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库

备考2021年高考生物优质试题汇编专题04 细胞的代谢2--细胞呼吸

日期: 2025-04-01 二轮复习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下列关于细胞的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的厌氧呼吸产生的ATP比需氧呼吸的多
B、 细胞的厌氧呼吸在细胞溶胶和线粒体嵴上进行
C、 细胞的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过程中都会产生丙酮酸
D、 若适当提高苹果果实贮藏环境中的O2浓度会增加酒精的生成量
癌细胞即使在氧气供应充足的条件下也主要依赖无氧呼吸产生ATP,这种现象称为“瓦堡效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瓦堡效应”导致癌细胞需要大量吸收葡萄糖
B、 癌细胞中丙酮酸转化为乳酸的过程会生成少量ATP
C、 癌细胞呼吸作用过程中丙酮酸主要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利用
D、 消耗等量的葡萄糖,癌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NADH比正常细胞少
生物学实验常呈现“五颜六色”的变化。下列实验中溶液颜色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新鲜的梨汁中加入斐林试剂,混匀后在加热条件下由无色变成砖红色
B、 在厌氧发酵的果汁中加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混匀后由蓝色变成灰绿色
C、 在DNA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到,混匀后在沸水浴条件下逐渐变成蓝色
D、 在氨基酸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混匀后逐渐变成紫色
种子贮藏中需要控制呼吸作用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若作物种子呼吸作用所利用的物质是淀粉分解产生的葡萄糖,下列关于种子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产生的CO2与乙醇的分子数相等,则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
B、 若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则吸收O2的分子数与释放CO2的相等
C、 若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且产物是乳酸,则无O2吸收也无CO2释放
D、 若细胞同时进行有氧和无氧呼吸,则吸收O2的分子数比释放CO2的多
在“乙醇发酵实验”活动中,以酵母菌和葡萄糖为材料,用澄清石灰水检测CO2 , 装置简图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溶液为澄清石灰水,乙溶液为酵母菌和葡萄糖混合液
B、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会产生CO2
C、 若向混合液中通入空气,酵母菌的乙醇发酵速率会减慢
D、 若水浴温度过高使乙醇的生成速率下降,其原因是乳酸脱氢酶活性下降
下列与细胞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噬菌体不含有膜包被的细胞核,因此属于原核细胞
B、 人肝细胞分裂期的持续时间大于分裂间期的持续时间
C、 植物叶肉细胞在缺氧条件下可通过无氧呼吸产生ATP
D、 心肌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其细胞膜不具有流动性
若将n粒玉米种子置于黑暗中使其萌发,得到n株黄化苗。那么,与萌发前的这n粒干种子相比,这些黄化苗的有机物总量和呼吸强度表现为(   )
A、 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增强
B、 有机物总量增加,呼吸强度增强
C、 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减弱
D、 有机物总量增加,呼吸强度减弱
马铃薯块茎储藏不当会出现酸味,这种现象与马铃薯块茎细胞的无氧呼吸有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和葡萄糖
B、 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是由丙酮酸转化而来
C、 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的过程不能生成ATP
D、 马铃薯块茎储藏库中氧气浓度的升高会增加酸味的产生
为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在连通CO2和O2传感器的100mL锥形瓶中,加入40 mL活化酵母菌和60 mL葡萄糖培养液,密封后在最适温度下培养。培养液中O2和CO2相对含量变化见下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t1→t2 , 酵母菌的有氧呼吸速率不断下降
B、 t3时,培养液中葡萄糖的消耗速率比t1时快
C、 若降低10 ℃培养,O2相对含量达到稳定所需时间会缩短
D、 实验后的培养液滤液加入适量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后变成灰绿色
下列关于生物体中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植物在黑暗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
B、 食物链上传递的能量有一部分通过细胞呼吸散失
C、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分别是葡萄糖和乳酸
D、 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可以合成ATP
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分生组织细胞的呼吸速率通常比成熟组织细胞的小
B、 若细胞既不吸收O2也不放出CO2 , 说明细胞已停止无氧呼吸
C、 适当降低氧浓度可降低果实的有氧呼吸进而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D、 利用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时,吸收O2与释放CO2的摩尔数不同
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厌氧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厌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大多数用于合成ATP
B、 厌氧呼吸第一阶段是糖酵解产生丙酮酸和CO2
C、 成熟苹果的果肉细胞缺氧时主要进行乳酸发酵
D、 人体骨骼肌细胞产生的乳酸可运至肝细胞再生成葡萄糖
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叙述错误的是(   )
A、 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不都分布在线粒体中
B、 选用透气的纱布包扎伤口,以利于伤口处细胞进行有氧呼吸
C、 酵母菌无氧呼吸分解有机物释放的大部分能量转化为热能
D、 剧烈运动时,人体肌肉细胞产生的CO2量等于消耗的O2
将花生种子清水浸泡种植,胚细胞发生了一系列生理变化(如细胞分裂),对该过程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 自由水含量增加,有机物和酶的种类都有所变化
B、 胚细胞主要通过渗透作用吸水
C、 CO2释放量与O2的吸收量相等,种子一定只进行有氧呼吸
D、 显微镜下观察胚细胞,大部分细胞中出现染色体状态
下列实验方法或处理中,能达到实验预期目的的是(   )
A、 利用光学显微镜可观察到类囊体堆叠形成的基粒
B、 利用双缩脲试剂可定性检测氨基酸的相对含量
C、 利用橙色重铬酸钾溶液可在酸性条件下检测酒精
D、 利用低温可诱导洋葱叶肉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下列实验中,需使用光学显微镜完成的是(   )
A、 探究植物组织中是否存在还原糖
B、 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
C、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
D、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如图为以葡萄糖为底物的需氧呼吸的部分物质变化如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转变成乙和丁的过程发生在细胞溶胶中
B、 乙转化成丙和丁的过程中有CO2产生
C、 催化丙转化成丁的酶主要存在线粒体基质
D、 上述物质转化过程中均能产生ATP
生命活动的进行依赖于能量驱动,不同生物获取能量的方式不尽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噬菌体从宿主获取原料,依靠自身结构完成呼吸作用
B、 大肠杆菌没有线粒体结构,无法进行有氧呼吸
C、 植物在叶绿体合成葡萄糖,并直接运输到线粒体中氧化
D、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线粒体,只能依靠无氧呼吸供能
丙酮酸通过MPC(载体蛋白)进入线粒体参与相关代谢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为丙酮酸时会产生少量[H]
B、 丙酮酸在线粒体基质中可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C、 MPC功能缺陷可能导致乳酸积累对细胞产生毒害
D、 丙酮酸通过MPC进入线粒体不属于自由扩散
北欧鲫鱼在寒冷条件下,通过向体外排出酒精来延缓周围水体结冰,其细胞呼吸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过程①能产生CO2
B、 过程①②均能生成ATP
C、 过程③发生在线粒体
D、 图中葡萄糖能彻底氧化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稀释的唾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后出现紫色反应说明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
B、 利用淀粉酶、淀粉、蔗糖探究酶的专一性时,可用碘液检测反应结果
C、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蔗糖分子可以穿过植物细胞原生质层中的细胞壁,但不能穿过细胞膜
D、 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中所使用的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是一种指示剂,随着实验过程的进行,二氧化碳可以使其由蓝变绿再变为黄色
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原理及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丙酮酸可在线粒体内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B、 利用乳酸菌发酵制作酸奶时,应先通气后密闭
C、 粮食入库前晒干可降低细胞中有机物的消耗
D、 剧烈运动时,人体释放的二氧化碳全部来自线粒体
下列关于乳酸菌和酵母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遗传物质都是DNA,都与蛋白质结合组成染色体
B、 在无氧条件下,两者的有氧呼吸过程都会受到抑制
C、 在有氧条件下,两者都能将葡萄糖分解产生CO2并释放能量
D、 在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时,两种微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为比较酵母菌不同呼吸方式对葡萄糖的消耗情况,某小组通过测定不同条件下酵母菌培养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变化,实验结果如右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时间(min)

葡萄糖摩尔浓度(mmol/L)

0

初始

245

15

有氧

186

无氧

213

30

有氧

99

无氧

135

A、 若用碘-碘化钾试剂检测,则无法获得该实验结果
B、 0~15min的需氧呼吸平均速率小于15~30min
C、 0~30min内无氧条件下葡萄糖消耗量大于有氧条件
D、 0~15min需氧呼吸产生ATP的总量大于0~30min厌氧呼吸产生的

综合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