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库

浙江省精诚联盟22021届高三上学期生物12月联考试卷

日期: 2025-03-31 月考试卷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下列关于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病是单基因遗传病,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B、 该病的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C、 在双亲之一为患者的后代中的发病率最高可达1/2
D、 该病的发病风险在青春期会增加
下列关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球升温的主要原因是 CO2分子使地球的热逸散增加
B、 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物种多样性
C、 化石燃料的燃烧使CO2的全球平衡受到严重干扰
D、 水土流失的冲击物、化学肥料均不属于水体污染物
下列关于HIV和艾滋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体内HIV的扩增时,HIV的RNA进行了复制
B、 往艾滋病患者体内分别多次注射HIV疫苗,可用来医治艾滋病
C、 HIV进入人体后,体内参与免疫的有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D、 艾滋病可通过母婴传播,属于遗传病,可通过剖腹产有效降低婴儿患病率
某二倍体生物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了图甲、乙2种类型的变异。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乙中都含有4条染色体
B、 图甲的变异类型发生在前期I,在光学显微镜下一定可见
C、 图乙所示的变异类型可能会产生新的基因型的后代
D、 图甲、乙互换的片段上都具有相同的基因座位
膜蛋白是一类结构独特的蛋白质。下列关于膜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通道蛋白和载体蛋白作为转运蛋白,转运的一定是不同的物质
B、 异体器官移植的免疫排斥反应与质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C、 电镜下观察质膜看到的两条线是膜蛋白
D、 质膜具有选择透性是由膜蛋白的功能决定的
下列关于人体或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成熟红细胞是由淋巴干细胞分化而来的
B、 成熟红细胞中特定基因的表达使其凋亡
C、 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中具有血红蛋白基因
D、 成熟红细胞可通过分裂产生新的红细胞
下列关于人体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凡是糖类都是能源物质
B、 生物体内大多数无机盐的存在形式,与Fe2+在血红蛋白中的存在形式相同
C、 因为血液中胆固醇过多可能引发心血管疾病,所以胆固醇对人体有害
D、 Ca2+与肌肉的兴奋性有关,血液中Ca2+含量过低,则会发生抽搐
下列关于生物的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变形虫放在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形态会发生明显变化
B、 蛋白酶能催化胰岛素、抗体、消化酶等物质分解,不能体现酶的专一性
C、 叶肉细胞中形成ATP的场所有细胞溶胶、线粒体、叶绿体
D、 在需氧呼吸过程中,氧的作用是与葡萄糖中的碳结合生成CO2
下列关于变异与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无论是自然选择还是人工选择作用,都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B、 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交叉互换,导致新的配子类型出现,这种变异属于基因重组
C、 自然选择作用于对个体存活和繁殖有影响的变异性状,获得的性状都可以通过遗传进行积累
D、 某豌豆种群中,亲代AA、aa各占40%、20%,则自然条件下,F1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30%
下列化学试剂在实验中具有相同作用的是(   )
A、 酒精在“微生物培养”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中的作用
B、 盐酸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微生物培养基配制”中的作用
C、 蔗糖在“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和“植物组织培养”中的作用
D、 鸡肝匀浆在“酶的催化效率”和“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中的作用
下列关于《生物技术实践》中的实验操作处理,正确的是(   )
A、 为获得无菌的某植物原生质体,需要使用过滤灭菌处理的混合酶
B、 若需在超净台操作,从接种前30分钟开始至接种结束,紫外灯和过滤风必须始终开着
C、 制作酵母悬液和用果汁制果酒时,都需要加入适量的蔗糖,其作用相同
D、 α-淀粉酶固定化之后及淀粉水解作用的检测之后,用蒸馏水洗涤固定化酶柱的目的相同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态系统的结构是指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B、 生态金字塔是指各营养级之间的某种数量关系,只有能量金字塔不会出现倒金字塔
C、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指各种化合物在生物群落和大气之间的往复循环,如碳循环中的二氧化碳
D、 通过兔子的粪便流入分解者体内的能量属于兔子通过同化作用获得的能量的一部分
研究发现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的小鼠长期摄入甲状腺激素后,体内T淋巴细胞的数量会显著增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小鼠对内环境的稳态起调控作用的系统是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
B、 甲状腺激素可能作用于胸腺从而影响小鼠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C、 小鼠长期摄入甲状腺激素的方法可以是注射或口服甲状腺激素溶液
D、 小鼠体内每一个在胸腺分化成熟的 T淋巴细胞,只带有一种相应的抗原-MHC复合体的受体
如图是提取和分离紫藤叶片中的色素过程的简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2、4试管中都能进行光反应
B、 这种获得色素的方法为纸层析法
C、 给予适宜的条件,在3试管中能进行碳反应
D、 紫藤叶片中光合色素存在于紫藤细胞中的类囊体膜和液泡中
当人的皮肤破损后,受伤的部位出现疼痛、发红、肿胀、发热的现象,是由于受损伤的细胞释放多肽类的物质引起的。下列对此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多肽类物质引发神经冲动,使人产生痛觉,此现象为反射
B、 多肽类物质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血浆则渗入组织间隙而形成水肿
C、 多肽类物质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局部体温升高,此调节方式为激素调节
D、 炎症发生时,白细胞吞噬侵入病原微生物的作用会减弱
将分裂旺盛的动物细胞阻断在G1/S期交界处,更换培养液使其恢复分裂能力,从而可以使所有细胞的分裂同步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用DNA合成抑制剂进行两次适当时间的处理,可将所有细胞阻断在G1/S期交界处
B、 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处理,不影响S期细胞进入G2
C、 中心体的复制在G2时期,所以G2期细胞中已有两对中心体
D、 降低胎牛血清含量和使用秋水仙素均可使分裂阻断在G1/S交界处
下列有关植物体细胞杂交与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的比较,正确的是(   )
A、 两者最终都可以获得杂种个体
B、 前者利用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后者利用了动物细胞的全能性
C、 均可用电刺激、灭活的病毒诱导细胞融合,需要进行筛选获得杂交细胞
D、 前者需经植物组织培养获得植株,后者是获得一种特异性蛋白质
32P标记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并使其进行细胞分裂,使其连续分裂两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第一次有丝分裂的中期,所有的染色单体都含有32P
B、 在第二次有丝分裂的后期,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数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数分别是40、20
C、 连续分裂两次结束后,每个细胞中32P标记的染色体数为0或20
D、 若用荧光标记的特异DNA片段为探针,与染色体上相应的DNA片段结合,一个细胞内最多会出现4个荧光点(如图)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喷洒适应浓度的2,4-D可提高开花期传粉不充分的油菜产量
B、 幼苗的根细胞分裂素含量较高,不含乙烯
C、 生长素对根的生长作用是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对茎的生长不存在该作用特点
D、 赤霉素与脱落酸对于种子萌发可形成对抗作用,乙烯具有对抗生长素的作用
将等量的A、B两品种的马铃薯块茎(厌氧呼吸产物为乳酸)和等量的长势相同的C、D两品种的大豆幼苗分别置于四个相同的密闭透明广口瓶内,在光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璃罩内的O2含量,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在0-t1期间,瓶内的CO2有少量增加,则主要原因可能是马铃薯的厌氧呼吸引起
B、 在t1-t2期间,马铃薯块茎释放C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逐渐增加达到最大再逐渐减少
C、 在0-t3期间,影响光合强度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植株释放O2速率逐渐增强
D、 在t3-t4期间,D植株与光合作用有关酶的活性高于C植株,时植株呼吸速率等于光合速率
如图是有关真核细胞中某DNA片段和tRNA的图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某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能识别图一中的碱基序列,并在切割后形成一个粘性末端
B、 图二中的m表示氨基酸,该tRNA是由相应的基因转录而来
C、 用PCR扩增技术扩增含有图一片段的DNA时,需加入DNA聚合酶使③断开
D、 将图一DNA分子在含14N原料的条件下复制两次,子代DNA中不含有15N的DNA占3/4
下图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是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也可以用肺炎双球菌代替大肠杆菌
B、 ③后进行放射性检测,悬浮液中有少量放射性属于操作失误
C、 分别用35S标记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是把DNA和蛋白质分开研究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D、 如图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的合成与人体细胞中蛋白质合成过程遵循的中心法则不完全相同
下列对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集群分布不利于个体之间的基因交流,降低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B、 种群是生物进化与繁殖的基本单位,种群内出现个体的变异是一种普遍现象
C、 一棵树上不同高度的喜鹊巢,能反映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
D、 一种当地从未分布的新杂草出现在某农田生态系统中,排挤了原有的杂草而成为主要的杂草种类,该过程属于群落演替
下图为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乙遗传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已知Ⅲ-4是甲病基因携带者,但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人群中甲病发病的概率是1/100。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家族甲、乙两种病的致病基因分别来自于I-1和I-2
B、 II-2与IV-1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3
C、 IV-1与一正常的男性婚配,所生子女患甲病的概率为3/110
D、 若Ⅲ-3和Ⅲ-4再生一个男孩,则患病的概率是5/12

综合题

实验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