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化学试卷库

2016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

日期: 2025-04-01 中考真卷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通过实验测定了空气组成的科学家是(  )

A、 门捷列夫
B、 达尔文
C、 拉瓦锡
D、 牛顿
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五氧化二磷
B、 大理石
C、 加碘食盐
D、 食醋
铜能被加工成厚度仅为7微米的超薄铜箔,说明铜具有良好的(  )

A、 导电性
B、 延展性
C、 导热性
D、 抗腐蚀性
一些物质的pH范围如下,其中呈碱性的是(  )

A、 柠檬汁(2﹣3)
B、 橘子汁(3﹣4)
C、 西瓜汁(5﹣6)
D、 牙膏(8﹣9)
2016年世界杯环境日,我国提出了“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的主题,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B、 自带布带购物
C、 废酸液直接排入下水道
D、 减小使用一次性餐具
下列符号中,表示2个氯原子的是(  )

A、 Cl2
B、 2Cl2
C、 2Cl
D、 2Cl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稀释浓硫酸
B、 加热液体
C、 点燃酒精灯
D、 称量NaOH固体

镍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镍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原子序数是28
B、 属于金属元素
C、 原子中的质子数是28
D、 相对原子质量为58.69g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 氧气用于炼钢
B、 硫酸用于除铁锈
C、 干冰用作制冷剂
D、 碳酸氢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下列关于S+O2 SO2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表示硫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B、 参加反应的硫与氧气的质量比是2:1
C、 反应前后硫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均不变
D、 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硫的分子个数比为1:1
海水提镁的反应之一:MgCl2+Ca(OH)2═CaCl2+Mg(OH)2↓,该反应属于(  )

A、 化和反应
B、 复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分解反应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空气由空气分子构成
B、 N2、O2等均匀混合
C、 N2、O2不再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
D、 N2、O2的体积比约为5:1

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t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之比为2:5
B、 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溶液仍饱和
C、 t1℃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D、 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2℃降温到t1℃,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2分)

选做题:请从22、23题任选一题作答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原文作者:渊琳、孙小凡等,原文有删改)

方便面是很受欢迎的速食品,关于它的传闻有很多.

传闻1:方便面含盐超标

我们知道,常人每天摄入食盐量不宜超过6g,长期过多摄入可能引发高血压、胃溃疡等疾病,经检测,每包方便面评价食盐约3g.

传闻2:方便面的面饼五分之一以上都是油

专家建议常人每天摄入油量不宜超过25,长期高油脂摄入会导致高脂血症等疾病,研究人员将90g油炸型方便面面饼研碎,在加热条件下,用乙醚(C2H5OC2H5)作溶剂浸泡,提取、分离,得到的油约20g.

传闻3:吃方便面胃里面会形成一层蜡膜

有传闻称碗装方便面的面碗内有一层蜡,会随食物进入人体产生危害,事实上,面碗内的耐热防水材料是聚苯乙烯,不是蜡,泡面时,聚苯乙烯的释放量远低于每天每千克体重0.04mg的安全摄入量.

传闻4:吃一包方便面要解毒32天

人们担心面饼中食品添加剂BHT(油脂抗氧化剂)危害健康,BHT每天的最大可摄入量为每千克体重0.3mg,我国相关标准规定,食品中油脂中BHT的添加量不超过0.2g,因此,就算每天吃5包方便面,摄入的BHT也不会超标.

传闻5:面饼不会变质

事实上,面饼中的油会发生酸败而变质,产生“哈喇味”.过氧化物是酸败过程的一种中间产物,会加速面饼的变质,如图是不同条件下,某品牌方便面中过氧化氢(元过氧化物含量成正比)的测定结果.

用不同品牌的方便面进行测定,变化规律类似.

看完上面关于传闻的解读,相信你对图和健康食用方便面已有心得.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