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高中语文试卷库

广西桂林市2021年高三语文第一次联合调研考试试题

作者UID:15583165
日期: 2024-11-15
高考模拟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宋词在题材走向、风格倾向上形成了独特的传统,从而以委婉含蓄的美学特征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独树一帜。从总体上看,宋词与唐诗一样,题材内容包罗万象,艺术风格也丰富多彩,并没有固定的美学特征。但是就主要倾向而言,宋词与唐诗是各有侧重的。唐诗既富于浪漫气息和理想色彩,又因关注社会现实而蕴涵着深刻的现实意义,体现着积极有为的人生追求。唐诗中虽然也有李商隐诗那种接近词境的心曲低诉,但代表唐诗主流的无疑是李、杜、韩、白所创造的昂扬之气与阳刚之美。宋词则不同,虽然苏轼词如天风海雨,辛弃疾词如山呼海啸,但在整个宋词史上,婉约词在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苏、辛都善于写婉约词,其婉约词的水准并不亚于秦观、周邦彦。所以宋词在总体上有如下特征:题材走向上注重个人生活而不是社会现实,表现功能上长于抒情而短于叙事,风格倾向上偏好阴柔和婉而不是阳刚雄豪。可以说,宋词弥补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女性和爱情题材方面的不足。

中国古典诗歌中并不缺乏描写女性的作品,但是那些诗的主题大致上是下面两种:一种是哀悯社会上某些不幸的女性,例如征人妇、商人妇、弃妇、宫女等,这些作品事实上是反映社会问题,不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女性题材。另一种是把女性当作欣赏乃至玩弄的对象,主要的代表作是南朝的宫体诗,这些作品着力描写女性的容貌服饰,格调上往往有淫靡的倾向,显然不是健康的女性题材。宋词则不然,宋代词人深入地体会女性的感情,细致地揣摩女性的声气。宋词不但生动地描绘了女性的明玛翠羽和容貌体态,而且成功地刻画了女性的眉尖颦笑和心底微澜。从主流倾向来看,宋代词人对女性的态度是同情、理解和尊重。

宋词在爱情题材上具有更大的开拓意义。由于受到儒家诗教学说的巨大影响,中国古典诗歌中爱情题材的欠缺成为先天性的痼疾。宋词的独特性质和功能使它克服了这种缺陷。由于词体具有很强的娱乐功能,文人们长期视之为小道,他们填词时不免带有游戏笔墨的意味,并未把词看作与诗文一样的严肃文体。这样,词就没有被赋予政治教化的意义,它逐渐发展成“艳科”,并与庄重严肃的五七言诗分道扬镳。在宋代,诗、词有着非常明确的功能性分工。宋代士大夫在政治生活上的态度是非常严肃的,他们用来抒情述志的诗文作品也庄重无比,爱情题材在诗文中几乎绝迹。但是与此同时,宋代士大夫生活优裕,接触歌儿舞女的机会较多,他们的私生活中当然会有男女恋情的内容。于是词这种特殊的诗体便被选为合适的情感宣泄口。宋词在爱情题材方面的巨大成就,在整个古典诗歌史上独领风骚,这是宋词在内容上的最大特征。

(摘编自莫砺锋《唐诗与宋词》)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思想家对劳动意义有丰富的论述。

其一,劳动是生存之本。先秦教育家墨子说,“故圣人作诲,男耕稼树艺,以为民食”。明末清初学者张履祥提出:“治生以稼穑为先,舍稼穑无可为治生者。”这些观点指出了农业劳动的基本价值。

其二,劳动促进个人发展。春秋时期敬姜教育儿子说:“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指出劳可培善,逸则生恶。明末清初学者颜元认为:“养身莫善于习动,夙兴夜寐,振起精神,寻事去作,行之有常,并不困疲,日益精壮。”即劳作使人强健。

其三,劳动是理想生活方式。曾国藩给儿子的信中说:“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他教育儿子把劳动作为生活的一部分,在劳动中得到快乐,成就君子人格。

开展新时代劳动教育,需要吸收借鉴传统劳动思想的精华。但传统劳动思想是与中国古代社会实践相适应的。因此今天的劳动教育必须立足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具体实践,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指导,对传统劳动思想进行科学的扬弃,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摘编自陆信礼《劳动教育应汲取传统智慧》

材料二:

2017年,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要求中小学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置劳动教育内容。但《纲要》重在指导,并没有明确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也不具备课程标准的法理性,因而各地实施差异较大。据南京师范大学劳动教育课题组的调查,41.94%的省份单独开设劳动与技术课程或编写了教材,32.26%的省份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渗透开设,25.80%的省份没有开设劳动教育课程。同期抽样调查显示,真正上过劳动教育课的学生中,小学生占42.63%,初中学生只有12.82%,学生经历劳动教育考察和体验类活动也偏少。这表明,没有独立的课程设置,没有刚性的课程要求和明确的课程基准以及配套的课程评价措施,劳动教育课程极易形成虚化现象。

职业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状况也不尽人意。比如有的院校只有“劳动”,没有“教育”,缺乏正确的劳动观念和良好的劳动习惯的培养;有的学校劳动教育脱离专业特点、脱离教育实际,学生所学专业知识进行职业操作的能力没能有效迁移,“职业劳动”成为孤岛等。

(摘编自《切实解决劳动教育“虚化”“弱化”问题》)

材料三:

结合上海特色,上海市最近下发的《实施意见》把学段内容要求拓展到了幼儿园阶段。

《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幼儿园要注重劳动意识启蒙;小学要注重基本劳动习惯养成;初中要注重职业劳动体验;高中要注重社会劳动实践;普通高等学校要注重创造性劳动锻炼;职业院校要注重职业技术技能训练。

《实施意见》倡导构建以学校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社会全方位支持的劳动教育工作格局。家长要当好孩子劳动教育的“第一任教师”,鼓励并“手把手”教会孩子家务劳动,每年学会1—2项生活技能。

《实施意见》还特别指出,要重视劳动文化传承,用好“老字号”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传习基地,丰富与上海产业发展相契合的劳动教育实践资源。

(摘编自上海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

材料四:

劳动课程是日本中小学生的必修课。从幼儿园开始,孩子就要在老师父母的引导下,培养耐心、细心和劳动的习惯;中小学生要上家政课,进行烹饪基础、整理收纳等劳动学习,学校也会因地适宜地给学生们创造劳动学习和实践的条件。

德国劳动教育重视家政课的教学实践,以教会学生如何生活作为劳动教育的目标。此外,学校还注意引导学生参与现代生产活动的过程,使他们了解劳动与环境生态保护、劳动与社会的关系。

美国的劳动教育围绕职业生涯规划开展,课程分为三类:一是基于成为家庭有效成员的劳动教育;二是基于就业的劳动教育;三是基于公民培养的劳动教育。通过学习劳动课程,学生可以了解并接触各种职业,学习一种或多种职业技能。

(摘编自《国外是如何看待劳动教育?》)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红月亮

叶梅

月光下,一条条长龙正在向江边游走。

早些时候,兴奋的人们已在夕阳映照的新建广场上龙腾凤舞,但那只是这个夜晚的预热,更多的精彩尚在摩拳擦掌的期待之中。越来越多的人乐呵呵地等候在江岸的一排排吊脚楼前,娃儿们奔前跑后,雀跃不已。

这是重庆江津人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正月十五闹元宵,在位处长江要道的江津一些小镇上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元宵灯火带给人们的欢腾喜悦,自不待言,而在江津的舞龙玩灯之中,更有一番惊天的豪情。

那或许是高山大川养就的。远古的长江从雪山走来,势不可挡地冲破一道道重峦叠嶂,在江津这片山地间,龙飞凤舞地画出一个“几”字,大江之水变得更为浩荡,却又流连不已地绕着此地的一座鼎山,环抱回旋良久才往东而去。

秀美的江津古时周属巴国,历代均为川东重镇,悠悠岁月里千帆汇集,商肆林立,文人骚客、商贾舟车纷纷来往于此。大江奔流,江津一带的龙门滩、朱家滩、小滩子三道险滩,构成川江峡谷间最为凶犷的滩涂,雄奇的山脉,湍急的江水,造就了一代代大江气派的英雄豪杰。

重庆人爱摆龙门阵,江津人更不例外,爱把自豪的故事说与后人听,导游小张兴致勃勃地一路讲着。

话说江津城区的石狮子街有一座江公享堂,四悬山式屋顶,始建于明代,正是历史名人江渊的府邸。1449年,大漠以西的瓦刺军进攻明朝,万分危急之时,江渊协同兵部尚书于谦等人力主固守京师,捍卫江山,最终取得胜利。

江渊以功劳和才学在朝廷历任太子太师、工部尚书等职,后回归故里兴建梅溪书院,教授乡中子弟,惠泽一方。一代功勋,护国护家,乡风绵延长江两岸。

看长江东去,江心砥石傲然,经历了无数冲刷而屹立如初,长江母亲河所养育的英雄豪杰也正如这江心砥石屹立中流,是为民族的精神砥柱。

近年来,借助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江津一带都在加倍保护生态,重现长江美景,又迎来了新的红火。

说话间,月亮已升起在大江上空,舞龙的队伍早就按捺不住,争先恐后地摆开阵势,大鼓大锣敲得震天响。川江一带的灯会节目繁多,踩高跷,划花船,耍莲枪,玩蚌壳……还有解灯谜、滚铁环、百步穿杨等民间游戏,无论老幼,既是观者又是参与者。

灯谜里有人物风光,还有有趣的想象和吉祥的祝福。猜谜的人兴致盎然,说:“拜年,谜底打一作家名。”四下猜了一会儿,有人突然悟道:“贺敬之。”众人合掌大笑。

江津风气崇尚文化,重视教育,明清时期便建有栖清书院、梅溪书院、聚奎书院等多所学堂,培养了不少文人学士,先后出现了12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和一大批知名专家、学者。

享誉中外的核物理学家、“两弹元勋”邓稼先便是其中一位。1940年夏天,邓稼先来到江津国立九中(今江津二中)插入高三年级学习。江津几年的中学教育,为邓稼先后来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应算是一种历史的惊喜,小城江津滋养过这些杰出的人物。邓稼先、周光召等12位院士曾伴着江津的月光,长江的涛声,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卧薪尝胆炼就一身学问,保家护国终成大业。

在这合家团圆的元宵佳节,那曾经俯视过他们的月光美丽如初。

白沙古镇上的人都知道,年年闹元宵最让人兴奋的盛宴是绝技“打铁水”。这是江津当地一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技艺,源于明末清初,最早来自民间补锅匠的手艺,锅补好后,剩余的铁水在坪院里抛洒戏耍,以此祈福,后演化为逄年过节时,补锅匠们聚集在一块儿“打铁水”,寓意日子红红火火。

这时,在准备玩灯的空场上,打铁水的师傅们早就搬来了炉子,木炭烧起大火,熔化铁水……一切准备就绪,锣鼓也一阵紧似一阵。在人们紧张的期待之中,一位师傅终于举瓢舀起沸腾的铁水,接着随手一抛,他身旁的几位迅捷用一块木板接住,然后转身将那铁水洒向空中——刹那间,但见无数颗流星冲向夜空,划出一道道璀璨的弧线,随之一朵朵盛大的焰花依次绽放。

不觉看得痴迷,红形彤的铁水一次次被掬起抛撒,又恰似天女散花,姹紫嫣红,那火树银花不夜天,或许正是由此而来?正看着,突然鞭炮齐鸣,一支又一支长龙摇头摆尾地冲向了铁花绽放处。

他们在热烈的火花中穿行,舞龙者袖口裤管都扎得紧紧的,头巾将头顶和大半个脸也都遮得严实,放鞭炮的人故意将炮仗朝他们跟前丢放,但一个个舞龙者毫不躲闪,反倒一个劲直往炸得响亮的地方钻,越舞越带劲。

数万人在这一刻就像铁水似的沸腾起来,他们释放一年的辛劳,燃烧新一年的希望。这漫天火花不是焰火却胜似焰火,它那么明亮,那么滚烫,灼灼辉辉,连天上的月亮都被它灼热了。一抬头,那半空中的月亮真的是红了脸庞,圆圆的,仿佛可以触摸到毛茸茸的红晕。我从来没见过那么温暖的月亮,红月亮。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顾和,字君孝,侍中众之族子也。和二岁丧父,总角便有清操,族叔荣雅重之。王导为扬州,辟从事。和尝诣导,导小极,对之疲睡。和欲叩会之,因谓同坐曰:“昔每闻族叔元公道叶赞中宗,保全江表。体小不安,令人喘息。”导觉之,谓和曰:“卿珪璋特达,机警有锋,不徒东南之美,实为海内之俊。”由是遂知名。既而导遣八部从事之部,和为下传还,同时俱见,诸从事各言二千石官长得失,和独无言。导问和卿何所闻答曰明公作辅何缘采听风闻以察察为政导咨嗟称善初中兴东迁旧章多阙而冕旒饰以翡翠珊瑚及杂珠等和奏:“旧冕十有二旒,皆用玉珠,今用杂珠等,非礼。若不能用玉,可用白璇珠。”成帝于是始下太常改之。先是,帝以保母周氏有阿保之劳,欲假其名号,内外皆奉诏。和独上疏以为“周保佑圣躬,不遗其勋,第舍供给拟于戚属,恩泽所加已为过隆。若假名号,记籍未见明比,惟汉灵帝以乳母赵娆为平氏君,此末代之私恩,非先代之令典。且君举必书,将轨物垂则。书而不法,后嗣何观!”帝从之。迁尚书仆射,以母老固辞,诏书敕喻,特听暮出朝还,其见优遇如此。顷之,母忧去职,居丧以孝闻。既练 , 卫将军褚矮裒上疏荐和,起为尚书令。和谓所亲曰:“古人或有释其忧服以祗王命,盖以才足干时,故不得不体国徇义。吾在常日犹不如人,况今中心荒乱,将何以补于万分?”帝又下诏,和表疏十余上,遂不起,服阕,然后视职。时江夏公卫崇并为庶母制服三年,和乃奏曰:“礼所以轨物成教,故有国家者莫不崇正明本。江夏公卫崇本由疏属,复行重制,违冒礼度,肆其私情。若弗纠正,无以齐物。皆可下太常夺服。”诏从之。永和七年,以疾笃辞位。其年卒,年六十四。

(节选自《晋书·顾和传》)

[注]①冕旒:古代汉族朝代礼冠之一种。②练:是练祭的简称,出自《礼记·曾子问》,为古代亲丧一周年的祭礼。

古代诗歌阅读
情景默写
选择题组
语言表达
材料作文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