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库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复习专题:23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日期: 2025-04-01 复习试卷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大生纱厂的创办者是(    )
A、 卢作孚
B、 张謇
C、 侯德榜
D、 荣氏兄弟
观察下面《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变化表》,分析中国民族工业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拥有厂家

拥有资本

工人人数

1913年

689家

33亿

27万多

1920年

1795家

50亿

55万多

A、 清政府鼓励民族工业发展
B、 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大量外国资本
C、 民族工业打败了外国资本
D、 列强忙于战争,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
孙中山指出:“能开发其生产力则富,不能开发其生产力则贫。从前为清政府所制,欲开发而不能,今日共和告成,措施自由,产业勃兴,盖可预见。”以上论述(   )
A、 肯定实业救国思想的积极意义
B、 批评实业救国存在的不足之处
C、 强调共和是实业救国的前提
D、 探讨思想解放与社会变革的关系
状元实业家张謇历经艰辛创办了大生纱厂。该厂的创办体现的社会思潮是( )
A、 实业救国
B、 变法图强
C、 民主共和
D、 和平建国
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短暂的春天”是在(    )
A、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B、 甲午中日战争后
C、 辛亥革命后
D、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清朝末年,民族资本家为了逃避政府苛税和官吏的勒索,或将企业设在租界里,或“假托洋商之名”,或“船头悬着英国国旗,船尾悬着中国龙旗”。这反映了(    )
A、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春天的到来
B、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全面萎缩
C、 封建主义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阻力
D、 西方列强支持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风俗的变迁与社会政治革新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下列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变化的是( )
A、 鞠躬礼兴,跪拜礼灭
B、 剪发兴,辫子灭
C、 “先生”兴,“大人”灭
D、 小脚一双三寸莲,作揖跪拜大人前
清朝末年,民族资本家为了逃避政府苛税和官吏的勒索,或将企业设在租界里,或“假托洋商之名”,或“船头悬着英国国旗,船尾悬着中国龙旗”。这反映了( )
A、 西方列强支持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全面萎缩
C、 封建主义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阻力
D、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春天的到来
辛亥革命后称谓上以“先生”“君”取代“大人”“老爷”,这表明辛亥革命后(    )
A、 摒弃崇洋逐新观念
B、 社会习俗有了新变化
C、 封建制度已经结束
D、 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下图是民国时期的海报,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代社会风俗的新变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人们的生活已经完全西化
B、 大部分国人采用西方生活方式
C、 国人固守自己的传统社会习俗
D、 中西文化习俗共存共容
阅读下面的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变化统计表。中国民族工业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拥有厂家

拥有资本

工人人数

1913

689家

33亿

27万多

1920

1795家

50亿

55万多

A、 清政府鼓励民族工业的发展
B、 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 民族工业打败了列强在华企业
D、 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大量外国资本
民国初年,北大教授辜鸿铭是个“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官在北洋、妻是东洋”的奇人。他的人生经历反映了(    )
A、 新式学堂注重培养人才
B、 中外通婚成为社会时尚
C、 清朝政府重用留学人员
D、 近代中国社会逐渐开放
下图展示了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图中中国民族工业获得迅速发展出现“短暂的春天”的原因不包括( )

A、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B、 外国人在华创办工厂,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C、 辛亥革命的冲击
D、 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侵略
1914-1919年间,我国面粉业等轻工业增长十分迅速,其主要原因是(    )
A、 北洋军阀的分裂
B、 中国民族资本实力雄厚
C、 日本给北京政府贷款
D、 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材料分析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