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生物试卷库

初中生物苏科版八年级下册8.24.1人体的免疫防线 同步练习

日期: 2025-04-01 同步测试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下列有关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免疫是指抗原和抗体的结合
B、 体液中的溶菌酶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C、 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由皮肤和黏膜组成
D、 非特异性免疫是人出生后逐渐形成的
下列关于人体的三道防线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具有清扫异物(包括病菌)的作用
B、 杀菌物质中的溶菌酶,能够破坏许多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
C、 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性免疫
D、 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可以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原
胸腺既是人体的内分泌器官,也是免疫器官。2020年2月21日在《Science》上发表的论文中,研究人员首次绘制出了人类胸腺细胞图集,旨在了解胸腺是如何发育和产生重要免疫细胞的。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胸腺没有导管,所分泌的物质通过血液进行运输
B、 胸腺可以合成和分泌激素,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
C、 胸腺是人体免疫的第一道防线,可有效帮助人体抵抗各种病菌
D、 胸腺发育不良会导致免疫功能出现缺陷,人体易受感染
如图是人体免疫系统概念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是非特异性免疫,乙是特异性免疫
B、 丙是指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淋巴细胞
C、 丁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
D、 抗体抵抗抗原的作用属于第三道防线
刚出生的婴儿通过接种卡介苗疫苗可以预防结核病。接种的“卡介苗”和通过接种卡介苗获得的免疫类型分别是(  )
A、 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B、 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C、 抗原、特异性免疫
D、 抗体、特异性免疫
器官移植自从诞生以来,拯救了无数的患者。但是我国的器官移植现状令人担忧,因为器官捐献量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下列关于器官移植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经检测认为可配对的供源也会发生排异反应
B、 移植的器官属于抗原
C、 受体对供源提供的器官都能接受
D、 从器官移植可看出,人体的免疫对人体不是都有益
恶性肿瘤的形成是因为细胞(    )

A、 不断分化而不分裂
B、 不断分裂而不分化
C、 不断分裂而不生长
D、 不断生长而不分裂

实验探究题

综合题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饿死癌细胞”可能吗?

癌症为什么有那么大危害呢?因为癌细胞长得快!为什么癌细胞长得那么快呢?因为癌细胞可以诱导在其周围形成血管,从而能够源源不断地为它提供养分。癌细胞周围的新血管是从哪儿来的?

卡塔尼亚大学的纳波莱奥内·费拉拉教授在一次实验中,找到了一种新物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就是血管里面那层“皮”,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组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就是促进血管内皮生长的物质。

在血管内皮细胞上,有各种各样的通路。有些物质可以直接通过细胞膜进出细胞,有些可以通过细胞膜上的“门”通道进行转移,还有些可以借助囊泡进出细胞。囊泡就像是公交车,负责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细胞内的某些囊泡、大囊泡等互相串联,一头连着内皮细胞此面、一头连着内皮细胞彼面,称之为囊-泡小体(VVO)(如图1)。囊-泡小体就像每个小区都有的消防通道,万一发生火灾,消防车可以快速出入。

一旦血管发生堵塞,内皮细胞会首先受到冲击,觉察到氧气或葡萄糖缺乏。于是,内皮细胞对细胞内DNA下达命令:增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增加,一方面可以激活囊-泡小体,在细胞膜上打开一个通道以便于运输构成新血管的物质,另一方面,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作用下,内皮细胞开始增殖,一条新的血管就形成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这些作用,对于维持健康有着重大的意义,但问题在于,它们有时也会被病变细胞利用。科学家研究发现,当缺乏氧气和营养物质时,癌细胞就会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促使微血管生长进入肿瘤,以满足肿瘤生长所需(如图2)。

动物实验显示,阻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作用,可以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肿瘤即不再增大,从而达到让癌细胞“饥饿”,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这为肿瘤治疗带来了新的思路,我国科学家研发的抗血管生成药物,在治疗晚期结肠癌的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相关论文2018年6月发表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