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都有标配。君子还应具有英雄气度。当然,对于君子的内在要求更为恢弘深远。修身养性是低配,齐家治国平天下才是终极目标。欲实现高标,主要依凭才学,不仅需要“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还得富有文人雅趣,懂得享受人生。当君子内外兼修,自然就剔除了权势阶层的倨傲,增加了温良恭俭让等人文内涵,从而成为一种美好的文化精神。

君子文化风行于数千年前,在当下这个信息化、商品化、全球化的时代,它也一直渗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比如佩玉,以及梅兰竹菊作为“四君子”时常成为中国文人的珍爱之物。“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不仅仅是一种符号化的仪式,并非附庸风雅,体现的往往是对“美好之质”的喜好和崇敬;即使不识字的农夫,大多明白“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君子动口不动手”等蕴含的道理,并身体力行。这是一种集体无意识,是中国文化的血脉之根。

一般认为,君子的对立面是小人,这其实是误解。事实上,成不了君子,不意味着就会成为小人。君子与小人之间还有中间地带。要求人人成为君子是不现实的,但是,要求人人不是小人,却是必须的。君子并非完美无瑕,完美无瑕是对君子人格的理想化追求。正因为君子非圣贤,有瑕疵,才更具有亲和力、普适性和感召力。君子可能是邻家大叔、挚友、同事,抑或,我们有时的所作所为亦是他人心目中的君子。优雅的气度、出众的能力、美好的德行、深沉的内涵,具备这些必要因素,你就是君子。

(摘编自《人民论坛》2019年05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邻  居

伊北

老黎搬进来的时候,我们都不知道。晚上下班回来,开了门,大家才发现进门过道里有人半蹲着在炒菜,弄得整个房间乌烟瘴气。炒菜的人看见住户们回来了,尴尬地笑了笑,嘴里咕咕哝哝地说了几句,大概是在跟大家打招呼。大家捂着鼻子过去了,他见没人理,便继续低头炒自己的菜。

在这个寸土寸金的大都市里,我们都是外来客,我们买不起房子,但又不想住得太偏远,便只能不断压缩自己的物理空间。在这所较高档小区的大房子里,足足住了十户人家。最大的一家占地面积十多平米,最小的一家则只有五六平米。我们秉持互不干扰的原则,小心翼翼地在这套房子里栖居。别看地方小,我们这所房子的住户最低学历也是大学本科,有工作的,有考研的,每个人心里怀着一种莫名的清高,朝自己的理想奋斗,我们太需要一个家。

可新近到来的老黎,却打破了我们原有的生活。从第一眼看到老黎,大家就感到他跟我们不是一路人。他头发油脏,衣着邋遢,他在公共走道里炒菜,电视声开得老大,他在水池边吸烟,他起得太早,而且每次都惊天动地;更糟的是,不久他爱聒噪的老婆也跟着住了进来。在这套房子里,没人理老黎,人们自觉地避开他,即使是狭路相逢,大多数人也会选择低眉——装着没看见,各自走过。大都市特有的冷漠,每天都在我们这里上演。

老黎心里似乎也明白,在这里,没人看得起他,他只是一个批发毛巾的,虽然有时候,他竭力想同周围的邻居说一两句话——我们能感受到他的热情,可似乎谁也不肯给他这个机会。我们早出晚归的生活习惯,也导致大家跟老黎实在搭不上,直到七号搬了进来。七号特指在七号房住的人。没人知道这对情侣从哪里来,从种种蛛丝马迹看,那女的大概是大专毕业,但同时又是失业状态(因为她总待在房子里);男的大学毕业后找了份工作,过着紧张的早出晚归的生活。谁也没想到,白天大段空余的时光,竟然促成了七号女主人和与她相差不下二十岁的老黎的友谊。在洗菜池,他们总是长时间地聊着,他们讨论做菜的方法、讨论北京的天气、讨论各自家乡的特色,似乎有说不完的话题。发展到后来,他们甚至开始拼桌子吃饭,俨然一家人。

七号女主人怀孕了,出于对母子健康的考虑,他们决定搬到更好的地方去。七号搬家了,这在这座城市里,本是件再寻常不过的事,可老黎却为这件事忙得不亦乐乎,又是帮他们找车,又是帮他们抬家具,依依不舍地送走了这对年轻的夫妇。七号走了,老黎又回到了原来的生活状态中,他每天用意志抵抗着来自其他邻居的冷漠,时时刻刻,我们似乎都在提醒他,他跟我们不是一类人,他永远别想走进我们的社交圈。老黎是寂寞了。究竟谁可以满不在乎地活在这个世界上?总之,老黎是不行,他是标准的中国人,他似乎还不习惯孤独的生活。

一天早晨,我打开门,准备走出去,转头间,看见老黎正抱着一个笨重的大箱子朝门外走,我连忙把门拉得很开,让老黎先行。老黎缓慢而吃力地从我身边走过,偏过头,脸上有一种尴尬的笑——像刚来的时候那样——随即说了声,谢谢啊。从他的眼睛里,我看到了一种渴望。即便只是一个举手之劳,他都感谢万分,他太需要别人的接纳。我连忙说,没什么没什么,赶紧躲开了老黎的眼睛,到底没与他有更多的交流。在人情淡薄的都市里,我似乎已经习惯了点到为止,习惯了自保,习惯了戴起面具过日子。一年后,老黎搬离了这儿,我再也没见到过他。后来听人说,老黎现在住在大杂院里。“那里才最适合他”,这是邻居们对于老黎的评判。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太仓公者,齐太仓令, 临菑人也,姓淳于氏,名意。意少时,喜医药,医药方试之多不验者。至高后八年,得见师临菑元里公乘阳庆。庆年七十余,意得见事之。谓意曰:“尽去而方书,非是也。庆有古先道遗传黄帝、扁鹊之脉书,五色诊病, 知人生死,决嫌疑,定可治,及药论书,甚精。我家给富,心爱公,欲尽以我禁方书悉教公。”意即曰:“幸甚,非意之所敢望也。”意即避席再拜谒,受其脉书上下经、五色诊、奇咳术,揆度阴阳外变、药论、石神,受读解验之,可一年所。明岁即验之,有验,然尚未精也。要事之三年所,即尝已为人治,诊病决死生,有验,精良。

齐中御府长信病,意入诊其脉,告曰:“热病气也。然暑汗,脉少衰,不死。”曰:“此病得之,浴流水而寒甚,已则热。”信曰:“然往冬时为王使于楚至莒县阳周水而莒桥梁颇坏信则车辕未欲渡也马惊即堕信身入水中几死, 吏即来救信,出之水中,衣尽濡,有闲而身寒,已热如火,至今不可以见寒。”意即为之液汤火齐逐热,一饮汗尽,再饮热去,三饮病已。

齐王黄姬兄黄长卿家有酒召客,召意。诸客坐,未上食。意望见王后弟宋建,告曰:“君有疾,往四五日,君要胁痛不可俛仰,不亟治,病即入濡肾。及其未舍五脏,急治之。病方今客肾濡,此所谓‘肾痹’也。”宋建曰:“然,建故有要脊痛。往四五日,天雨,黄氏诸倩见建家方石,即弄之,建亦欲效之,效之不能起,即复置之。暮,要脊痛,至今不愈。”建病得之好持重,所以知建病者,意见其色,太阳色干,肾部上及界要以下者枯四分所,故以往四五日知其发也。意即为柔汤使服之,十八日所而病愈。

意曰:治病,必先切其脉,乃治之。败逆者不可治,其顺者乃治之。心不精脉,所期死生视可治,时时失之

(选自《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有删节)

诗歌鉴赏
情景默写
语言表达
材料作文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