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胡竹峰
①瓦上的乡情,是对过去岁月的迷恋。
②常常是黄昏,汽车摇晃在山路上,窗外一座座瓦屋,炊烟四起。脸贴着窗,贪婪地看着,一轮又红又大的太阳投向山尖,淡淡的霞光慷慨地从薄云中流出,夕阳所照之处像涂抹了一层金黄色的乳液。山脊上那些松树的轮廓晶莹剔透,仿佛宝石和珊瑚的雕塑。山体沐浴在一片金黄当中,山边田畈(fàn,指田地)上的人家,鱼鳞片一样的屋瓦被落日绚烂而美丽的残焰染成酡(tuó,指喝了酒脸色发红)红色,呈现出一种动人心魄的面目。
③瓦下的日子,喝茶吃饭,拌嘴怄气,悲欢离合,生生死死,一切笼罩在瓦的青气里。
④瓦,隔开风雨,挡着夜露,也遮住霜雪,但瓦下的人还可以感受到风雨、夜露、霜雪的气息。
⑤青瓦灰色,灰是平民的颜色。灰色的瓦片是朴素的,朴素得像庄稼人。瓦又很粗粝(cūlì,意为粗糙),如粗粝的农家生活。瓦的颜色,就是千百年农耕岁月的灰暗,不见灿烂。
⑥瓦上有草,比草更多的是苔。背阴处青苔或浓或淡或浅,像发霉的铜器,幽深沁人。暮春,紫甸甸的梧桐花大朵大朵地落在瓦片上,啪嗒一下,啪嗒一下。大晴天,坐在屋子里,能听见花朵与瓦片接触时的声响,那种声响,幽幽的,有股凉意。在南方,白墙青瓦围拢而成的天井无数,下雨时雨水就会从屋檐流向天井。夜里,从那方窄窄的天空仰望,感觉月亮落下天际,耳畔蛙鸣忽长忽短……
⑦瓦最早在西周初年出现,到了春秋时期,板瓦、筒瓦、瓦当,名目繁多,并刻有各种精美的图案。那时候,人造房子屋面也开始覆瓦。屋面覆瓦的房子到底不多见,以致《春秋》里将宋公、齐侯、卫侯会盟的地方写成“瓦屋”,大概那样的建筑,具有地标性意义吧。直到战国,一般富户盖房子才用得起瓦。
⑧秦汉时形成了制陶业,并在工艺上做了许多改进,如改用瓦榫头(sǔn·tou,指竹、木、石制器物或构件上利用凹凸方式相接处凸出的部分)使瓦间相接更为吻合,取代瓦钉和瓦鼻。西汉制瓦工艺又取得明显的进步,使带有圆形瓦当的筒瓦,由三道工序简化成一道工序,从此汉瓦独霸天下。在汉朝,瓦开始全面地进入人们的生活。
⑨在乡村,没有不认识窑匠的人,谁家屋顶的瓦片都留有窑匠的气息,留有窑匠的指纹。他制瓦的转轮,就是这个乡村的历史与细节。青色的民谣,灰色的民谣,褐色的民谣,细雨沥沥的民谣,风吹屋顶的民谣,交织成了遮风挡雨的温暖与素朴。
⑩做瓦的地方在大屋场的稻床上,不远处的小山坡则是窑场所在。新窑棚建成,冷冷清清长满野草的山坡一下子就有了生气,成为村人们一年的圣地。挑瓦泥,踩泥,制坯、脱坯、晒坯,干瓦乃成。
⑪瓦进窑了。
⑫钢钎叉着大捆的柴火,塞进火红的窑洞。烈烈熊火噼里啪啦,半干的松枝被大火吞噬,发出哔哔剥剥的声音。窑匠已经很累了,躺在窑洞下的草丛里,闭着眼睛,偶尔爬起来看看火势。一夜没睡,眼睛里布满血丝,胡须仿佛一夜之间变长的,凌乱且肮脏。火候够了,在窑口围一个小水池,让清水慢慢渗入窑内,瓦慢慢从火红色变成了青灰。
⑬终于出窑了。打开窑口,淡淡的热气扑面而来,入眼是干净的瓦灰色。一块块瓦仰在地上,也有一块块瓦俯卧着弓起身体,像劳作时的农人。
⑭不过这些都是旧事了,手艺也是旧事。制瓦者手艺还在,已无用地,空有一身手艺的手艺人,还算手艺人吗?窑洞多年前就废弃了,一场雨后坍塌了,长满野草。
⑮窑匠郁郁寡欢,在乡村的太阳底下。
⑯瓦紧密有序地排在屋顶,最后的收梢是云头纹的瓦当,探出半个身子,立在风中。
⑰祖母在世的时候,将青瓦称为烟瓦,说是在柴窑里用烟呛出来的,所以才永远保留着青烟的颜色。可以推想,中国古代以木柴为主要燃料,青灰色便成了汉代的颜色、唐宋的颜色、元明清的颜色,成了中国水墨的颜色。这种颜色锁定了后人的审美趣味,预制了我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似乎只有在青瓦的房子下,白墙之白才白得好看,黄墙之黄才熨帖,木桌子竹椅子陶壶瓷盅才得以与瓦安妥意合,一册诗词、一轴书画、一部经传才有风致。
⑱瓦的古色古香,现在渐渐退隐了,隐到时间的深处,缩到岁月的背后。瓦的衰落,从一个侧面告诉我:那些和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又能息息相关多少年呢?
⑲一块瓦,带着匠心,也带着对岁月安详的期盼。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草窝;金瓦银瓦,不如自家的泥瓦。这样的民谚里有一份百姓人家的满足与不争,乡村是生活在瓦片下的。这几年回乡,瓦迹稀落,旧日岁月散落如一地碎砾,再也拾不回来了。
(选自《2019年散文·长短句子》,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