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库

广东省2020-2021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

日期: 2025-04-20 期末考试 来源:出卷网

积累与运用

下列词语中,每对加下划线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本/扣  桑/孜不倦
B、骗/游 伤/空楼阁
C、 坍/糟  玄/面面相觑
D、停/和  反/不人事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糟蹋  鸠占雀巢  斟酌  言不及义
B、 鄙夷  矫揉造作  气慨  漠不关心
C、 赃物  振耳欲聋  萧索  大相径庭
D、 秘诀  挑拨离间  记载  锐不可当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传统节日是重大而特殊的民族文化遗产,其文化内涵和相关习俗不应该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
B、 在本周的名著阅读交流会上,小王同学旁征博引、断章取义、妙语连珠,赢得全场同学的一致好评。
C、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工匠精神”包括严谨、细致、专注、负责的态度和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理念。
D、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国人要读经典,从古典诗词和名著中汲取养分,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网民爱国热情高涨,网上“和国旗同框”“向祖国表白”等相关话题阅读量已突破10亿左右。
B、 为了加大整本书阅读的宣传力度,学校采取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营造了浓郁的读书氛围。
C、 书法属于我国传统文化,近年来在有关部门的大力倡导下,我区中小学的书法教育蓬勃发展。
D、 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有信心、有能力实现和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奋斗目标。

阅读与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阅读说明文《“低头族”,你错过了什么》,完成小题。

“低头族”,你错过了什么

       ①好莱坞动画大片《机器人总动员》中,描述了公元2700年时人们的生活:那时的人类文明高度发达,但由于过度依赖智能设备,人们都变成四体不勤的大胖子,每时每刻面对的只有一个支在他们眼前的电脑屏幕。除了和屏幕对话,他们不懂得如何与其他人交流,甚至离开屏幕就几乎无法生存……他们就是传说中的“低头族”。

       ②事实上,世界各地智能手机普及之处,地铁里、公交车上、工作会议上、课堂上、餐桌上、排队时,甚至驾车时,总有很多人低着头,手里拿着手机或是平板电脑,手指在触摸屏上来回滑动,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发亮的方寸屏幕上,对身边的世界漠不关心。

       ③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77%的人每天开机12小时以上,33.55%的人24小时开机,65%的人表示“如果手机不在身边会有些焦虑”,超过九成的人离不开手机。智能手机带来的负面作用,现在已经开始显现了。

       ④发表在《验光和视觉科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指出,人们通过手机阅读文本信息或上网时,眼晴会比手里拿着一本书或一张报纸离得更近,这意味着,眼睛聚焦手机图文更费劲,更容易导致头痛和双眼疲劳等问题。

       ⑤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会导致眼部结膜血管充血,甚至出现刺痛、流泪、畏光等症状。而长期低头看手机还会引起颈椎问题,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低头就可引起颈部的疲劳,时间长久会引起椎间盘退型性病变、骨质增生,进而压迫血管和神经。此外,长期玩手机还会引起失眠、听力下降、手指肌腱炎等健康问题。

       ⑥因专注于手机而引发的各类事故早已不是新闻。研究表明,走路玩手机导致人们左右看的几率减少了20%,遭遇交通事故的几率增加了43%.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一项统计显示,因专注于手机而导致的伤害事件近年来明显上升。2007年有600名行人因看手机而受伤, 2010年这个数字增加到1500人,研究学者警告说:如果这一趋势继续发展的话,类似的伤害事件将在未来5年增长一倍。

       ⑦埋头于网络世界,带来的不仅是对身体的伤害,还有对人们精神世界的影响。2012年10月,青岛市民张先生与弟弟妹妹相约去爷爷家吃晚饭。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说说话,但面前的孩子一个个拿着手机玩,老人受到冷落后,一怒之下摔了盘子离席。

       ⑧有媒体评论称:老人摔盘离席是现代社会生活的一个典型切片,手机引发的各种情感危机,在社会的各个角落里不断重复上演。沉醉于手机的虚拟空间,消解了社会伦理,致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隔阂。“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网上广为流传的这句话,反映了人们对人际交往中手机这个角色的复杂心态。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熬冬(江岸)

    ①冬天,北风呼啸,人迹渐无,万物萧条。

    ②在冬季漫长的一天里,陈彩凤奶奶除了做两顿饭,吃两顿饭之外,就是把一窝鸡放出来,给它们喂食。她一共饲养了八只鸡。每天早晨,她在院子里撒一把稻谷,八只鸡瞬间将稻谷抢食一空,然后到野外觅食。天煞黑的光景,她在院子里撒一把稻谷,咕咕咕地唤鸡回来,看着鸡把稻谷吃光了,又撒一把稻谷。顶多撒三把稻谷。最后看着八只鸡走入鸡笼,她才觉得这一天日子过得圆满。

    ③大雪应该是在半夜时分开始下的,早晨起来的时候,陈彩凤奶奶打开大门,站在自家廊檐上,此时黄泥湾淹没在漫天飞舞的白雪之中,都分不清哪是房子哪是树了。从早到晚,她开门观望了好几次,大雪都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她怕滑倒,便一天也没出门。

    ④这样的天气,即便把鸡放出来,它们也无法去野外觅食,只能龟缩在廊檐上,还会在地上屙一堆堆鸡屎。陈彩凤奶奶懒得放它们出来。快到晌午的时候,鸡群在鸡笼里乱扑腾,一只只脑袋都贴在竹编的鸡笼门上,尖嘴从门缝里露出来。显然,它们已经饿坏了。她只好把它们放出来,在廊檐上多撒了几把稻谷。

    ⑤傍晚,陈彩凤奶奶又在廊檐上撒了几把稻谷。几只鸡应该都吃饱了,鱼贯进入鸡笼。陈彩凤奶奶堵了鸡笼的门,却发现廊檐上还有一只鸡在啄食。她咕咕唤了两声,那只鸡非但没有向她走来,反而怯生生地往后退,退几步之后,又笨拙地跳下廊檐,跳到白雪皑皑的院子里。在白花花的积雪反衬下,院子里亮光光的,她看清楚了,这是一只麻褐色的鸟儿,比她的鸡小了许多。

    ⑥这个小可怜,恐怕是大雪封山,无处觅食,饿极了,才落到院子里偷食吃。陈彩凤奶奶蹑手蹑脚地进了家,轻轻关上门。她从门缝里往外看,那只鸟儿又飞到廊檐上,寻觅吃的。鸡群几乎把地上的稻谷吃光了,鸟儿好不容易才从地缝里啄食一粒两粒被鸡们遗落的稻谷。她看了一会儿,急忙从谷仓里抓了一把稻谷,轻轻拉开门,将稻谷撒在鸟儿面前。鸟儿吓得慌忙飞到了院子里。过了片刻,它又飞到廊檐上,快速地啄食起来。为了不惊动鸟儿,陈彩凤奶奶轻轻地关上了门。

    ⑦第二天晌午,大地白茫茫一片,雪停了,天气却变得分外寒冷。陈彩凤奶奶出来喂鸡,一阵寒气袭来,不禁哆嗦一下,又哆嗦一下。她扬手撒了一把稻谷,鸡们一下子朝稻谷撒落的地方扑去。她突然发现鸡群里多了一只黑褐色的鸟儿,有点像昨天的那只。再细看,这下她彻底看清楚了,这是一只斑鸠。斑鸠的毛羽稀拉拉的,有些潮湿凌乱,一幅落魄模样。它挤在鸡群中间,依然怯生生的,躲在鸡的身旁,不时啄上一口,不时四下张望两眼。

    ⑧显然,这是一只苍老的斑鸠,一只在野外无法觅得足够食物的老斑鸠。这天晌午,陈彩凤奶奶比平时多撒了好几把稻谷。鸡们都吃饱了四散走开,只有老斑鸠还在啄食。这会儿,它不再那么矜持了,啄食的速度明显加快。

    ⑨从此以后,每天早晨,每天傍晚,这只老斑鸠总会适时出现在廊檐上,和鸡群一起进食,鸡啄食完,它也啄食完毕,和鸡们一样,四散开去。陈彩凤奶奶怀疑它没有飞远,可能就躲在她家旁边的山坡上,守望着她的小院。否则,它怎么可能那么准时地不请自到呢?有一次,它不知怎么来晚了,陈彩凤奶奶隐隐约约有些失落。等它出现的时候,鸡群已经把地上的稻谷吃光了。陈彩凤奶奶赶紧又撒了一把稻谷。这一次,它没有惊慌地逃走,而是和一只喂了很久的鸡一样镇定地站立着,开始进食。

    ⑩每天除了给自己做两顿饭,给鸡喂食之外,陈彩凤奶奶又多了一件事情,就是给这只老斑鸠喂食。

    ⑪转眼,要过年了。儿子开车回村里来接她,要把她接到竹园镇和他们一起过年。陈彩凤奶奶捡了一箩筐的鸡蛋,让儿子带给孙子孙女吃,她自己却不愿意离开村子。

    ⑫儿子:“娘,平时您说在镇上住不惯,一天到晚没事干,只坐着等开饭,要留在村子里,为那几只鸡忙活,我依您了。过年您再不去镇上和我们一起,自己一个人怎么过呢?”

    ⑬陈彩凤奶奶说:“我走了,没人给它喂食,这么冷的天,它需要我。”

    ⑭“还像去年一样,我把鸡也逮走,一起运到镇上去,您就放心吧。”

    ⑮“我说的不是鸡。它像我一样,七老八十了,老了,不中用了。我一走,怕它熬不过这个冬天。我哪里也不去,我得陪着它把冬天熬过去。”陈彩凤奶奶说着,看着外边寒冽的天空,叹息了一声。

    ⑯这一声叹息,让儿子实在琢磨不透。儿子追问:“娘,您说吧,到底是啥?咱们带它一起走。这总该可以了吧?”

    ⑰“斑鸠,一只老斑鸠,你带不走它,我也撇不下它。别管我了,你走吧,你们自己好好过年吧。有它陪我过年,我觉得挺好的。”

    ⑱儿子看着娘坚定的神情,半天无语,不知该怎么劝慰娘。和一只老斑鸠一起过年,娘真是越老越糊涂了。

    ⑲儿子离开了,陈彩凤奶奶打开门,看到那只老斑鸠在廊檐踱着步,似在等她,霎时愣住了,一瞬间又笑了。

(选自《天池》2017年第9期,有改动)

写作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