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物理试卷库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日期: 2025-03-28 期中考试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对于声音的产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只有固体的振动才能发声
B、 一切振动的物体都能发声
C、 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声
D、 振动停止后,发声体仍能发声
苏梅尔一列维彗星裂成二十多块碎片撞向木星,产生巨大的爆炸,但是身处地球的人们却没有听到一丝声响,这是什么原因(   )
A、 彗星碎片太小了,没有分量
B、 爆炸产生的声音很弱,人们听不见
C、 太空是真空,声音不能传播
D、 原因尚待考查
医疗器械 “B超”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是人们却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   )
A、 超声波无法在空气中传播
B、 超声波不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C、 超声波的响度太小,人耳感受不到
D、 超声波的频率大于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
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下雪后人感到寒冷的原因是(   )
A、 熔化吸热
B、 熔化放热
C、 凝固吸热
D、 凝固放热
下列事例中,能使蒸发变慢的措施是(   )
A、 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
B、 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
C、 农业灌溉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
D、 用扫帚把洒在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扫开
我们能在不同的环境中看到“白气”.下列“白气”形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夏天从冰箱取出的冰棍周围冒“白气”,这是空气中水蒸气的凝华现象
B、 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的“白气”是干冰在常温下的升华现象
C、 打开热水瓶的盖子时,瓶口周围的“白气”是瓶内的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D、 深秋清晨的河面上经常出现一团团“白气”,这是河里的水的汽化现象
有些物理量的大小不易直接观测,但它变化时引起其它量的变化却容易直接观测,用易观测的量显示不易观测的量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一种方法,例如:发声的音叉的振动可以通过激起水花来体现。以下实例中采用的研究方法与上述方法相同的是(    )
A、 研究光现象时,引入光线用来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
B、 研究熔化现象时,比较冰、蜂蜡的熔化特点
C、 通过观察弹簧中的疏密波来研究声音的传播方式
D、 液体温度计利用液柱长度的变化来显示温度高低
2020年6月21日下午,苍穹上演了天文奇观——日食!这次日食被称为2020年最重要的天象奇观,日食现象的成因是(   )

A、 太阳光从侧面照到月球上
B、 射向月球的太阳光,途中被地球挡住
C、 射向地球的太阳光,途中被月球挡住
D、 射向月球的太阳光,途中被别的天体挡住

填空题

作图题

实验题

简答题

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双耳效应和立体声

人们利用两只耳朵听声音时,利用“双耳效应”可以分辩出声音是由哪个方向传来的从而大致确定声源的位置如图1所示,在人们的右前方有一个声源,由于右耳离声源较近,声音就首先传到右耳,然后才传到左耳,产生了“时间差”。声源距两耳的距离差越大,时间差就越大。两耳之间的距离虽然很近,但由于头颅对声音的阻隔作用,声音到达两耳的音量就可能不同,产生了“声级差”。当声源在两耳连线上时,声级差最大可达到25分贝左右不同波形的声波绕过人头部的能力是不同的,频率越高的声波,衰减就越大。于是人的双耳听到的音色就会出现差异,也就是“音色差”。

一般的录音是单声道的用一个拾音设备把各种声音记录下来,综合成一种音频电流再通过处理后由扬声器发出。这时我们只能听到混合的乐器声,而无法听出每个乐器的方位,即声音缺失了原来的空间感。用两个拾音器并排放置,同一声源发出的声音信号由这两个拾音器共同拾取,然后产生左、右两个声道的信号。当声源不在正前方时,声源到达两拾音器的路程不一样,因此,两个拾音器拾得的信号既有声强差又有时间差,等于模拟了人的双耳效应,产生了立体感(空间感)。立体声在播放时,至少必须有两个音箱或耳机放音。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