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生物试卷库

初中生物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24章 人类对疾病的抵御 章末检测

日期: 2025-04-16 单元试卷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当人体局部发生炎症时,体内白细胞数量会增加,从免疫的角度看这属于(  )
A、 第一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
B、 第一道防线,特异性免疫
C、 第二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
D、 第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
下列不属于免疫器官的是(    )
A、 肺
B、 胸腺
C、 脾脏
D、 淋巴结
下列有关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抗体是由淋巴细胞产生的
B、 抗体是在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产生的
C、 抗体是抵抗病原体的一种特殊糖类
D、 一种抗体只能消灭一种特定抗原
人体第三道防线的免疫器官主要有(  )
A、 胸腺、脾脏和淋巴结
B、 皮肤、肌肉和骨骼
C、 血液、淋巴和心脏
D、 垂体、肝脏和黏膜
1880年,巴斯德用久置的鸡霍乱病原菌对鸡群进行注射,意外地发现鸡全部存活。再次培养新鲜病原菌,并扩大鸡的注射范围,结果仅有部分鸡存活,且大部分的存活鸡接受过第一次注射处理。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第一次注射时,久置的鸡霍乱病原菌毒性已减弱或消失
B、 第一次注射的久置鸡霍乱病原菌相当于是抗体
C、 第一次注射后,鸡获得并保持着产生相应抗体的能力
D、 第二次注射后,死亡的鸡可能也发生过特异性免疫反应
2019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一直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疫情期间同学们要戴口罩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B、 同学们进校园时都要进行测温是为了控制传染源
C、 学校医务室每天按时对教室进行消毒是控制传染源
D、 同学们每日要加强体育锻炼,合理膳食加强营养,是为了切断传播途径
患了流行性感冒的人痰比较多,你认为他们的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痰中含有细菌,不能随地吐痰
B、 可以把痰直接吐到痰盂中
C、 可以将痰吐在纸巾上扔到垃圾桶中
D、 为了避免痰中的细菌进入环境可以将痰咽下
下列不属于传染源的是(    )
A、 乙肝病毒的携带者
B、 新型冠状病毒
C、 患手足口病的儿童
D、 流感患者
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具备(  )
A、 传染源
B、 传播途径
C、 易感人群
D、 以上缺一不可
病原体是指能够致病的生物。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病原体的是(  )
A、 冠状病毒
B、 痢疾杆菌
C、 肺炎球菌
D、 蝙蝠
咳嗽是一种常见病,肺结核会引发咳嗽,其他病原体引起的肺炎也有咳嗽的症状,花粉过敏也可能会咳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咳嗽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 花粉过敏引发咳嗽时,花粉是过敏原也是抗体
C、 接种卡介苗预防肺结核,属于控制传染源
D、 口服抗生素消灭体内病原体属于特异性免疫

实验探究题

综合题

下边是2017年11月18日新京报的一篇报道,结合相关资料回答问题:

(原标题:湖南卫计委:桃江四中已确诊29例肺结核)

 湖南省桃江县四中多名学生感染肺结核一事有了新进展。

昨日,湖南省卫计委发布情况通报,截至11月16日,共发现29例肺结核确诊病例和5例疑似病例,另有38名学生预防性服药,共计72名学生接受治疗和管理,对疑似及预防性服药学生的诊断待观察、复查后再予以确认。通报称,目前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

结核病俗称“痨病”,是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侵害人体肺部,发生肺结核。肺结核病人通过咳嗽、咳痰、打喷嚏,将结核菌传播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带有结核菌的飞沫,即可能受到感染。

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提醒:与肺结核病人共同居住、同室工作、学习的人有可能感染结核菌,应及时到医院去检查排除。艾滋病毒感染者、免疫力低下者、糖尿病病人、尘肺病人、老年人等都是容易发病的人群,应每年定期进行结核病检查。

当出现连续咳嗽、咳痰两周以上或痰中带血,应高度怀疑得了肺结核,尽快到当地结核病定点治疗医院就诊。肺结核还会伴有低烧、夜间出汗、午后发热、胸痛、疲乏无力、体重减轻、呼吸困难等症状。得了肺结核如发现不及时,治疗不彻底,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甚至可引起呼吸衰竭和死亡,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肺结核病人应当注意做到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掩口鼻: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外出时佩戴口罩可以减少肺结核的传播。居家治疗的肺结核病人,应当尽量与他人分室居住,保持居室通风,佩戴口罩,避免家人被感染。肺结核可防可治,加强营养,提高人体抵抗力,有助于预防肺结核。

普通肺结核治疗全程为6﹣8个月,按医生要求规范治疗,绝大多数肺结核病人都可以治愈,但如果不规范治疗,则容易产生耐药肺结核,病人一旦耐药,治愈率低,治疗费用高,社会危害大。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