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库

历史七下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同步试卷

日期: 2025-03-31 同步测试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宋代赞宁说:“山川异城,风月同天”。下列体现古代中日文化交流的史实是(    )
A、 张等通西域
B、 甘英出使大秦
C、 鉴真东渡
D、 玄装西行
下面两幅图片人物反映的唐朝社会特征是(   )

A、 经济高度繁荣
B、 开放与交流
C、 科技领先世界
D、 民族和谐交融
以下两图反映的分别是哪两个历史人物走过的路线(    )

A、 玄奘、鉴真
B、 鉴真、郑和
C、 玄奘、郑和
D、 马可·波罗、郑和
诗歌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载体。下列诗句中反映了唐朝对外交往的是(    )
A、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B、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C、 蓄人旧日不耕犁,如今相学种禾乖
D、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唐朝时期同新罗交往频繁,下列有关史实叙述不正确的有(   )
A、 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B、 在唐朝的外国留学生中,新罗人最少
C、 新罗仿照唐朝,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
D、 朝鲜音乐传入中国,广泛流行于民间
唐朝时,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 )
A、 学习中国先进的文化
B、 传播日本文化
C、 加强两国之间的友谊
D、 求取佛教经义
我们想要了解7世纪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的历史状况,可以阅读(   )
A、 《资治通鉴》
B、 《大唐西域记》
C、 《西游记》
D、 《史记》
下列历史文物,可以实证( )

      

A、 唐朝对外交流广泛
B、 大唐对外掠夺金银和人口
C、 玄奘西游带回佛经
D、 日本向大唐学习政治制度
唐朝时对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A、 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B、 唐朝经济文化世界领先
C、 唐朝的对外政策开放
D、 唐朝对外交通发达
比较唐与日本的铜钱,不能得出以下的结论的一项是(   )

A、 由遣唐使带入日本并在日本流通
B、 开始铸铜钱的时间日本晚于唐朝
C、 是日本吸取唐朝文化的表现之一
D、 日本铜钱是仿照唐朝铜钱铸造的
今年(2020年)是中国与印度建交70周年。中印交流源远流长,唐朝时期玄奘西游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说法表述正确的是(  )
A、 唐朝时称印度为波斯
B、 玄奘游学的大昭寺是印度佛学的最高学府
C、 玄奘回国后,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D、 《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下列有关遣唐使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来华目的是为了学习中国的军事技术
B、 指的是日本派遣到中国的使节
C、 当时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批
D、 遣唐使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分析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