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库

备考2021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06:修辞手法

日期: 2025-03-31 一轮复习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下列句子修辞手法的运用,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绿茵茵的草地,踩在上面软软的,空气里弥漫着青草味儿,置身其中,我们仿佛回到了童年。(比喻)
B、 我仿佛能看到富士山的雪峰,听到恒河里的涛声,闻到牛津的花香。(排比)
C、 面对青春时光,我们必须坚持一个信念:珍惜,珍惜,再珍惜!(反复)
D、 秋天的枯叶轻叹一声,从枝头飘落,投入大地的怀抱。(拟人)
下面是文物组同学在网上参观敦煌文物之后,对自己喜爱的一件展品所作的描述赏评,其中修辞或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伎乐图》是敦煌壁画中的代表性杰作,画中的天宫乐伎悠闲雍容,落落大方,手持琵琶翩翩飞舞,当她使出“反弹琵琶”的绝技时,天国为之惊羡,时间不再流逝。
B、 莫高窟第45窟的大势至菩萨塑像是理想和艺术创作的完美结晶,俊美中蕴含着女性的妩媚,目光低垂,神情专注,仿佛正在侧耳聆听朝拜者的倾诉,实在是精妙绝伦。
C、 敦煌佛爷庙唐墓出土的“胡人牵驼图”花砖在敦煌画像砖中最为著名,砖上浮雕构图细腻,线条流畅,比例协调,生动地刻画出西域商人风尘仆仆奔波于丝路的情景。
D、 敦煌竹简内容包罗万象,除了有对当时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情况的记录,还有对《九九口诀》这本数学古籍的记载,谁能否认这些竹简在敦煌文物中没有独特价值?
下列对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气宇轩昂、容貌高雅的喜鹊,常伫立在最高的枝头,喳喳的鸣叫略带金属质感,又不失婉转,闻之让人心悦。(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喜鹊的气度不凡,表现了作者对喜鹊的喜爱、欣赏之情。)
B、 淄博山水如画。如果说博山、淄川、沂源的风景如同一气呵成的写意山水画,那么桓台马踏湖就是工笔细作的江南画风。(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淄博的山水之美,同时又区分了“博山、淄川、沂源”与“桓台马踏湖”风景的不同风格。)
C、 在浪漫中呼吸的巴黎、在历史中行走的罗马、在花园里游憩的新加坡,为我们提供了城市建设管理中的“他山之石”。(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们进行城市建设可供借鉴的多个角度。)
D、 我们用什么来丈量时间呢?是读完一本书还是刷完朋友圈?我们用什么来记录青春呢?是厚积薄发还是匆匆碌碌?(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提醒“我们”要珍惜时间,用读书积累来让青春过得有意义。)
雨本无香味,但诗人在“雨香飞燕促”中却说雨“香”,这是用嗅觉来变大触觉和视觉的修辞方法。下列诗句中“香”字的运用和本诗类似的一项是(   )

柳堤

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

十里笼睛苑,干条锁故营。

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

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

A、 花经宿雨香难抬,莺在豪家语更娇。(唐·郑谷《阙下春日》)
B、 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宋·杨朴《莎衣》)
C、 几经夜雨香犹在,染尽胭脂画不错。(宋·刘子罩《海棠花》)
D、 映日暖云流似水,浥尘香雨润如膏。(明·邱睿《都城春日》)
下面各句中的划线词语不属于比喻义的是(    )
A、 这本书是小王在外地的一个朋友早年间送给他的,虽然有点残损,但小王却拿它当宝贝一般。
B、 但这个平静的原野在民族关系紧张的历史时期,却经常是一个风浪最大的地方。
C、 还有一次,国民党的一个地方官僚禁止男女同学,男女同泳,闹得满城风雨
D、 批评人应该是实事求是,你这样乱扣帽子, 可不是与人为善的态度呀。
请选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    )
A、 “美好的事物都有强大的感染人心的力量。”这句话的主干是“事物有力量”。
B、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并称“四书”。——这句话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C、 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主持编纂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资治通鉴》。
D、 “一丈青大娘骂人,就像雨打芭蕉,长短句,四六体,鼓点似的骂一天,一气呵成,也不倒嗓子。”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下列语句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面对青春时光,我们必须坚持一个信念:珍惜,珍惜,再珍惜。
B、 电影《芳华》是冯小刚与严歌苓联手打造的一部反映我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文工团生活的大片。
C、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D、 中国军人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煞了。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忘初心”“热爱生命”“敬畏自然”“难忘今宵”四个短语都是动宾短语。
B、 “哎呀,美极了!真是美极了!”中“哎呀”二字是叹词,表示对美的感叹。
C、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强调在“人境”中独享安闲是源于心志淡远。
D、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潼关地势的险要。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B、 红衣青年仿佛一个完全的外行。
C、 眼前的山,已把夏天的翠裙换成了深秋茶绿色的晚服。
D、 江水的险,险在窄,险在急,险在曲折,险在多滩。
下面各项中,修辞手法与选句一致的一项是(    )
A、 比喻——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鲁迅《故乡》)
B、 反复——风声在云外呼唤着,远山也在送青了。(张晓风《到山中去》)
C、 排比——山河睡了而风景醒着,春天睡了而种子醒着。(洛夫《湖南大雪——赠长沙李元洛》)
D、 拟人——他的耳后脖根,土壤肥沃,常常宜于种麦。(梁实秋《雅舍小品》)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B、 “小明,作业做完了吗?”“做完了,妈。”
C、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D、 老信客在黑暗中睁着眼,迷迷乱乱地回想着一个个码头,一条条船只,一个个面影。
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反复、拟人)
B、 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比喻)
C、 他以微笑战胜暴力,以嘲笑战胜专制,以讽刺战胜宗教的自以为是,以坚毅战胜顽固,以真理战胜愚昧。(排比)
D、 我难道就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我不是常常让你们丢下功课替我浇花吗?(设问)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邓稼先是一个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句中加点的“则”和“最”都是副词。
B、 “邓稼先的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识地前进的。”句中标点使用无误。
C、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心里的欢喜。”句中加点的“明朗”和“从”分别是形容词、介词。
D、 “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B、 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
C、 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
D、 细若蚊足,勾画了了。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A、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B、 人为什么要读书呢?书,可以唤醒沉睡的心灵,可以引领迷惘的灵魂。
C、 阶梯教室里好像是班主任在开会。
D、 面对青春时光,我们必须坚持一个信念:珍惜,珍惜,再珍惜。
下来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这种年轻女子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
B、 清国留学生头顶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C、 他总结失败的教训,把失败接起来,焊上去,作为登山用的尼龙绳子和金属梯子。
D、 老信客在黑暗中睁着眼,迷迷乱乱地回想着一个个码头,一条条船只,一个个面影。
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春天来了!

春天,从解冻的冰河中涌来,从大雁的叫声中飞来,从小草的萌发中醒来。

春天来了!

在这播种的季节里,快播吧!播下一颗颗绿色的心,播下一个个金色的希望。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我们像春笋一样冒尖,像山花一样烂漫。我们,从这里出发,走向夏的繁茂,秋得成熟……

A、 选段中用“醒来”一词赋予小草以人德行为,生动地描写出春天草木萌发、万象更新的景象
B、 选段中运用“从…来”的排比句式,形象地写出了春天来临时大地上五彩缤纷的景象
C、 选段中把“我们”比喻成“春笋”“山花”,集中地表达了“我们”对美好春天的期盼之情
D、 选段中反复运用感叹句“春天来了”,强烈地抒发了当春天到来时人们按捺不住的欣喜之情
对下面这首小诗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给友人

不站起来

才不会倒下

更何况  我们要去浪迹天涯

跌倒是一次纪念

纪念是一朵温馨的花

寻找  管什么日月星辰

跋涉  分什么春秋冬夏

我们就这样携着手

走呵  走呵

你说  看到大海的时候

你会纵情欢笑

是呵  是呵

我们的笑  直上云霞。

A、 诗中说“跌倒是一次纪念”,又把这种“纪念”比喻成“花”,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挫折也是人生中的美好经历的感悟
B、 诗中的“寻找  管什么日月星辰/跋涉  分什么春秋冬夏”,运用对偶,句式工整,抒发了对同甘共苦的友谊的赞美之情
C、 诗中反复使用“走呵”,强调了无论前方的道路有多么艰难、多么漫长,“我们”都要携手前行、永不言弃的态度
D、 诗的结尾用笑声“直上云霞”的夸张表述,形象地表达了实现人生愿望时“我们”的喜悦之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A、 国家旅游局近日公布了首批“全国旅游价格信得过景区”名单,全国30个省市区1801个旅游景区成为首批“信得过”景区。
B、 《跑男》到了第二季,游戏设计愈发变得“丧心病狂”了,不仅在体力挑战上变本加厉,还频出智力题考验人的智商,密室逃脱来了,荒野求生还会远吗?
C、 2015年米兰世博会,中国馆的外形如同金色麦浪。
D、 我们要以劳动谱写中国梦,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美丽。
下列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反问)
B、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排比)
C、 老树是通灵的,它预知被伐,将自己的灾祸先告诉体内的寄生虫。(拟人)
D、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对偶)
下列解说无误的一项是(    )
A、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解说:这一句的标点符号正确。
B、 《人民的名义》已刷新近十年省级卫视收视的最高纪录。解说:“《人民的名义》刷新纪录”是这个句子的主干。
C、 大吉大利  耳濡目染  万紫千红  百花齐放 解说:这四个短语结构相同。
D、 夜晚,月亮升起来了,月光洒在白桦树上,把叶子变成了亮闪闪的星。解说: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下列修辞方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 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
B、 我隐约听到古藤的哭泣声,清晰可辨,它在控诉无端被人杀害。
C、 三月的微风像一只小猫一样舔舐着我的脸颊,弄得我浑身痒酥酥的。
D、 在村民们的愤怒谴责声中,惊慌失措的骗子们夹着尾巴逃跑了。
下列句子在修辞运用上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

A、 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老舍《济南的冬天》)
B、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朱自清《春》)
C、 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鲁迅《故乡》)
D、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鲁迅《故乡》)
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
B、 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C、 老人眼神木然,仿佛眼前的景物已不存在,他们又回到半个世纪前的世界中去了。
D、 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为谁而建?为了各国人民。
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判断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汉字,犹如一支支闪光的画笔,用篆、隶、楷、草、行不同的书法,在写生、在作画;标点,就像一个个七彩的音符,用赤、橙、黄、绿、蓝不同的颜色,在叙述、在抒情。(拟人)
B、 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反语)  
C、 清脆的泉声,婉转的鸟声,嗡嗡的蜂声,微风轻吹树叶声,汇成悦耳的交响曲。(比喻)
D、 要是你能够让这个犹太人的心变软——世上还没有什么东西比它硬呢?——那么还有什么事不可以做到?(设问)
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 家是既让你高飞又用一根线牵扯的风筝轴。
B、 父亲像一张弓,蓄一生之势要把孩子射出大山。
C、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D、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铺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下列句子中所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 野花遍地是:咋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B、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C、 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D、 得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对下面文段中有关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山雀是顽皮的,老是成群结队地撒野,老是呼朋唤友,兴奋地吵闹。山雀们短促而嘹亮的鸣声,让人来不及凝神,只感到一阵轻快的音乐雨,散乱地、急骤地、漫天撒来,直把你全身淋透;而后,雨过天晴,在你阴翳的心版上引进阳光,在你灰白的生命里加上色彩,把你浸于奔放的欢乐而又有些淡淡的悒郁里,不是么?谁,面对着山雀子这么奢侈的自由、这么天真的喜乐能不怅然呢?……它们飞翔像一阵旋风卷起,它们落下像一片云彩罩地,它们跳跃像一群精灵轻移。为了欢乐,它们是忙碌的。难得的是有这片深山广林,要不,这些喜欢唱歌的精灵向何处容身?

A、 选段中运用拟人的手法,用 “撒野”、“呼朋唤友”、“吵闹”,形象地写出了山雀顽山雀们的皮可爱的特点。
B、 选段将山雀们的歌声比喻成“散乱地、急骤地、漫天撒来”的,把人“全身淋透”的“音乐雨”,生动地写出了雨势大而急促的特点。
C、 选段中运用“它们……像……”的排比、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雀们轻捷、活跃、美好的生活情态。
D、 选段最后运用反问,加强语气,强调了山雀们因为生长在“这片深山广林”才能快乐自由地歌唱。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