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库

河南省信阳市2021届高三生物调研考试试卷(12月)

日期: 2025-04-01 高考模拟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葡萄糖转运载体(CLUT)有多个成员,其中对胰岛素敏感的是CLUT4,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

CLUT1~3几乎分布于全身所有组织细胞,它们的生理功能不受胰岛素的影响,其生理意义在于维持细胞对葡萄糖的基础转运量。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CLUT1~3转运的葡萄糖,可保证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能量需要
B、 GLUT4运输到细胞膜上,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C、 葡萄糖可以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被细胞利用
D、 图中只体现了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
吡唑醚菌酯是一种线粒体呼吸抑制剂,通过阻止线粒体内膜上的反应过程而抑制细胞呼吸,生产上常应用于防治真菌引起的农作物病害。下列关于吡唑醚菌酯作用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
A、 吡唑醚菌酯主要抑制真菌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
B、 吡唑醚菌酯可通过抑制ATP的产生导致真菌的死亡
C、 长期使用吡唑醚菌酯可导致真菌种群抗药性增强
D、 吡唑醚菌酯不可用于治理由厌氧微生物引起的环境污染
植物的叶面积指数与植物的产量关系密切(叶面积指数是指植物叶面积和地表面积的比值),据下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干物质产量低于光合作用实际量是由于呼吸作用消耗了部分有机物
B、 当叶面积指数为0~6时,干物质产量增加的原因是由于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并且两者差值逐渐变大
C、 图中b曲线表示植物呼吸量与叶面积指数的关系
D、 当叶面积指数大于6时,干物质产量下降是受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的影响
假如下图是某生物体(2n=4)正常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B、 若染色体①有基因A,则④有基因A或a
C、 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
D、 该细胞中有2 对同源染色体
下列关于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假说—演绎”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F1自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这属于观察现象阶段
B、 “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属于假说内容
C、 孟德尔的遗传实验运用的假说—演绎法中的“演绎”过程指的是对测交过程的演绎
D、 孟德尔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提出了性状是由染色体上的遗传因子决定的假说
澳洲老鼠的毛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M、m和N、n)控制,M对m、N对n完全显性,其中M基因控制黑色素的合成,N基因控制褐色素的合成,两种色素均不合成时毛色呈白色。当M、N基因同时存在时,二者的转录产物会形成双链结构。用纯合的黑色和褐色亲本杂交,F1为白色,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到F2。不考虑交叉互换,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含有M和N基因的个体毛色是白色,原因是两基因不能转录
B、 若F1测交后代表现型中黑色等于白色,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C、 若F2中褐色个体的比例接近1/4,则白色个体的比例接近1/2
D、 可以推断F2中出现3种表现型,则黑色个体基因型一定有2种
下图为某哺乳动物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①中有两个四分体,发生了基因突变
B、 细胞②有四个染色体组,不可能来自于细胞①
C、 细胞③中有同源染色体,也有等位基因分离
D、 细胞③、④可以来自于同一个卵原细胞
如图为一只果蝇两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朱红眼基因cn和暗栗色眼基因cl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 在有丝分裂中期,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
C、 在有丝分裂后期,基因cn、cl、v、w会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
D、 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基因cn、cl、v、w可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
如图所示为果蝇的X。Y染色体,其中Ⅱ区为同源区段,控制果蝇的刚毛(B)和截毛(b)的基因位于Ⅱ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雌性果蝇基因型有3种,雄性果蝇基因型有3种
B、 雄性刚毛果蝇后代中的雄果蝇全部为刚毛
C、 基因B、b在遗传时表现出和性别相关联的现象
D、 自然界中雄性截毛个体数量大于雌性截毛个体数量
如图表示某些细菌合成精氨酸的途径,从图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 若产生中间产物Ⅰ依赖型突变细菌,则可能是控制酶1合成的基因失去作用
B、 这三种酶基因有可能位于该细菌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C、 以mRNA为模板合成相应酶的过程需要RNA聚合酶催化
D、 若控制酶1合成的基因不表达,则控制酶2合成的基因和控制酶3合成的基因也不表达
某二倍体植物细胞基因型为AA,其体细胞中一个基因A突变为基因a,A基因编码138个氨基酸的多肽,a基因使相应mRNA增加一个相连的三碱基序列,编码含有139个氨基酸的多肽(不考虑交叉互换和染色体变异)。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突变的a基因在该二倍植物细胞中数目最多时可有4个
B、 A基因与a基因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随姐妹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C、 突变前后编码的两条肽链,最多有2个氨基酸不同
D、 如果得到了基因型为Aa的子一代,则最早在子三代中能分离得到的基因型为aa的纯合子
某植物花粉粒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染色体数为24条。图中过程③是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中的单倍体幼苗不含同源染色体
B、 图中个体Ⅰ与个体Ⅱ属于同一物种
C、 过程③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可达96条
D、 过程①发生基因重组,过程③发生染色体变异
某病人被幽门螺杆菌感染,经抗生素长期治疗后,效果并不明显。下列有关幽门螺杆菌抗药性形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幽门螺杆菌通过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或染色体变异产生抗药性
B、 原来的幽门螺杆菌群体中少数个体有抗药性基因
C、 抗药性的形成实质是菌群中抗药性基因频率的增加
D、 抗药性的形成是抗生素对幽门螺杆菌进行定向选择的结果
同种动物的三个种群,初始个体数依次为26、260和2600,并存在地理隔离。A、a是等位基因,下图①②③分别表示以上三个种群A基因频率的变化,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种群越小,基因的丧失对该基因频率的影响越大
B、 自然选择使A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C、 ②在125代时aa个体约占总数的25%
D、 150代后3个种群之间可能出现生殖隔离
图甲表示突触,图乙表示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a处能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B、 图甲中a处释放的递质都能使b处产生如图乙所示的电位变化
C、 图乙中③时膜内外电位差为40 mV
D、 若神经纤维处于图乙中②对应状态时,Na+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进入细胞
下图表示正常人分别快速饮用1 L清水、1 L生理盐水后排尿量和血浆渗透压的变化情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曲线c表示饮用1 L生理盐水后排尿量的变化
B、 饮用大量生理盐水后循环血量出现暂时性增加
C、 曲线d表示饮用1 L生理盐水后血浆渗透压的变化
D、 饮用大量清水后垂体合成和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
下列关于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体温调节中枢位于大脑皮层,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
B、 某人因出汗较多,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会加强
C、 多种激素参与体温调节过程,但水盐平衡调节过程中只有抗利尿激素一种激素参与调节
D、 夏季炎热环境,正常机体会大量排汗,此时其体内散热量大于产热量
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免疫学家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免疫学家本庶佑,以表彰他们在癌症免疫治疗方面所作出的贡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细胞内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等一系列基因发生突变是细胞癌变的主要原因
B、 细胞癌变后,其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种类和含量均会明显减少
C、 人体免疫系统能够消灭癌细胞,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D、 癌细胞可被效应T细胞裂解而导致死亡,这属于细胞凋亡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大麦种子,可使大麦种子中淀粉的含量明显增加
B、 经历一段高温后又遇大雨的天气,水稻种子容易在穗上发芽,这可能与脱落酸遇高温容易降解有关
C、 油菜开花期间如遇阴雨天,错过了最佳传粉时期,可通过喷洒适宜浓度的2,4-D来提高产量
D、 基因通过控制植物激素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属于基因对植物性状的直接控制
关于群落演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演替是群落结构发生变化的现象
B、 只有群落的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才会出现群落的演替
C、 人类活动会改变群落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D、 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演替的起始条件不同
某农场中甲、乙、丙三种生物归属于三个营养级,三者的数量变化曲线(不都是消费者)如图1所示;该农场中的能量流动简图如图2所示,其中a2和b3分别为第二、第三营养级从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d1和d2为摄入的饲料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构成了农场的营养结构,碳循环沿着甲、乙、丙进行
B、 图1中丙、乙分别属于第二、第三营养级,且乙和丙的种间关系为捕食
C、 图2中第二、第三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分别属于a3+d1、b2+d2
D、 该农场中第一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a2+d1)/(a1+a2+a3)×100%
生态学家对我国某高山群落演替的过程进行了研究,该地区分布着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等多种植被类型,不同海拔高度植被类型不同。如图为甲、乙两个群落在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 第5年至25年变化说明群落乙的抵抗力稳定性比甲弱
B、 不同海拔高度植被类型差异反映了群落的垂直结构特征
C、 30年后群落乙物种丰富度达到最高,各种群密度达到最大
D、 甲乙两个群落在演替过程中都具有大量物种替代的特点
甜菜夜蛾幼虫啃食玉米叶片后,玉米会释放出吲哚和萜类等物质吸引小茧蜂在甜菜夜蛾幼虫体内产卵寄生。为降低甜菜夜蛾幼虫对玉米产生的危害,人们喷施有机磷农药消灭甜菜夜蛾幼虫,但几年后药效下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玉米释放的吲哚、萜类等物质属于化学信息,它们可以调节种间关系
B、 农业生产中,可利用化学信息素防治甜菜夜蛾幼虫,减少农药的使用
C、 有机磷农药诱导相关基因突变,使甜菜夜蛾个体中抗药基因频率增大
D、 为延缓农药药效下降,可以在不同年份交替使用作用机理不同的农药
我国生物多样性较低的西部沙漠干旱地区生长着一种叶退化的药用植物锁阳,该植物依附在另一种植物小果白刺的根部生长,从其根部获取营养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锁阳与小果白刺经过漫长的共同进化形成了互利共生的种间关系
B、 锁阳与小果白刺都是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C、 该地区自我调节能力较差,所以抵抗力稳定性较低,但恢复了稳定性较高
D、 种植小果白刺等沙生植物固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实验题

综合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