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物理试卷库

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期中联考试卷

日期: 2025-04-02 期中考试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下列有关物理学史、物理概念、物理原理等说法正确的是(   )
A、 中国宋代科学家沈括在公元1086年写的《梦溪笔谈》中最早记载了“方家(术士)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说明在地磁场的作用下小磁针静止时指南的磁极叫北极,指北的磁极叫南极
B、 把试探电荷放入静电场,如果不受电场力说明该处电场强度一定为零,而把一小段通电导线放入磁场以后如果不受磁场力的作用,则该处的磁感应强度不一定为零
C、 电阻率是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物理量,仅与材料种类有关,与温度、压力和磁场等外界因素无关
D、 1932年,美国物理学家劳伦兹发明了回旋加速器,能在实验室中产生大量的高能粒子,其高能粒子的最大动能仅取决于加速电压与加速次数
据新闻报道:2020年5月16日,广西玉林一在建工地发生了一起事故,一施工电梯突然失控从高处坠落,此次电梯坠落事故导致了一些人员伤亡。为了防止类似意外发生,某课外研究性学习小组积极投入到如何防止电梯坠落的设计研究中,所设计的防止电梯坠落的应急安全装置如图所示,在电梯轿厢上安装上永久磁铁,电梯的井壁上铺设线圈,该学习小组认为能在电梯突然坠落时减小对人员的伤害。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小组设计原理有问题,当电梯突然坠落时,该装置不可能起到阻碍电梯下落的作用
B、 当电梯突然坠落时,该安全装置可使电梯停在空中
C、 当电梯坠落至永久磁铁在图示位置时,闭合线圈A、B中电流方向相反
D、 当电梯坠落至永久磁铁在图示位置时,已经穿过A闭合线圈,所以线圈A不会阻碍电梯下落,只有闭合线圈B阻碍电梯下落
如图所示电路中,平行金属板中带电质点P处于静止状态,所有电流表和电压表均可视为理想电表,当滑动变阻器R4的滑片向b端移动时,则(   )

A、 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的示数变小
B、 此过程中电压表V1示数的变化量ΔU1和电流表A1示数的变化量ΔI1的比值的绝对值变小
C、 平行金属板之间原静止的质点P将向下运动
D、 R3上消耗的功率逐渐增大
某学习小组在探究闭合电路的电源的输出功率随电流变化时,得到如图所示电源输出功率随电流变化的关系图像,图像为开口向下抛物线的一部分,通过图像可以判断(   )

A、 电源的内阻消耗的最大功率为9 W
B、 输出功率最大时,外电路的总电阻为4 Ω
C、 电源的效率最大为50%
D、 电源的电动势为12 V

多选题

实验题

某物理课外兴趣小组在研究测定某导电溶液的电阻率课题中,提出测导电溶液电阻率的主要困难在于它不像金属丝一样有固定形状,继而讨论解决的办法。学生一致认为把导电溶液装入直玻璃管,使之成为液体柱,即可解决问题。如图甲所示,把导电溶液装进内径均匀的长直圆柱形玻璃管(玻璃管的管壁很薄,此外径可认为等于圆柱形导电溶液的直径),玻璃管侧壁连接一细管,细管上加有阀门K以控制管内导电溶液的水量,玻璃管两端接有导电活塞(活塞电阻可忽略),右活塞固定,左活塞可自由移动。实验器材还有:电源(电动势约为3 V,内阻可忽略),电压表V1(量程为3 V,内阻很大),电压表V2(量程为3 V,内阻很大),定值电阻R1(阻值12kΩ),定值电阻R2(阻值8 kΩ),电阻箱R(最大阻值9999 Ω),单刀双掷开关S,导线若干,游标卡尺,刻度尺。

   

实验步骤如下:

A.用螺旋测微器尺测圆柱形玻璃管的直径d和用游标卡尺测玻璃管总的长度L0

B.向玻璃管内注满导电溶液,并用刻度尺测量导电溶液长度L;

C.把S拨到1位置,记录电压表V1示数;

D.把S拨到2位置,调整电阻箱阻值,使电压表V2示数与电压表V1示数相同,记录电阻箱的阻值R;

E.改变玻璃管内导电溶液的长度,重复实验步骤C、D,记录每一次导电溶液的长度L和电阻箱阻值R;

F.断开S,整理好器材.

解答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